“離職三個月,家裡蹲365天”:年輕人,不要讓社交恐懼拖垮你


“我再也不敢隨便辭職了,好痛苦。

這是同學阿磊在結束了365天的失業,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之後,對我發出的感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嗯,辛苦了兄弟。”

阿磊如釋重負:“是啊,我還是熬過來了。”

一年前,阿磊本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長期重複性的工作,令人厭煩的工作環境,逐漸讓他麻木,並開始失去自我。

當初,為了搞清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他決然的辭掉了眼前的工作。

這一年,他去了很多地方,在一個靜闢的小鎮住了兩個星期,說是要回歸內心。

可是不到兩月,有沒有迴歸內心他不知道,對周圍的事物卻 越來越厭倦越來越迷茫。

回來之後再工作,也沒有預期的順利,處處碰壁,於是乾脆變成了“家裡蹲”。

“離職三個月,家裡蹲365天”:年輕人,不要讓社交恐懼拖垮你

一、那些“家裡蹲”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阿磊不是個例,日本也曾有一名逆天級別的"宅神",27年未出過門 。

1988年,16歲的他毅然決定開始宅在家裡。

過著每天看電視、讀報紙、雜誌,和母親交流,足不出戶的生活。

不工作、不社交,整天頹在家裡,社交能力也開始逐漸退化。

“家裡蹲”不僅僅是指整天呆在家裡不出門的一群人,更進一步解釋是:

因科技的發達和網絡環境的便利,生生的阻礙了他們的交際能力,他們向外界表達自我的方式,除了聊天工作以及各類表情包外,再無其他。

於是在潛移默化中,"家裡蹲"正在一步步侵蝕他們的情緒,他們開始變得負面消極,不願接納真實的自我。

宅在家裡,似乎就能掩藏他們的壓力和恐懼。

但是,事情真的會如想象中發展嗎?

“離職三個月,家裡蹲365天”:年輕人,不要讓社交恐懼拖垮你

二、為什麼總想回歸內心

那些選擇成為“家裡蹲”的人,原因在於他們不願意面對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於是他們打著迴歸內心的幌子,開始逃避現實。

再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具備強烈的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簡單來說,是指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

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

自我意識很強的人,他們很難被周圍的言論所影響,他們堅持自我,只相信自己的判斷,有時候會鑽牛角尖,會固步自封,自己出不來,別人走不進去。

但是他們的優點則是有強烈的自省能力。

他們常用人生的四大問題來反思自我:

我是誰?

我來自於哪裡?

我要幹什麼?

我要到哪裡去?

“離職三個月,家裡蹲365天”:年輕人,不要讓社交恐懼拖垮你

但也因為過度堅持自我,一旦他們工作不順心了,或者是工作結果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的效果,他們會過度自省:

是不是我不適合這份工作?

我該怎麼辦?好大的壓力,好想逃走。

我是不是很沒有用。

在過度自省者心中,他們常有固定思維:“這件事情我做不到!”

他們即使想要改變自我,但是一旦遭遇碰壁,意識到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太大,於是逃避現實,寧願躺家裡睡覺,也不願意做任何改變。

沒有人及時拉他們一把,於是那些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思維越陷越深,並持以悲觀消極的態度對待現狀。

極度的自我意識加上逃避現實互相沖撞, 於是工作越來越不開心,對自己曾經熱愛的東西也絲毫提不起興趣。

越想改變卻越改變不了,最後的結果就是:“抑鬱”。

實際上,禁錮他們的,是他們自己。

“離職三個月,家裡蹲365天”:年輕人,不要讓社交恐懼拖垮你

三、如何修正固定思維,迎接新的自我

1、轉變思維

轉變思維,指的是多去接納,而不是批判你的工作,或是社會的不公,凡事要往好的一面,正向的一面想。

這裡給兩個例子,同樣的事情,不同思維的人則持有的態度就不同:

兩個人在逛街,她們同時看上了一雙鞋,

消極思維的人說話的方式是:“好貴啊,我買不起。”

而積極思維態度的人則是:“我該如何才能買得起這雙鞋。”(可能嘴上不會說出來,但是心裡是這樣表現的。)

如果想從負面思維轉變成正向思維,我們可以從日常說話方式進行改變:

(1)注意我們說話的內容,內容是正向還是反向?

(2)注意我們說話的用詞,用詞是準確還是含糊

比如遇到問題:

把“這個問題我估計搞不定”改成“這個問題一定能解決“

把“我討厭問題”改成“有問題就一定有機會“

......

成長型正向思維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轉變你的思維,相當於轉變你的思考模式,足以給自己創造正向有力量的人生。

“離職三個月,家裡蹲365天”:年輕人,不要讓社交恐懼拖垮你

2、嘗試走出去

“家裡蹲”改變不了任何問題,人在靜止的狀態下,思考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只有不斷的嘗試,不斷的走出去,才能活躍自己的思維,讓自己保持旺盛的思考力。

從工作、學習中發現問題,然後一點點的修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樣才是最可取的。

那些呆在家裡一個月,甚至一年的人,一定要多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只有我們對這個世界滿懷好奇心, 少一些偏見,生活和工作才會給你正向反饋。

“離職三個月,家裡蹲365天”:年輕人,不要讓社交恐懼拖垮你

四、寫在最後

生活中有太多我們不能左右的因素,就像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完美的。

成長型思維模式告訴我們人的能力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它不能告訴你改變多久會發生,你又能改變到什麼程度。

不過,它可以告訴你大膽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盡情的去享受努力的過程,坦然去面對所有的挫折。

工作就是一場修行,我們要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我。

即使是被迫失業,我們依然不能等待命運的審判,而是要拼命掙扎,要前進。

一切所得都來之不易,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份工作,也不要放棄自我成長。

追尋內心,夢想過嚮往的生活本沒有錯,但是過度扭曲現實和夢想,反而本末倒置,給自己的人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做人,踏實一點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