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全球簽署60個5G合同 歐洲佔半數 中東多國加入

華為全球簽署60個5G合同 歐洲佔半數 中東多國加入

圖為華為第七屆歐洲創新日11月4日在巴黎舉行

雖然面臨美國政府的全球性圍剿,華為5G產品沒有受到太大的政治影響,不僅是在亞太地區,中東很多國家已經選擇華為,而在目前不少國家已經開始5G商業化的歐洲,華為也簽署了約30個商業合同。

華為5G產品線副總裁杜葉青昨天在廣州舉辦的《財富》全球科技論壇上披露上述情況。他說,5G在本月1日開始商業化,今年中國超過50個城市要實現5G商用服務,華為將會在中國提供超過10萬個基站,單是廣州的基站就已超過一萬個,能夠涵蓋整個廣州市。

杜葉青強調,今年僅是在中國,華為5G的用戶就將達1000萬個,而且這不是試運行:"現在到中國移動買一個SIM卡,就可以用5G了!"

關於全球5G建設,杜葉青透露,今年華為已和60個全球各地的5G運營商簽訂了合同,約佔全球的三分之二,其中一半已經商業化,這是第一波5G浪潮;未來的兩到三年,新興市場也會開始進入5G,期間很多頻譜問題、技術問題將得到解決,5G會發展得比4G更快。此外,由於5G是將萬物連接到一起,5G和其他工業的融合大約需要5到10年的時間,不光是終端、應用、雲,未來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華為運營商業務首席技術官保羅·斯坎蘭(Paul Scanlan)也在論壇上說,中國目前有逾1000萬人預先註冊了5G服務,韓國電信也有上千萬的註冊用戶,這個競賽正在開始。

他說,中西方的環境不一樣,西方有很多監管部門和監管規定,但中國有促進創新的環境。中國政府深刻認識到,想要取得進步就要利用好技術,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這些技術對於增長必不可少,因此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不斷進行實驗,並取得進展,同時政府也鼓勵企業這麼做。

談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斯坎蘭說,任正非相當有前瞻性,他認為不要太在意市場份額,華為必須成為供應鏈的一個環節,美國可以向中國購買,中國也會向美國購買,這就是全球貿易的供應鏈。

《財富》全球科技論壇自2017年起永久落戶廣州,今年的論壇以"創新,共建美好未來"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5G、大數據、雲計算、醫療健康等領域新技術的影響。

《財富》亞洲執行主編、《財富》全球科技論壇聯合主席錢科雷(Clay Chandle)昨天在論壇上說,中國人口非常多,投資也相當活躍,在5G領域目前處於領先地位。

錢科雷說,華為、小米等中國品牌都發布了旗下的5G智能手機,其中小米是財富500強最年輕的企業之一,中國的三家電信運營商會在廣州等城市進行5G商業使用,這三家運營商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5G設備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