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國賣地收入同比漲17%,杭州2239億領跑全國

儘管前三季度全國土地市場整體平穩的跡象明顯,不過重點城市的土地市場仍然保持著一定的熱度。

前三季度全國賣地收入同比漲17%,杭州2239億領跑全國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1-9月),全國主要300個城市的土地供需量較去年同期出現微降,但土地出讓金超過3.55萬億元,同比上漲了17%。

其中,前三季度中,土地出讓金排名前二十的城市成交總金額達到17985.9億元,同比增加了25%。杭州更是以9個月獲得土地出讓金總額2239億元,位居全國城市“吸金”榜單中的首位。

一線城市土地供需上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一線城市的供地節奏明顯加快,反映在土地出讓金方面,成交總額同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成。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一線城市共成交2241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2%,收穫土地出讓金總額達到3857億元,同比增加了27%。

尤其是9月份,一線城市的土地成交迎來了小高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期間,一線城市共成交了62宗地塊,成交土地面積達到258萬平方米,環比增加了54%,總收穫土地出讓金640億元,環比增加了170%;樓面均價達到10893元/平,環比增加104%。

2019年1-9月一線城市土地市場情況

前三季度全國賣地收入同比漲17%,杭州2239億領跑全國

儘管成交數據攀升,不過今年以來一線城市的政策調控密集,促使樓面均價得到有效控制。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一線城市樓面均價為7514元/平,同比去年下滑了9%。

事實上,前三季度一線城市土地市場整體趨熱,一定程度上與土地的供應節奏相關,尤其是9月份,一線城市的土地供應節奏明顯加快。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9月,一線城市共推出了460宗土地,總面積達到238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了35%。其中今年9月,一線城市共推出了63宗土地,總面積為273萬平方米,環比增幅超過3成,同比去年同期也增加了59%。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時表示,一線城市供地節奏加快,出讓金總額較去年同期增加近3成,一方面是因為不少城市需要完成市場的供給目標,一線城市當前屬於急需補庫存的城市,居住需求矛盾仍較為突出,尤其是一些用於共有產權房和公共租賃房源的土地,出讓節奏明顯在提升;另一方面,很多一線城市面臨財政收入壓力,也會適時地調整土地出讓的節奏,而房企也同時願意在一線城市拿地,導致供需兩端的量都有所提升。

8城宅地收金超千億

儘管前三季度全國300城土地市場整體土地供需量較去年同期出現微降,但部分熱門城市的土拍市場仍然熱度不減。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土地出讓金排名前二十的城市成交總額為17985.9億元,同比上漲了25%。一線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土拍收金總額均較去年同期走高;二線城市中,杭州以前三季度實現2239億元的絕對收金實力,雖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個百分點,但仍在全國範圍內位居城市土拍收入榜單中的首位。

其中,住宅用地的成交量無疑成為推動眾多重點城市土地收入整體提升的絕對主力,而從區域分佈來看,長三角區域內重點城市宅地市場的熱度依然不減。

根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住宅用地出讓金收入排名前20的城市中,位於長三角的城市共有8個,分別是杭州(1915億元)、蘇州(1323億元)、上海(1100億元)、南京(1050億元)、寧波(1003億元)、溫州(744億元)、合肥(697億元)和常州(583億元)。

2019年1-9月全國宅地拍賣收入城市排行榜TOP20

前三季度全國賣地收入同比漲17%,杭州2239億領跑全國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全國範圍內,住宅用地成交總額超過1000億元的城市共有8個,其中除了北京(1137億元)、武漢(1096億元)和天津(1080億元)外,其餘5個宅地土拍收金超千億元的城市皆位於長三角三省一市的區域範圍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前三季度,上述重點城市土地出讓收入整體提升較快,實際與其土地的供應量緊密相關。上述全國土拍收入的重點城市中,包括深圳、天津、上海、南京、廣州、北京和杭州等城市的土地供應量均超過了去年同期。

對此,嚴躍進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不少城市也面臨著經濟發展穩定的任務,因此在土地市場上也會有所體現。但總體當前的房地產市場趨於穩定,各重點城市的土地溢價率仍保持在穩定的區間內,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各線城市的調控市場預期。

何為入地出讓金?



土地出讓金(land transaction fees) 是指各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按規定向受讓人收取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指土地出讓的交易總額),或土地使用期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續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門繳納的續期土地出讓價款,或原通過行政劃撥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和投資,按規定補交的土地出讓價款。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