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伊拉克曾被譽為中東第一強國,然而在經歷了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和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爭後,這個國家已經淪為中東戰場的代名詞。

可即便如此,這麼多年以來,伊拉克國土上仍有不少中國人的身影,他們是工人,是記者,是遊客,他們因為各種原因來到這個國家,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回憶。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幾位網友在伊拉克的見聞,瞭解真實的伊拉克是個什麼樣子。

湯鵬(華為員工,10年被派往巴格達):

2010年8月底,我被公司派往巴格達負責視頻監控方面的業務。本來當時我並不願意去,但聽說那邊每天有幾百美元的“戰補”就答應了。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雖然去之前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下飛機之後還是感到十分震撼:每隔幾百米都有一個檢查點,坦克、碉堡、荷槍實彈的軍隊隨處可見。

當時我沒有想過會在這個地方一待就是4年。剛到那會兒,每當項目告一段落,我就去找當時的產品主管小戴溝通,是不是可以結束出差回國了。

但是每次他都不正面回答,並熱情地組織各種活動,借廚師閆師傅食堂倉庫的鑰匙,大家一起去拿老乾媽、蜂蜜、本地飲料、西瓜,一塊玩遊戲、看電影的時候吃。逐漸地,我被這種“糖衣炮彈”腐蝕,稀裡糊塗地,就長期待下去了。

在巴格達,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記得有一陣子客戶找我們密集的澄清和溝通,基本上每天都是7點多出門,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去往客戶辦公室。項目到了關鍵時刻,但是安全形勢突然惡化,恐怖襲擊和爆炸層出不窮,有一天在去見客戶的路上,BBC新聞里正播放:“今天巴格達發生了密集的恐怖襲擊,截至當前已發生70餘起,同時襲擊還在持續進行。”

當天約的是主管項目的高層客戶,機會很難得,我們不想放棄,於是咬著牙繼續去往客戶處。結果到了客戶辦公室,客戶正忙著應對恐怖襲擊事宜,我們也沒談成。返程路上,大家精神高度緊張,每個人都緊緊地攥著包,靜靜聽著BBC新聞報道,當天累計發生爆炸超過270起。我抬頭朝車窗外望去,黑煙四起,還路過了2-3起爆炸地點,一時之間恐慌又惶然。我是一個胃口非常好的人,那天破天荒地第一次一整天吃不下飯,心裡堵得慌。

除了遇上爆炸之外,我們還差點成為俘虜。

2014年初,我們小組要啟動交付一個管道項目,地點在比較偏遠的石油管線區。當時打算先做實驗局,選取了靠近一個石油警察軍營的地方。頭一週,是石油警察送我們去勘測現場,坐著老式皮卡,車身上全是大拇指粗的彈孔。到了管線區周邊,沿線全是中指長的彈殼,不知道之前發生過什麼。

順利完成勘測和住宿溝通,計劃好下週進場施工,結果不到3天營地就被恐怖組織攻佔了。想來還有點後怕,如果我們晚去幾天或者多待幾天,估計已經成為俘虜了。

在伊拉克的四年,是我生命中最難忘的一段經歷。這些經歷一直鼓舞著我,在後續工作中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都不輕言放棄,也讓我更能體會生命的可貴,用更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去工作,去生活。

小小小艾瑪(2016年前往伊拉克):

截至目前去過三次伊拉克,兩次待在庫區,一次去巴比倫和巴格達。我也因為項目執行去那邊,總體來說伊拉克超乎我的想象。

民眾對中國人很友好,現場還給我們送餅乾和飲料,免費贈送給我們饢吃,邀請我們去他們家裡做客,小朋友很害羞又很熱情的要和我們拍照。當地的小朋友眼睛都超級漂亮。小朋友們也只是會講幾句簡單的英文,當地語言為庫爾德語,好像和阿語不太一樣,只有受過高等教育的政府人員和商人才會將比較流利的英語。

和想象中的伊拉克不一樣,本以為到處是廢墟,戒備森嚴,滿是警察,晚上也不能出去的那種。但在埃爾比勒很安全,晚上也可以步行去超市買東西,還很熱情地問需不需要幫忙。當地人可能很少見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女的,所以會很驚訝很好奇的多看幾眼。

當地人生活很悠閒,和我們接觸的政府的人都是九點多才上班,下午兩點就下班。悠然自得。

飲食方便只要已烤製品為主,烤魚,烤饢,羊排,牛肉,去餐廳吃飯一般都會有服務費,其實這個服務費也包括了前菜。去五星級酒店吃一頓飯覺得吃完前菜就可以撤了。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 前菜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 當地老字號餐館

最後一次是去巴比倫,那個之前偉大的巴比倫王國就在此。

從巴格達下飛機,客戶直接接我們去巴比倫。巴格達是首都,和庫區首府埃爾比勒明顯不一樣的是這裡的高樓更多,同樣戒備森嚴。駛往巴比倫途中可以看到很多武裝士兵駐守點,坦克車,來檢查過往車輛。

我們的司機有證件,通行很快,因為是外國人入境,讓我們也提供了護照簽證信息等。到了巴比倫後我們在客戶家裡入住,很少出去,也是在客戶家吃飯。外出只去了客戶公司和他們項目現場。只想說中東土豪真的很多,我們客戶超級土豪,辦公室桌椅都是真皮的,豪車和小別墅接待我們,十分熱情。還帶我們去了他們和他們朋友的項目地。

在幼發拉底河上的漁場,小型的私人動物園(名義上叫牛養殖地),各種生物,還送我們鴕鳥蛋。接到我們到他朋友莊園,感覺比政府官員會議室級別都高。我也有幸成為第一個進入看似不起眼的茅草屋裡面確實高大上的會晤長廊的女性。大家席地而坐,喝黑茶,聊天

就餐環節實在被震驚到,兩個人抬著一個大盤子,裡面是烤全羊之類的,他們說有重要的客人來的時候會先獻上羊頭表示尊重和歡迎。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但是很驚訝的是我們吃完飯後有一撥人進來直接吃我們沒有吃完的東西。多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後瞭解了,他們吃飯是有地位的人和客戶先吃,吃完後僕人、工人等其他人再繼續吃。心裡還蠻不好意思的,嚴重的等級制度。

最後再說一點,在去往巴格達的途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廢墟,半遮掩的房子,城市裡到處是巡警,去機場的路上也是層層關卡。希望世界可以善待伊拉克,讓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伊拉克。

Iraq(2014年前往伊拉克打工):

2012年大學畢業,在南方小城設計院拿著每個月2000元的工資。窮則思變,當我看到一家公司高薪招聘長年外派伊拉克人員的時候,我報名了。

在網吧門口,用蹩腳的英語完成了電話面試後,我踏上了去伊拉克的路。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這是我第一次從飛機舷窗上看到的伊拉克納傑夫和幼發拉底河。

我來伊拉克工作,父母自然很擔心,但我比較任性,想來就來了。剛開始那段時間有點苦,不適應環境,也沒有人因為我是個新面孔而好奇或者關心。我到地方項目上鍛鍊了一個月,直接曬成了黑炭,然後被調到公司的巴格達辦事處。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這是我第一次進巴格達城,大門處有警察荷槍實彈把守。每過一個檢查站都要查護照。

在辦事處的第一個晚上,我一直能聽到直升機低空巡邏。好不容易才睡著,就被連續的槍聲給震醒了。我緊張得揪醒廚師,問他什麼情況?他打著哈欠嘟囔了一句:店鋪開張放鞭炮。

我正想問個明白,他鼾聲又起。我一晚上都沒睡著。第二天一早,他可能發現昨晚的答案我並不滿意,又補充了一下說,這裡鞭炮少,他們習慣把槍聲當成鞭炮。

在伊拉克的中國企業有國企和私企兩種。國企一般配備著周全的安保公司(另外說一下,這邊的安保公司有不少中國退役的特種兵),一方面保護營地安全,一方面人員出行時有全程陪護,保障人身安全。私企為了節約成本,通常選擇和當地的警察局合作。業務有空閒的警察就會開著福特汽車拉著皮卡,停在廠區的門口,保障我們的安全。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薩達姆倒臺之後,部隊的大量武器流落民間,100多美元就可以買一把二手槍。很多家庭的武器數量甚至多達10以上,小到手槍大到火箭筒。來福槍還是很容易操控的,但手槍很難,必須長時間訓練才能縮小命中範圍。

我玩過CS遊戲,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槍械。當我在伊拉克真正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的時候,免不了好奇。當地100發子彈需要大約700元人民幣,我和警察關係比較好之後,他們就會偶爾借槍給我玩。還記得第一次用AK47,因為不瞭解射擊的時候嘴需要微微張開,槍聲很響,我耳鳴了很長時間。正因為AK47槍聲很響,夜間的安保人員通常會隔兩個小時放一槍,用來嚇跑小偷。很多人把AK的槍口切成斜口,說這樣夜間打起來不會有火花。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在伊拉克出行,我們通常都是坐在車裡。伊拉克的車很便宜,再窮的人家裡基本都有車。在這裡,V8引擎的防彈車60多萬人民幣就可以買到,在國內,同樣的車要200萬以上。2015年出行的時候,我忽然發現巴格達比較繁華的地段開了一家“中國飯店”。後來發現,它並不是一家餐廳,也不賣中國菜。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我們外派伊拉克的生活,除了繁忙的工作之外,幾乎是田園式的。比如日常在公司營地養兔子、鴿子、雞各種動物。剛開始確實是為了吃,養久了也就不吃了。現在兔子多的時候有40多隻,當寵物了,看著好玩。伊拉克的土地是私有制的,許多人的土地都用來種草,一麻袋草大約10塊錢人民幣。養了兔子之後,我們一週要去給兔子買三次草。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項目上沒有廚師的時候,僅剩的五六個人沒有一個會做飯。我只好在網絡上自學做饅頭、磨豆腐,勉勉強強撐了一年。伊拉克的飲食習慣和調味料跟國內都差別很大,在這裡,牛羊肉都多得吃到傷了。所以現在除了偶爾出門吃飯之外,都是自己做。我們通常會用集裝箱把生活物資從國內運過來。

戰爭的創傷滲透在這個國家的各個層面。伊拉克的醫療體系原本是很健全的。2015年的時候,我這樣的外國人看病都只要不到1美元的費用。隨著國際油價的下跌,普通民眾跟我們一樣,正規醫院看個病至少需要100美元了。接二連三的戰爭還中斷了伊拉克的教育發展。即使受過高等教育,也很難在這個國家找到就業機會。

薩達姆時期,伊拉克第納爾的購買力是很強的,兌美元匯率是3.5:1,而目前跌到約1200:1。由於第納爾不穩定,人們稍微有點錢就會立馬換成美元存起來,留一小部本幣用於日常開銷。在伊拉克,本幣和美元是同時流通的,城市裡面的商城,酒店都可以使用美元結算,本土的大宗商品也基本都是美元結算,而第納爾拿到手就可能虧。

華為員工親自講訴:真實的伊拉克比你想象的還要危險 | 在海外

以上這些,就是我在伊拉克生活的一些經歷,相比國內,伊拉克的確差得太遠。在國外生活的越久,就越想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還好家裡有弟弟妹妹可以照顧父母,可能自己生來就是漂泊的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