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巴菲特和伯克希爾的9000億

最近,巴菲特旗下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第三季報出爐,財報顯示,2019年三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淨利潤為165.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高達1162.48億元。

儘管同比下滑10.87%,但遠超88.84億美元的市場預期。

公司的業績良好,美國的股市也是水漲船高,資料顯示。美股道瓊斯和中國的房價一樣,已經保持了近30年的增長,目前仍在不停地刷新紀錄。相比於中國的A股,實在是好看太多。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美國的股市被稱為經濟的“晴雨表”,因為它能夠及時、客觀地反映出美國經濟的進退狀況,美股之所以能瘋漲30年,和這些年美國經濟的強盛是分不開的。

可在美股強勁上揚的當口,股神巴菲特卻在忙著屯現金。

目前,伯克希爾公司的現金儲備已升至128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9007億元,這比全球任何一家企業的都要多。

並且據財報顯示,伯克希爾的鉅額現金儲備仍在不斷擴大,而且這些錢也沒有用來進行大規模收購。

而大洋彼岸的另一端,中國的首富們似乎陷入了另外一種兩難的境地!

2010年1月25日,一則“女明星嫁山西首富”的新聞登上頭條。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報道文章顯示,當天,山西首富李兆會迎娶影視明星車曉。婚宴大擺500桌,李兆會老家東鎮的熱鬧勝過了春節,海鑫集團近1萬名員工參加婚禮,不需要隨份子,每人還發500塊紅包。

挾裹著八卦和豪門的旋風,山西首富李兆會走進大眾的視野。

2003年1月的某天,在澳州留學主攻企業管理學的李兆會,接到母親來電:“奶奶病了,馬上回來一趟。”

放下電話後,李兆會從一個澳洲的阿姨口中預感到父親出事,旋即回國,在香港轉機時,從香港《華商報》頭版頭條瞥見一條觸目驚心的新聞,但見頭版頭條位置一個大標題“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李海倉被歹徒打死”!

父親被害,英年早逝,李兆會大腦瞬間一片空白,淚如泉湧。

空姐見其神色有異,過來關切詢問,他把報紙默默折起,擦乾眼淚,說“沒事,給我一杯咖啡。”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李兆會將內心如潮的洶湧激湃和恐懼擔憂,硬生生地擠成了一絲雲淡風輕。

彼時,由其父李海倉一手創建的海鑫集團資產總額遠超40億元,已是山西省第二大鋼鐵企業,亦是山西省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李海倉也因經營有方被業界譽為山西鋼鐵大王。

李海倉遇害身亡的時間點,恰逢海鑫鋼鐵集團創立十週年。

複雜的現實情況並沒有給李兆會太多的時間去悲傷。

在李家老爺子李春元的力推下,李兆會成為海鑫的新一代掌門人。

在外界的揣測質疑聲中,這位年輕的“少帥”失怙之後,仿若一夜長大。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龍袍加身”後,在叔叔們的輔佐下,李兆會重整旗鼓,開啟了屬於他的海鑫時代。

剛上任,李兆會就在海鑫“放了一把大火”——將重心從實業轉向金融領域,轉戰資本市場。

卻未曾料到他小試牛刀便戰績頗豐——2004年,入股民生銀行成為第十大股東,至2007年上半年通過拋售手中民生銀行近1億股,套現超10個億,同時,26歲的他位列胡潤百富榜第78位,由此成為“山西最年輕首富”。

一時春風得意,李兆會飄飄然矣,豈料形勢急轉直下。

沉迷資本市場的他從此再無心戀戰鋼鐵實業,此後一系列的大手筆如購買中國鋁業、興業銀行、益民商業等上市公司股權,均反響平平。

但李兆會仍浸於其中,將企業的鋼鐵老本行反而當成了副業。

媒體的造勢吹捧,心態的順勢膨脹,讓這位年輕的掌門人忘卻了資本市場乃是風雲變幻中逐利的本質。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一時間,美好與短暫這對CP,不約而同地擁抱了李兆會。

那場記憶猶新的大婚一年後,李兆會車曉離婚。

又兩年後,因為資金鍊斷裂、債務危機、拖欠工人工資、鍊鐵爐陸續停產等系列危機,海鑫鋼鐵在2014年3月19日全面停產

這一切看似沒有任何徵兆,但或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2004年,李天虎分得海鑫水泥廠後離開。李兆會六叔李文傑開始擔任海鑫總裁,並在2009年後淡出海鑫集團。2013年,李文傑自立門戶去陝西漢中做礦產和房地產生意。之後,在公司主管財務的妹妹李兆霞也離開了。公司管理層一度無人負責。

緊接著,海鑫進入重組階段。

2014年,11月12日,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李兆會旗下的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國際鋼鐵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國際焦化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國際線材有限公司和山西海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公司的重整案。

對於這時的李兆會來說,他將要面對的,是鉅額的債務。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停產後,海鑫高管曾對外宣稱,海鑫現有負債及對外擔保數字約為104.59億元,而此時的海鑫賬面資產僅為100.68億元,負債率超過100%

但實際上,據運城市中院調查,截至2015年5月25日,總計954家債權人申報債權總額為234.09億元,確認債權143億元,待確認債權66.7億元。海鑫的真實負債遠高於其對外透露的額度。

在李兆會沉迷資本市場的這些年裡,他極少在集團公司露面,海鑫的絕大多數員工都未見過這位掌門人,由此導致他原本奪取過來的實際撐控權又重新被架空,造成事實上的群龍無首,加之集團管理不力,腐敗叢生,這條巨龍最終力所不支轟然倒下。

海鑫破產後,資本市場中的殘酷面目才讓李兆會深感寒涼,與其有過交集的萬向系、希望系等,無一出手相救,破產成為意料中的結局。

資不抵債的他由此淪為老賴。

榮華富貴轉頭空,恰似南柯夢一場。

浙江人經商有道,坊間多有傳聞。

魯冠球、徐文榮、宗慶後、李書福、南存輝、徐冠巨、汪力成、王水福、陳愛蓮、金良順、林東、陳勵君、胡季強……

浙商遍佈九州,見證了時代的潮起潮落。

寧波商人熊續強也曾是時代浪尖的弄潮兒,他的經歷也頗具傳奇色彩。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這位“五零後”是萬千中國知青中的一員,經歷過上山下鄉,渴望求學求知。

恢復高考之後,求知若渴的熊續強順利進入浙江工商大學。大學畢業後,最終留在了寧波市級機關。

在寧波市政府當“幹部”的那幾年,熊續強工作能力出色,因而經常被派往國家的其它部門“救火”。有一次,他被派去了一個瀕臨破產的國有罐頭食品廠,於是,在熊續強經手的短短一年時間裡,那個一年虧損兩三千萬的罐頭食品廠就扭虧為盈,轉危為安。

“罐頭廠事件”後,在熊續強的心中,一顆經商的火焰正在崛起,他認為做幹部太安逸了,想要做點其他的事情。便在1994年,他決定棄政從商。

1994年,已經38歲的熊續強提著自己的公文包,離開了寧波市政府,告別了別人眼中光鮮亮麗的“幹部”身份,創辦了寧波銀億集團。

從此,寧波市政府部門裡少了一名踏實嚴謹的幹部,商圈裡多了一匹雷厲風行的黑馬。

創業伊始,熊續強就將目光鎖定至房地產行業。

1998年,剛剛經歷過亞洲金融危機,房企倒閉一大片,爛尾樓遍地都是,在政策方面,單位分房福利消失,他看到機會,預測購房需求會急劇上升,他用最小代價,接管爛尾樓,此後10年間,他開足馬力,大肆收購爛尾樓。

很快,銀億股份在業內的名聲日漸壯大,成為了寧波最大的本土房地產企業之一,熊續強也隨之成為了寧波房地產大亨中的龍頭。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2012年,熊續強將房地產業務置入ST蘭光,完成借殼上市,並將其更名為銀億股份。

銀億集團藉著房地產黃金十年迅速崛起,但做大之路又讓他們失去了房地產白銀時代。

做大的房地產公司都希望轉型,我們的熊老闆也不例外。

次貸危機讓熊老闆意識到,製造業是根本,我得造車!

無視房地產正處於牛市的這一狀態,銀億股份斥百億巨資收購了國外三家汽車零部件製造商,自此,熊續強開始逐漸弱化房地產業務,將重心慢慢從房地產轉移到汽車製造業。

2014年,熊續強“鬥”徐翔一戰成名。當時剛剛拿下A股另一家上市公司康強電子實控權的熊續強,突然遭到徐翔的攔路棒喝,並一度被對方的資本攻勢逼得進退兩難。但天助銀億,一年後徐翔被捕,康強電子正式被熊續強收入囊中。

擊退私募大佬,熊續強志得意滿。

但好景不長,很快,房地產市場一片慘淡,銀億房地產收入短短2年從120多億跌到28.49億元,股價更是一瀉千里,從400多億跌到不足80億,損失超過200億。

更糟糕的是,汽車零部件營收佔集團總收入60%以上,但是汽車市場遭遇寒冬,零部件收入遠達不到預期,三重打擊讓銀億陷入債務泥潭,債務違約、股東減持,公司負債總額265.2億元。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房地產賺錢太快,但變速箱可沒那麼簡單。

如今,銀億集團大廈將傾,熊續強卻早已悄然成為香港居民。



一則東方園林發債10億認購五千萬的消息引爆了資本圈!

就在10月30日,東方園林發佈2019年三季報。報告顯示,東方園林前三季度營業利潤和淨利潤同比下降超過180%,是上市以來首虧。前三個季度淨利潤虧損了9個億,平均每個月虧一億。

各路英豪都覺得很奇怪你又不是囤地的,不就是個搞工程的嗎?

怎麼搞工程的都會虧?

這是侮辱股民的智商嗎?

而這一切,似乎在一開始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2018年初,美國脫口秀節目《艾倫秀》官方ins發佈了一條視頻:

何巧女表態捐出15億美元(將近一百億人民幣),用於拯救瀕危動物!

看到這個消息,中美網友都炸了,可話音未落,東方園林欠薪的員工就已經在社交網站上“爆炸”,一邊是捐給瀕危動物的百億豪捐,一邊是不知道明天飯錢的員工。

筆者很是好奇,對於何巧女來說“到底是動物重要,還是員工重要”?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東方園林上市後,首次公開募了8億,銀行授信也從1000多萬提高到20億。

不到一年時間,東方園林就斬獲超過50億元訂單。

2016年到2018年,東方園林三年中標PPP項目的總額約1500億元,一度成為“PPP第一股”。可是所謂的PPP意味著海量的墊資,可是說到底做生意是需要本錢的!

而巔峰時刻的東方園林股價一度高達229元,取代貴州茅臺,成為前所未有的兩市第一高價股。

從一位寒門的賣花女到中國的園林皇后,再到後來的中國首善。何巧女夢幻般的切換著自己的身份,而今全國法院執行信息平臺留下的何巧女,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立案時間為5月15日。

在她的背後還有著詐捐一百多億連綿不斷的負面新聞!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狂人盛宴的謝幕

這不禁讓筆者陷入深深的沉思,在這些企業創業立業之時,本身的經營情況都非常不錯。可是為何在十年之內就一下子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在巔峰之時,這些企業家大都已經位居行業高位,可是為什麼卻停不住那瘋狂擴張的步伐?

某一日很偶然我發現了這張圖:

囤了9000億現金的巴菲特,和狂人盛宴後的中國首富

從這些大公司現金流對比可以發現,很多所謂的中國大公司真正的利潤大頭並不是來源於買賣產品和服務。

他們真正的奧妙在於依靠銀行不斷擴張,然後通過資產價格的跨週期套利而實現財富的十倍百倍增長,或許這才是中國特色財富故事的奧妙所在!

只是2008年之後大勢發生了變化,我們的社會財富也慢慢進入到存量博弈的時代。

這些企業擴張的開始,確實能夠收穫到突然而至的龐大現金流,可是他們忘卻了這些錢實際上是銀行和影子銀行帶來的高槓杆,在前期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企業的各項指標都非常完美。但是到了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的那一刻,我們才發現原來這個企業的本錢其實是非常非常少啊!

他們做著百億千億的生意,可實際上真正屬於自己的本金不到百分之一,一旦槓桿收縮或者銷售放緩,他們立刻就陷入了失血貧血斷血的彌留階段。


與此相反,這時候再看看巴菲特公司賬上趴著的9000億,我們才發現中國首富們和世界首富真正的差距!

這個時候他們終於想起了老爺子的兩句話:

1.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2.人們之所以掙不到錢,是因為不願意慢慢掙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