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重點任務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魚臺新聞》欄目中相繼播發全文內容,今天今天繼續播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重點任務部分。

原文如下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重點任務

1.築牢理想信念之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領道德追求。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引導人們把握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打牢信仰信念的思想理論根基。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宣傳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引導人們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把實現個人理想融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之中。

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要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增進認知認同、樹立鮮明導向、強化示範帶動,引導人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明德修身、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堅持貫穿結合融入、落細落小落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為人們日用而不覺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堅持德法兼治,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全面體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體現到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公共政策制定修訂、社會治理改進完善中,為弘揚主流價值提供良好社會環境和制度保障。

3.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設的不竭源泉。要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掘文化經典、歷史遺存、文物古蹟承載的豐厚道德資源,弘揚古聖先賢、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讓中華文化基因更好植根於人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深入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並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繼承創新,充分彰顯其時代價值和永恆魅力,使之與現代文化、現實生活相融相通,成為全體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實踐的鮮明標識。

4.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堅實精神支撐和強大道德力量。要深化改革開放史、新中國歷史、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民族近代史、中華文明史教育,弘揚中國人民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倡導一切有利於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思想和觀念,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繼承和發揚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譜系。要緊緊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力倡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理念,倡導“幸福源自奮鬥”、“成功在於奉獻”、“平凡孕育偉大”的理念,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優秀企業家精神、科學家精神,使全體人民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