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做太湖!看看蘇州如何“玩”出精彩

都在做太湖!看看蘇州如何“玩”出精彩

都在做太湖!看看蘇州如何“玩”出精彩

人人皆道姑蘇好:碧波流轉、小橋人家、精巧園林、水磨崑曲、軟糯吳腔……大概因為是北方人,我對江南勝景總是格外向往,幼時來蘇州,多是流連在古城區的園林水巷;近年來蘇州,也總會驚歎於古城發展變化之快、工業園區的時尚和現代。而此次,再見蘇州,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古”和“新”,更有蘇州的“幽”與“閒”。

在蘇州西南隅的太湖之濱,綿延的湖岸線上遍佈珠璣,浩渺太湖、清幽山林、古村田園交相輝映,是極佳的濱水度假目的地。“山水是背景,人文是底色,舞臺上的主角是太湖的生活。”蘇州太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菊坤如是說。基於這樣的理念,太旅集團將自己定位為“太湖美好生活方式的供應商”。此次來蘇州,我慢下了腳步,體驗了一次真正的太湖生活。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隱居姑蘇,開啟“減法”生活

來花山之前,我不曾想到,能在一個人口密集、遊客摩肩接踵的城市找到一個隱居之所。花山是很多“老蘇州”都不甚熟悉的名字,不過自古這裡便是文人名士偏愛的隱居之地。花山隱居酒店就坐落在花山腳下,這是一家以隱逸、禪修文化為主題的酒店。充滿禪意的客房位於一座精巧的蘇式園林之中,白牆黛瓦、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花草魚石……關於姑蘇風景的印象符號都被濃縮於此。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常年奔波的旅人常常有一覺醒來不知身在何處的迷茫感,但如果你在花山隱居醒來,眼前的一情一景,無不在提醒你,這裡是姑蘇。而作為一家主打隱逸文化的酒店,花山隱居儘可能地摒棄現代生活中的種種元素:客房沒有電視,你能聽到盡是鳥鳴蛙叫的自然之聲;餐廳提供的是素齋,沒有酒肉,卻能讓人品味天然果蔬之鮮。住客可以去心書吧抄經、到講堂聽禪,遠離俗世的紛擾,體驗“禪”所倡導的寧靜質樸、迴歸本真的思想境界。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而花山隱居更為獨特的一點,在於其擁有4A級景區花山這一 “後花園”。從酒店出來不過百米,便是花山的入口,沿著“花山鳥道”拾階而上,蔥鬱的古樹遮天蔽日營造出一片清幽之境,潺潺的清泉繞石而下,古道兩側是歷代高僧雅士留下的摩崖石刻,“山種”“隔凡”“出塵關”“花山鳥道”“墜宿”“凌風棧”“且坐”……細細品讀起來,皆有一番禪意和哲理。行至半山,有一處翠巖古寺,我們到時,見有附近村民來寺內取水。原來這裡有一口名為“怡泉”的古井,據花山景區的工作人員沈勇介紹,這口古井已有1700年的歷史,相傳“怡泉”二字為王羲之所提。自古吳地就產茶,上好的碧螺春配上溫潤甘甜的井水,更加清冽醇厚。在此小坐品茶,花山的禪意似與醇香的新茶一起沁入心脾。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花山之巔名為“蓮花峰”,因3塊巨石巍然而立,狀如蓮花,故得名如此。蓮花峰的東側是花山,西側便是天池山了,兩山共享一個主峰,也屬同一景區。與花山的禪意清幽有所不同,天池山山勢更加平緩開闊。若說花山更適合訪古悟禪,那麼天池山就更適合休閒賞景。半山之處,碧山環繞的一池綠水就是“天池”了。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天池一側的寂鑑寺中還有一處元代的石屋,這處石構的仿木建築可以說相當罕見,歷經600年的風霜依然屹立於此,是天池山當仁不讓的“鎮山之寶”。行累之時,不妨去品嚐一碗菩薩面。用寒枯古泉水烹製的細面配上新鮮的黑木耳、香菇、油麵筋,就是天池山傳承400年的獨特風味了。餐畢我們到庭院品茶聊天,青山古寺、林間微風、鳥語蟬鳴,皆是在城市中無處尋得的愜意。那一瞬,我突然明白,為何古時雅士不再流連姑蘇繁華,願意隱居山林。而這,正是花山隱居想要呈現出的隱逸生活吧。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流連天池花山,你會發現,這裡少了幾分匠氣,一切都以最原始質樸的狀態呈現在眼前。這都源於周菊坤一直強調的“山上做減法,山下做加法”的理念。“要儘可能減少對山上植被、自然環境和文化遺存的破壞,不是山上原生的我們就不會強加給它。做旅遊必須要學會敬畏自然。”他說道。而“減法”也體現在對遊客的選擇上,對於這個山地景區,太旅集團並沒有將旅行團作為目標客群,花山主打禪修,天池山主推休閒,通過做“減法”,山林得以以質樸自然的本色呈現在目標客群之前。而太旅集團的“加法”體現在山下,他們在山下打造了高品質的遊客中心、停車場、吃住等配套設施。花山隱居則成為一個既契合花山原生文化,又滿足部分現代人逃離凡塵、冥想禪修需求的產品載體,一個具有獨特文化個性的品牌。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太湖度假,水陸空全景體驗

樂山者可以隱居花山,而樂水者也不必遺憾,在太湖湖畔的沐春園,也有一家主打隱逸文化的臨水居所——菱湖水居。菱湖水居共設20間客房,每個房間均擁有親水陽臺,晨可賞旭日東昇,晚可觀落霞滿天。對於想深度探尋太湖的遊客,酒店還提供東山漁民體驗特色線路,線路包括跟著東山漁民乘坐漁船去放地籠,體驗當地漁民的捕撈生活;乘坐快艇登三桅帆船體驗東山漁民升帆;還可以登上湖中島——餘山島,探訪太湖古村落。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菱湖水居所在的沐春園曾是蘇州園博園的蘇州園,坐落在太湖菱湖灣,園內景觀設計出自景觀大師俞孔堅之手,在傳承了蘇州古典造園精髓的基礎上,依託太湖的真山真水,打造出了一片兼具古典風貌和鄉野風情的濱水園林。2017年8月,太湖沐春園取消了門票,免費開放,這無疑是全域旅遊時代,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的典型之舉。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在沐春園內,遊客不僅可以水居小住、漫遊賞景,還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項目“水陸空”全方位探索太湖。遊客可以沿著湖岸線騎行觀光,也可以乘坐直升機俯瞰煙波浩渺、綠島隱隱、桅帆林立的太湖風光,還能體驗帆船帆板等水上運動項目。依託良好的水域條件以及完備的基礎設施,太旅集團將菱湖灣打造成長三角水上運動基地和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菱湖灣杯”環太湖拉力賽、太湖OP帆船精英賽、太湖皮划艇大賽等大型體育賽事也落戶於此。依託水上運動項目和賽事,菱湖灣打造出一條水上休閒運動產業鏈。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過太湖生活,“食在太湖”自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沐春園的湖畔,有一家名為“太湖廚房”的餐廳。透過餐廳的落地窗,天水一色的太湖景緻一覽無餘,波光雲影隨著微風搖曳,竟有幾分醉人之感。但精彩卻不止於此,太湖時令美味才是這裡的主角。銀魚炒蛋、清蒸白魚、太湖蓴菜湯、生爆黃鱔……一道道菜式皆是太湖食材、吳地味道。除了菱湖灣,在東山、庭山還有兩家太湖廚房,3家餐廳皆享有臨湖美景,並致力呈現出太湖本地的餐飲特色,將“不時不食”養生理念融匯其中。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除了曾經的蘇州園——沐春園,面積逾200公頃的園博園還包含了江蘇其他12個城市園。當年的園博會以“水墨江南·園林生活”為主題,展示出太湖生態之美和園林生活的雅趣。如果不想徒步奔走,不妨坐上一隻搖櫓船,穿梭在遍植蘆葦的水道中,用水鄉的傳統交通方式看遍12園。而在園博園的非遺館,蘇雕、蘇繡、崑曲、評彈等非遺都以生動的形式得以展現。此外,這裡頗具吸引力的還有關於蘇州人飲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的展示。在周菊坤看來,這些文化遺存中蘊含的正是太湖的生活方式、蘇州的生活方式,也是讓太湖區別於其它目的地的核心所在。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整合資源,做太湖旅遊的運營商

作為一個大型開放型景區,太湖沿岸旅遊資源資源豐富,不過由於景點分散、管理主體不一,如何將這些散落的資源串珠成鏈便成為太湖旅遊的一個重要命題。在休閒旅遊時代,遊客出遊的動因、方式都出現了新的變化,為了滿足新時代的遊客需求,從2014年開始,太旅集團開始在太湖沿線打造“太湖驛站”體系。太湖驛站以太湖遊客中心為藍本,為遊客提供住宿、餐飲、購物、休憩、自行車租賃等綜合服務,可以讓遊客在此駐足、停留、休閒和遊憩。這些散落在太湖沿岸景觀帶的“太湖驛站”正是串珠成鏈的這根“線”,也是打造漫遊太湖的重要元素。依託太湖驛站的這個載體,蔬果採摘、水上運動、親子活動等定製化旅遊服務也得以開展,讓遊客能夠真正慢下來去體驗“太湖生活”。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在全域旅遊時代,如果我們還圍繞景點做文章,那麼格局必然會越做越小。”周菊坤說道,“太湖地區的風土人情、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傳承已久的民風民俗……這些組合起來就是太湖的生活方式。休閒旅遊時代,我們更多地要通過生活方式來打動旅遊者,吸引他們來此進行深度體驗,令其真正沉浸其中。而對於企業而言,我們為旅遊者提供的不僅是景點資源,更重要的是品質化的產品和服務。”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在旅遊者越來越習慣在線上預定旅遊產品的今天,太旅集團還對線上資源進行整合,打造了“太湖旅遊總入口”。“太湖旅遊總入口”是一個集產品推介、線路導覽、在線訂購、信息查詢於一體的微信公眾號。“我們將太湖的自然文化資源、吃住行遊購娛這些旅遊要素進行全面整合,提煉打造出主題性的、有太湖特色的、符合現代人需求的旅遊產品,然後放在這個平臺進行銷售。”周菊坤介紹說。在這個平臺上,彙集了太湖民宿、精品酒店、特色餐飲、太湖遊船、景點門票、太湖特產等多品類資源。“我們希望到訪太湖的遊客的所有需求都能夠通過這個平臺得到滿足。”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在周菊坤看來,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太旅集團在太湖做得最多的就是整合。“太湖區域景點分散,核心景點又各有管理主體。太旅集團所能做的就是在全域旅遊的背景下,將太湖區域的旅遊資源進行整合,設計研發旅遊產品,做太湖旅遊的運營商。”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和思考,太旅集團提出了“太湖旅遊第一運營商”定位。談及太旅集團的未來發展,他表示,“要打破固化的行政藩籬,以市場為導向重構太湖旅遊產品。對於企業而言,要做大做強,資本化是必由之路。”今年8月,太旅集團旗下的蘇州太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新三板,成為蘇州首家登陸新三板的旅遊國企,這也標誌著“太湖旅遊”正式進入資本市場。“這為太湖旅遊的多產業融合、多主體聚合、多要素整合提供了全新的發展路徑。”周菊坤說道。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在長三角一體化的背景下,太旅集團不再把目光侷限於太湖,走出太湖,將整合運營的理念投注在整個華東區域也是太旅集團未來的拓展方向。周菊坤錶示,“我們要站在華東遊的高度來重新定義產品構成,重新策劃所要整合的旅遊要素和產品,重新設計華東遊的新景線。20年來,華東遊的產品線已經固化,市場迫切需要新的產品內容。太旅集團將進一步整合外部旅遊資源,進行品牌輸出和管理輸出,為華東遊注入新鮮血液。”

本文圖源:自採及太旅集團提供

都在做太湖!看看苏州如何“玩”出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