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快40年的81–突擊步槍,仍然是經典武器,短時間不會淘汰

使用快40年的81–突擊步槍,仍然是經典武器,短時間不會淘汰

81–1步槍是我國1980年代初“對越自衛反擊戰”後研製的性能優秀的突擊步槍,它目前還在我軍一些一線部隊、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當中使用。

我們都知道81–1這型步槍算是蘇聯AK–47突擊步槍的衍生型號,是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後研製的,在這之前我軍步兵分隊使用的是56式槍族,也就是: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槍、56–1式班用輕機槍,這三型槍從1956年列裝部隊之後參加過所有的邊境戰爭...從使用的效果來看總體滿意,但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56式槍族也暴露出來很大的問題!

使用快40年的81–突擊步槍,仍然是經典武器,短時間不會淘汰

我軍第一代槍族: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槍56–1式班用輕機槍,他們都使用7.62×39毫米子彈。

56式半自動步槍雖然在400米內很精確,可問題是叢林戰當中容不得較長時間的精確瞄準,並且亞熱帶戰區植被茂盛幾十米外根本看不到敵人,也沒法進行法瞄準,最好的辦法就是向敵人大概隱藏的位置“潑子彈”!而“潑子彈”這個事情56式半自動步槍也做不到;56式衝鋒槍雖然和越軍使用的AK–47/AKM突擊步槍都是一種槍,但是這個槍的氣導管活塞原理設計,連發過程中槍口跳動很厲害,使得射出的子彈散佈面積也大,在200米外精確性嚴重下降!

使用快40年的81–突擊步槍,仍然是經典武器,短時間不會淘汰

AK–47在射擊時由於活塞運動使得槍口跳動的很厲害,很難控制!越遠的距離子彈散佈越大,射擊精度也跟著越差。

而1979年我軍“懲越戰爭”後雙方進入到了邊境線“犬牙交錯”的陣地戰狀態,56式衝鋒槍在200米外不能較精確的擊中敵人不符合我軍作戰要求,是我軍不能接受的!

所以,必須要研製一型具備56式半自動步槍精確射擊和56式衝鋒槍火力猛、機械性能可靠的步槍替代56式半自動和56式衝鋒槍才行。

使用快40年的81–突擊步槍,仍然是經典武器,短時間不會淘汰

81式突擊步槍和81–1式突擊步槍,後者將木槍托改成了摺疊槍托,減少在行軍過程中和狹窄作戰環境機動不便和使用。

81步槍是在1979年開始研製的,通過對56式槍族幾十年的生產經驗積累,在我國著名槍械設計師王志軍的帶領下對56式衝鋒槍的一些使用問題進行了改進,於1981年完成定型,並且在1983年大量列裝到部隊,1984年“老山戰鬥”被中大量使用,在陣地戰和“貓耳洞對峙戰”當中確實是有效的壓制了越軍的AK–47/AKM突擊步槍!並且81式系列還第一次實現了我軍槍械的槍族化,81式步槍和81式班用輕機槍有60%以上的零部件可以互換,這對於後勤保障有極大的好處,在戰場上如果步機槍發生故障更換零件後就可以繼續戰鬥。

使用快40年的81–突擊步槍,仍然是經典武器,短時間不會淘汰

81式槍族是我軍第一種班用槍族化武器,突擊步槍和班用輕機槍的零件可以互換,大大增強了勤務保障能力。

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81步槍可以使用我國庫存量極大的7.62×39毫米子彈,我國當年引進蘇聯:西蒙諾夫SKS步槍、卡拉什尼科夫AK–47步槍、捷格佳廖夫RPD輕機槍後,也引進了M43型7.62×39毫米子彈生產線,在1960年代初~1990年代末差不多40年的時間裡製造了上百億發的該型號子彈!這些子彈雖然經過戰爭的消耗和大量的外貿出口外,仍舊有極多的數量在軍火庫內,如果不生產一型與之匹配的步槍,讓它慢慢的到了失效期將是極大的浪費!所以81系列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

使用快40年的81–突擊步槍,仍然是經典武器,短時間不會淘汰

孟加拉軍隊也將81–1步槍列為陸軍主要步槍。

81槓除了出口到其他國家外,也出現在了外國民用槍械市場,外國槍械迷們對81槓的評價都是“良好”,戰術性能要超過AK–47,是性價比很高的槍械,就連卡拉什尼科夫大師訪問我國時在試射了81步槍後也認為:它是很好的步槍!

使用快40年的81–突擊步槍,仍然是經典武器,短時間不會淘汰

老山戰鬥當中我軍的突擊隊員,手持81式突擊步槍,胸前的彈藥袋當中塞滿了彈匣和67式木柄手榴彈。

使用快40年的81–突擊步槍,仍然是經典武器,短時間不會淘汰

目前我軍裝備的95系列步槍有年頭了,可能又出現了性能更好的槍族,估計在今年的十.一閱兵儀式能看到,但是81槓並不因為有新的槍族出現就會退役,老槍是一代經典!它仍然可以在部隊、武警...等需要的地方發熱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