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威 ¦ 連續纖維3D打印或開啟無人機新熱潮,顛覆航空複合材料製造模式

《空天防務觀察》導讀:本篇專欄文章改編自劉亞威先生髮表於《無人機》雜誌2019年第9期的文章。

無人機上的複合材料用量屢創新高,甚至已經出現了極光飛行科學公司全複合材料增材製造(3D打印)噴氣無人機,然而,複合材料結構傳統上是一個需要忍受長開發週期的過程,這對於需要快速創新的無人機產業來說不是好事。不過近幾年,一種可以使得諸如碳纖維/聚醚醚酮(PEEK)零件開發週期縮短30倍的新技術已經面世——連續纖維3D打印技術。連續纖維3D打印技術正在隨著3D打印機的創新而迅速崛起,它即可以用於大批量生產複合材料零件,也可以打印特別有挑戰性的特徵,比如高度複雜的幾何形狀或者需要極其精密製造的關重特性。該技術的成熟,對於小型複合材料無人機、低成本複合材料無人機結構等應用的高效批產將是一個福音。本文將介紹一些最新的連續纖維3D打印技術。

刘亚威 ¦ 连续纤维3D打印或开启无人机新热潮,颠覆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模式

美國極光科學飛行公司全3D打印噴氣無人機

一、面向大批量生產的連續纖維3D打印技術

空客資本公司投資了Arevo公司的連續纖維3D打印技術,該公司開發的直接能量沉積(DED)工藝,可以將熱塑性預浸絲束打印成零件。DED工作單元由工業機器人、激光加熱打印頭和旋轉構建平臺組成,與以往的連續纖維增強3D打印相比,能夠將生產速度提高100倍。除了航空零件,Arevo的明星產品是與無人機框架結構類似的自行車車架,連續纖維3D打印技術使其開發週期從18個月縮短到了18天。Arevo於2019年2月啟動的新工廠擁有八個機器人工作單元,每個都能夠每天生產一個車架,包括打印本身以及後處理(例如,鑽孔)和用於噴塗的預打磨。在生產的第一年內,生產速度還將提高三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Arevo正在努力實現“並行化”,即每個機器人運行多個打印頭和/或每個工作單元運行多個機器人。

Arevo還在研究更大的給料(大型絲束),以求在速度和精度間取得平衡——使用小型絲束獲得特徵豐富的複雜外形,但是工藝週期較慢;使用大型絲束有更高的生產速度,但是有轉向限制。為了在整個提速過程中保持質量和可重複性Arevo應用了原位檢測和機器學習技術,以實時控制過程參數。打印機配有多個傳感器(測量高度、壓力、變形等),系統軟件使用這些傳感器的數據根據需要調整工藝參數。這樣,當更快地運行機器人時,就可以確保沉積速率、加熱、固化和其他參數與基線匹配。Arevo構建了一個工藝的數字化模型,然後進行迭代和改進,現在已經得到了許多熱塑性塑料的許用值和工藝數據。

軌道複合材料公司也在致力於通過連續纖維增強3D打印工藝進行大規模生產,公司的模塊化機器人打印機專為最終產品的需求而設計,可以有很大差異。與Arevo的技術一樣,軌道公司的模塊化同軸擠出末端執行器、並聯機器人和非熱壓罐工藝的生產速度比以往的連續纖維增強增材製造速度快100倍。擠出噴嘴通過其中心孔供給基體材料,通過周圍的環形噴嘴供給纖維,並聯機器人通過團隊協作加快生產速度。

軌道公司的技術開發理念是“材料不可知論”,其技術旨在適應幾乎任何複合材料:塑料、陶瓷或金屬基體,包括熱固性塑料、熱塑性塑料和碳化硅;乾燥、粘合纖維,從3K到48K絲束;並且能夠結合銅或鋁線、納米材料、導電油墨或其他有助於實現多功能結構的選擇。與生產專業且成本更高的材料的企業不同,公司的研發工作正致力於面向標準的低成本材料優化打印技術,這是在大批量應用中具有成本競爭力的必要能力。

刘亚威 ¦ 连续纤维3D打印或开启无人机新热潮,颠覆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模式

雙機器人連續纖維3D打印機

瑞士9T實驗室於2019年2月開始對其CarbonKit進行beta測試,該測試旨在使現有的3D打印機能夠進行連續纖維打印,一個未公開的項目預計每年可生產約30000個零件。CarbonKit系統利用了從開發連續點陣製作(CLF)工藝中獲得的知識。該系統旨在使用工業級廉價材料用作原料,拉擠複合材料棒,然後複合材料棒通過牽引單元進入熱可調節的擠出頭。系統可以與一系列熱塑性基體體系配合使用,纖維體積含量可達50%以上。該系統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能夠縮放擠出橫截面積,因此可以適應具有小絲束的高分辨率應用,以及具有大絲束的大幅面增材製造。

二、面向複雜或精密結構的連續纖維

3D打印技術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McNair航空航天創新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與TIGHITCO和英格索機床公司合作,開發了用於高度專業化和要求苛刻產品的連續纖維增強3D打印技術。該技術是一種熔融長絲製造(FFF)方法,團隊已開發出了熱塑性複合長絲和機器人3D打印系統。系統將由英格索生產,使用配備有連續纖維沉積末端執行器以及西門子控制系統的工業機器人平臺,提供七個自由度。團隊開發技術的宗旨是,不希望用大型打印頭打印需要大量後處理的大型圖案,而是僅需最少後處理的打印。

McNair團隊認為該技術非常適合三種應用。首先是航空應用中的小批量製造,例如每架無人機或小型航空器僅需要一個特定高強度組件的應用,使得模具或芯軸難以成本划算。其次是高度複雜的結構,比如加強網格,利用其他製造方法無法產生所需的強度質量比和剛度質量比。第三種是套印,這是一種在打印過程中插入組件並由此完全嵌入打印零件中的技術,可以實現零件整合。套印的例子包括在螺紋嵌入圈周圍打印,而不是通過打印後處理來添加它;或者在打印零件中嵌入RFID芯片或電子傳感器。自動絲束鋪放(AFP)的機身僅具有最小程度的集成,許多較小的部件用螺栓固定。而這項技術的亮點在於,如果使用熱塑性塑料製造複合材料零件,每次就是通過套印重新熔化以增加新部件。消除鉚釘、緊固件和粘接劑可以顯著改善這些航空結構。

連續複合材料公司是連續纖維增強3D

打印的先驅,2012年獲得了全球最早的工藝專利——CF3D公司預計有一天該技術將用於按需打印整架飛行器結構——無論是10件還是10000件,因為它具有充分的經濟性。CF3D使用快速固化熱固性樹脂(雖然也適用於熱塑性塑料),將增強纖維浸漬在打印頭內,並在材料沉積後立即固化複合材料。熱固性材料使該工藝能夠在自由空間中執行高速打印。應用CF3D技術的纖維體積可達到50-60%,而公司正在以多種方式繼續推進該工藝。最近的一個重要進展包括更加自動化的工具路徑生成;自動化的工具更換,可在同一部件上實現高分辨率單通道和高沉積多通道打印;提高的機器人準確性和精度;開發具有更高力學性能的材料。

刘亚威 ¦ 连续纤维3D打印或开启无人机新热潮,颠覆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模式

連續複合材料公司3D打印機翼剖面

意大利moi複合材料公司的連續纖維製造(CFM)工藝與CF3D相似,也已經達到早期採用和開發階段(技術成熟度等級5)。CFM技術旨在解決使用熱固性樹脂進行3D打印的挑戰,並已成功地用環氧樹脂、丙烯酸和乙烯基酯打印連續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紫外線(UV)是moi印刷技術的主要固化工藝,但該工藝也適用於其他固化和後固化機制——這是碳纖維應用所必需的,因為碳的不透明性和黑色干擾紫外線固化。

三、將速度與精度相結合的連續纖維3D打印技術

作為連續纖維增強3D

打印的先驅,Markforged公司用於小批量生產的X7打印機廣受歡迎,不過公司預計,技術開發會將小批量生產和批量生產融合。目前連續纖維3D打印的市場是高價值、低批量的零件,而未來目標市場將朝著相對大批量、低價值的零件增長,因為打印機制造商會降低打印成本和材料成本。公司預測,用於批量的打印技術仍將具備高度細節的複雜組件所需的功能,因為複雜性通常可在軟件中得到解決。

MarkForged的連續纖維系統使用由專門開發的熱塑性樹脂製成的預浸絲束,它使用兩個打印頭,一個用於基體樹脂,另一個用於預浸絲束。技術改進的重點是可靠性和可重複性。公司還致力於完全閉環的工藝,並開發其他功能,如完全集成的材料跟蹤和全面的自動報告功能。Markforged的一個關鍵市場是打印傳統生產線工裝的夾具和組件,與機加工鋁製組件相比,3D打印的熱塑性產品同樣堅固但更輕,不會像金屬組件那樣破壞零件,而且在同一天內就可以準備好了。

荷蘭CEAD集團於2018年11月推出其大型CFAM(連續纖維增材製造)Prime 3D打印機。雖然最初的CFAM Prime用於構建原型產品,但該系統特別有利於小批量生產大型複雜產品,縮短交貨時間、終結模具使用使其成為高效的製造工藝。CFAMPrime是一款完整的基於西門子數控系統的封閉式打印機,建造體積為2×4×1.5米,是歐洲最大的3D打印機,可以使用一系列熱塑性塑料。打印機的平均輸出功率為15千克/小時,無需操作員即可運行24小時。它具有智能加熱/冷卻系統,可通過熱感攝像頭監測工藝,並根據需要實時進行調整。

為了製造連續的纖維增強複合材料,CFAMPrime首先使用所需的熱塑性樹脂預浸漬連續玻璃纖維或碳纖維,然後打印頭將連續纖維與熔化的熱塑性樹脂顆粒結合,其中還可包括一定百分比的短切纖維,這是該打印機的特色。

刘亚威 ¦ 连续纤维3D打印或开启无人机新热潮,颠覆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模式

歐洲最大的3D打印機

三、結束語

自Markforged公司於2014年宣佈推出Mark One連續纖維3D打印機以來,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3D打印技術正在快速發展。當前,該技術還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個是纖維含量低且打印層之間的分層可能性高,另一個是缺乏標準化的商業軟件。對於前者,目前該技術並無法與傳統複合材料工藝競爭,它只是當前製造方法的補充,提供靈活性和開放式設計以及生產可能性,可能更適合承擔簡單功能的小型低成本無人機生產;但是未來則可能大幅度消除這些問題,並且由於生產完全自動化,在從事複雜任務的大中型無人機制造中的競爭將是必然發生的。對於後者,因為市場上尚無連續工具路徑的軟件,目前每個研發團對都在開發專有軟件,希望以比傳統切片軟件更自動化的方式生成工具路徑,與大多數軟件開發一樣,未來將會出現工具路徑生成軟件的標準,而這將進一步促進業界以此3D打印方法批量生產無人機。3D打印無人機比連續纖維3D打印技術出現更早,但是除了2015年激光科學飛行公司的驗證機,並未掀起更多熱潮,而日趨成熟的連續纖維3D打印技術,可能會成為3D打印無人機的新動力,進而開啟無人機發展新熱潮。

<table><tbody>

/<tbody>/<table>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劉亞威)

刘亚威 ¦ 连续纤维3D打印或开启无人机新热潮,颠覆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模式
您可以下載航空工業發展中心航空行業信息港“ADR之聲”APP,第一時間掌握航空行業最新動態、資訊、報告、分析和解讀!

本篇供稿:系統工程研究所

運 營:李沅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