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不夜城

週末,我又重看了上影1957年孫道臨主演的反映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影片《不夜城》。以前也看過兩次,一直覺得林彬那個張伯韓妻子,是她所有片子中扮相最好的一個角色,個人感覺比《林沖》中的娘子還耐看。也許《林家鋪子》謝添是個小老闆,那個老闆娘印象不太深,本片中氣質不俗、靚麗華貴,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前些年看《秋翁遇仙記》,她演那個唯我獨尊,要百花一夜之間開放的女皇武則天,雖只幾個鏡頭,但威嚴的架勢還是給我留下較深印象,心想林彬還能演這類角色啊。在我的記憶中,除了至今無法看到的上影江南廠1958年拍的影片《熱浪奔騰》中,林彬演過女主角、一個青工外,她在上影期間包括1979年退休以後參演的共20部左右片子,盡演些戲不多的配角,覺得比較可惜。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秋翁遇仙記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林沖

這些片子中的角色,我印象中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妻子,如與孫道臨《不夜城》的老闆娘,與舒適《林沖》中的林娘子,與謝添《林家鋪子》中的老闆娘,與中叔皇《地下航線》中的妻子,還有一部也是無法看到的1958年上影江南廠《消防之歌》,她演李緯那個消防隊員妻子。《林沖》中林沖刺配滄州時林娘子叮囑以及最後自盡等幾場戲,我覺得表演不錯。《地下航線》中,高笑鷗客串警察搜查中叔皇那個地下黨家中武器時,林妻那種緊張、焦慮的內心及驚恐的表情挺到位。湯曉丹導演的最初版本《紅日》中,林彬曾經與飾政委的康泰演一對革命情侶,完成後領導認為戀愛情節不妥,被刪了。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地下航線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護士日記

另一類是教師。如《地下少先隊》中,她演的是抗日戰爭時為黨做地下工作的女教師;《苗家兒女》中,演的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女教師,儘管被“高衙內”金川那個角色甩了,但仍對駐守山村從教的決心矢志不渝;《護士日記》中,演的是關心學生日常生活,向畢業生作臨別贈言的女校長;《巴山夜雨》中,演的是在十年動亂中雖遭受挫折和不幸,內心不甘屈服的老教師,當女解差武斷給她扣上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翻案的帽子時,老教師那句“高爾基等人的書是革命還是反革命呢?”,問得“張瑜”無言以對、張口結舌。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春苗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潛網

再一類,我覺得是母親角色。比如文革片子《春苗》中,她客串的春苗媽,還有《青春似火》中楊雅琴那個軋鋼廠電工角色的母親。70年代末北影片子《拔哥的故事》中,她也演過幾場戲的韋拔群母親,王好為那部《潛網》中,她好象演劉曉慶角色的母親?具體記不清了。對了,又想起一部長影《小字輩》,她演陳以心角色母親,記得老演員梁明客串一個雜貨店大媽之類角色,倆人經常竊竊私語議論別人,哈。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熱浪奔騰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巴山夜雨

林彬(1925—2014,原名林孝文,北京人)演的第一部電影,是1947年綜藝影片公司《吉人天相》,飾女主角音樂教師徐婉,因此片導演何通是話劇導演,片子拍的不算成功。解放初,還在惠昌、中企公司演過兩部電影角色,分別是《婚姻大事》童養媳和《無限的愛》姐姐。之前,在美藝、風電、中國演劇社等團體演話劇。說起從藝,她其實挺早的,讀小學時就經表姐沈浩(上影演員,導演葉明愛人,原青藝劇院演員)介紹,在阿英主持的劇團演出過話劇《賽金花》中的兒童角色珊兒。讀中學時,在上海聯藝、苦幹等團體演過《梁山伯與祝英臺》《豔陽天》《武則天》等20多部話劇。解放前後,還演過不少街頭活報劇。上影期間,演出的《上海屋簷下》師母、《雷雨》繁漪、《西望長安》大嫂、《紅色宣傳員》(就是後來電影《李善子》))福善嬸等都是比較成功的話劇角色。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春滿人間》客串劇團編導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李善子

林彬在電影配音上,應該說是有所建樹的。她從1952年為前蘇聯影片《伊凡雷帝》配音開始,先後為40多部譯製片配過音,包括10餘個國家的影片,如前蘇影片《第六縱隊》《生活的一課》《第十二夜》,西班牙影片《影子部隊》,意大利影片《如此人生》,墨西哥影片《生的權利》《被遺棄的人》,西德影片《獻給檢查官的玫瑰花》,法國和意大利合拍的《羅馬之戰》,美國影片《音樂之聲》《琴臺三鳳》《魂斷藍橋》,日本影片《生死戀》,英國影片《簡愛》,波蘭影片《廣場奇遇》等等。其中在日本片《啊!野麥嶺》中,一人同時為女廠主、媽媽、老女工等六個角色配音。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小字輩

上影老演員,豁達知性,秀外慧中,90歲去世

林家鋪子

至於影片中盡演些妻母、教師之類配角,我想一個原因大概被導演們定位了,但並不能說演某類角色的演員就一定是戲路不寬,演技不好,要不她也不可能在《巴山夜雨》中和其他演員共同獲獎了,這裡面也有機遇等多種因素促成的。另一個跟她淡泊、豁達、知足的心性估計有關,猶如她銀幕上多半角色一般,賢淑寧靜,秀外慧中,從這個角度說,林彬老師基本上屬於本色演員。寧靜致遠,並非人人都能夠學會,也許正因為這個,讓她快樂享受到了9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