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過又忘記》:餘秀華,賣過幾本書,我有了掙脫命運的底氣

《愛過又忘記》:餘秀華,賣過幾本書,我有了掙脫命運的底氣

《愛過又忘記》:餘秀華,賣過幾本書,我有了掙脫命運的底氣

農村詩人餘秀華勤奮的寫作,就成了現在的這本書,《我們愛過,又忘記》。這也是她個人的第三本詩集,前兩本《月光落在左手上》、《搖搖晃晃的人間》,如果和這本比起來,依然會有一脈相承、似曾相識的感覺。是的,餘秀華的詩歌並沒有因為成名之後,文字變得急躁或是其他。她的筆下依然是她無法捨棄的農村、是她迷戀的橫店情事。質樸與赤誠的情感,彷彿早已融入她的詩歌血液裡。

《愛過又忘記》:餘秀華,賣過幾本書,我有了掙脫命運的底氣

如果說這本詩歌,有什麼不一樣,我想更多的是意向的轉變,是情感的更加多元化,敏感的內心觸覺開始朝更加廣闊的視域伸張。在最初的兩本詩集裡,我們看到的是詩人生活的單一世界,那裡是橫店這個彷彿永遠也走不出的小農村。她身邊的人也永遠是她“看書、看雲,看著那個看球賽,留下兩截熄滅的眼的男人的背影,還有那隻”不停的搖著尾巴,對一個不怕疼的人,無能為力“的小巫。那時候,她的世界是相對單一的,縱然她敏感的內心與這鄉間情事、與她飛躍的想象對比和碰撞。她詩歌的蝙蝠穿越詩人的胸膛,頭腦,卻一直沒有穿越這個兜兜轉轉的橫店。

《愛過又忘記》:餘秀華,賣過幾本書,我有了掙脫命運的底氣

而這一次,這本詩集裡,詩人開始自覺的去記錄或是寫作更多的意向,他們或許豐富了詩人的詩歌世界,但讀者來說,是詩人把讀者帶進了一個更加具有獨特內心感受的豐富世界。這一回,詩人真的開始“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她筆下的地域變得開闊,在北京、廣州、西藏、湖北……。此時她詩歌裡的意向,也開始更加的多元,不再是男人和小巫,他們是詩人這些年接觸或是認識的“恩人”或“貴人”,劉年、雷平陽、小引、何三坡……

《愛過又忘記》:餘秀華,賣過幾本書,我有了掙脫命運的底氣

當然,詩歌的大部分依然是那個詩人揮之不去的故鄉,橫店,變成了不僅僅是一個意向,她成了辨別餘秀華詩歌母體的符號。穿越大半個中國,她依然愛著故土深沉。這在她的詩歌裡依然展示的淋漓盡致。她的個人抒情、她的情感跳躍,她的精神世界,最終依然圈攬在那個世界裡,不過,這一次,更加豐盈的是讀者從詩歌裡感受到的詩人內心裡更多、更復雜的變化,她依然還是如此強有力的觸動著我、刺痛著我。

《愛過又忘記》:餘秀華,賣過幾本書,我有了掙脫命運的底氣

她說,“因為我愛你 / 我也有過慾望的盛年,有過身心俱裂的許多夜晚 / 但是我從未放逐過自己 / 我要我的身體和心一樣乾淨 / 儘管這樣,並不是為了見到你。”“我們都是被神洗浴過的人 / 坐在你面前,是一道最莊重的神諭 / 沉默就夠了 / 如果一定要一句誓言 / 我想說:我愛上了這傷痕累累的人世和我們被掠奪的部分”。

《愛過又忘記》:餘秀華,賣過幾本書,我有了掙脫命運的底氣

有了錢之後,餘秀華開心嗎?她說:“

誰說我有了錢就會過上好日子?這個概念是從何而來的?所謂的好日子,就是你覺得我喜歡這樣的人生,哪怕是清貧的。它就是好日子。”如果你愛詩歌,或者想領悟詩歌的魅力。那麼,翻開這本書,相信你將會和我一樣,有意外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