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 美國“退群”影響幾何?

美國政府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 美國“退群”影響幾何?

美國紐約,時任美國國務卿克里抱著孫女簽署《巴黎協定》。近200個國家領導人齊聚紐約聯合國總部,共同簽署氣候變化問題《巴黎協定》,承諾將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範圍之內。

美国政府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程序 美国“退群”影响几何?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但協定禁止任何締約方在協定生效起3年內退出,美方退出程序今年11月4日得以“解禁”。

美国政府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程序 美国“退群”影响几何?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推文中吹捧美國削減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效、推銷美國模式,指責《巴黎協定》讓美國揹負“不公平的經濟負擔”。

美國政府4日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完成退出需耗時一年,美國將成為退出《巴黎協定》的唯一國家。聯合國副發言人法爾漢·哈克說,聯合國不久將列出美方退出協定所需具體程序。

特朗普上次競選美國總統時承諾退出《巴黎協定》。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日次日,即2020年11月4日,退出程序將全部完成。那之前,美國將繼續參加有關《巴黎協定》技術層面的磋商。

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仍在繼續。

形象受損:

衝擊自身全球領導力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氣候變化的經濟學家傑克·雅各比說,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不會蒙受經濟損失”,但衝擊自身全球領導力。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氣候變化法律中心主任邁克爾·傑拉德認為,美國總統唐特朗普放棄協定正在樹立壞榜樣,為其他國家提供逃避協定責任的藉口。“它們(其他國家)會反問,如果地球上那個溫室氣體排放最嚴重、同樣最富裕的國家不願意行動,我們為什麼要行動?”傑拉德說,“如果特朗普以外的其他(總統競選)人當選,他幾乎肯定會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全世界會張開懷抱歡迎回歸。”

選舉議題:

民主、共和兩黨對立明顯

美國啟動退出程序,距離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舉行只有數星期,同時契合美國總統選舉倒數一週年。《巴黎協定》規定,締約方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意味著美國將在2020年11月4日即總統選舉投票日第二天準時退出協定。當選總統有權在30天內改變決定。

美國《政治報》網站報道,氣候變化是選舉焦點議題之一,民主、共和兩黨對立明顯。民主黨堅定維護《巴黎協定》,民主黨籍總統競選人在初選辯論階段提出各類減排設想,以減少美國經濟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共和黨內,溫和派承認氣候變化事實,認為妥善應對這一挑戰有利於拉攏年輕選民;堅定支持特朗普的保守派不認同《巴黎協定》條款。

行動繼續:

美國多個州正加大減排力度

依據美國能源信息局最新估算,美國2025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低17%,減排力度低於《巴黎協定》目標。分析師認為,美國退出不意味著《巴黎協定》難以延續。

《政治報》網站報道,包括加利福尼亞、紐約在內,美國多個州、市和企業正加大減排力度,推進與《巴黎協定》一致的氣候行動。那些地方和企業經濟總量達10.1萬億美元,規模僅次於美中兩國。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定於12月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智利總統皮涅拉10月30日宣佈,智利政府放棄舉辦原定分別於今年11月和12月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優先應對國內局勢。西班牙首相府10月31日發表新聞公報說,西班牙願意全力配合舉辦氣候變化大會。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引發多方不滿

對於美國宣佈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聯合國副發言人哈克稱,將盡快啟動程序研究下一步舉動。法國方面則對特朗普此舉表示遺憾。愛麗捨宮一名官員表示,“我們對此很遺憾,這隻會使得法國和中國在氣候問題和生物多樣性問題上的合作更為必要”。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表示,對美國此舉“很失望”。

在美國國內,許多知名政客、環保主義人士對特朗普政府此舉表示不滿。

據《衛報》報道,曾因為在全球氣候變化與環境問題上的貢獻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前副總統艾伯特·戈爾在一份聲明中指責特朗普此舉“魯莽”,稱“沒有一個人或一個政黨能夠阻止我們應對氣候危機的努力。那些這麼做的人將會因為他們為一己私利犧牲地球的做法而遺臭萬年”。戈爾還表示,“即使(特朗普)退出了,不到30天一位新總統也會帶領我們再次加入(巴黎協定),決定權最終還是在選民手中”。

將影響其他國家完成減排目標

事實上,美國是推動達成《巴黎氣候協定》的主要國家之一。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當時還幫助確立了退出比加入更困難的規則,以避免國家因政權更迭或政治亂局而無法實現承諾。

曾推動達成協定的美國國務院前氣候問題官員安德魯·萊特稱,這是此事最為諷刺的一點。萊特指出,在巴黎協定談判過程中,美國代表團推動協定更為透明化,以確保締約國為自己的承諾負責,但是“目前看來我們才是最大的問題”。萊特稱,“如果我們只是一個低排放的小國家,影響不會那麼大。但我們是一個有著很多權力、很多影響力的大國,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缺席會使整個世界倒退”。

《紐約時報》2017年6月曾指出,美國是歷史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目前,美國依然是碳排放量第二大的國家。根據《巴黎氣候協定》,美國曾經承諾到2025年,全國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26%。但是,美國並未為此做出努力,反之,其碳排放量還在增加。因此,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預計將對全球氣候變化行動造成嚴重影響。

據BBC報道,國際和歐洲事務研究所2018年12月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將對該協定造成“事實性傷害”,同時會促使其他國家追隨美國的腳步。此外,由於美國是對一些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問題上的主要財政支持國,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預計也將對其他國家實現減排目標造成影響。

特朗普為恢復國內經濟“退群”

《巴黎氣候協定》於2015年後相繼簽署,其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不超過2攝氏度,並朝著不超過1.5攝氏度的目標努力,讓全球氣候迴歸正軌。

特朗普上臺後,企圖發展美國的石油、煤炭等工業,以恢復美國經濟。他聲稱,巴黎協定將使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減少3萬億美元,並使工作崗位減少650萬個。CNN指出,長期以來,特朗普都否認氣候變化,並推出系列舉措試圖推翻奧巴馬政府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如2017年廢除《清潔電力計劃》、2018年放鬆火力發電廠汙染物排放限制等。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表示,特朗普選擇退出符合他一貫堅持的美國第一、美國優先理念。自上臺以來,特朗普已經接連退出多個“群”,包括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伊核協議、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等。

劉衛東指出,特朗普如今正式啟動了退出程序,這對巴黎協定是不利的,將起到一種非常不好的示範效應。劉衛東稱,作為歷史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美國主動退出這一事關全人類的協定,或許會導致其他國家留在該協定內的熱情降低,同時使得巴黎協定的實際效果減弱,造成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