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芯片代工龍頭遭“斷供”,這次華為把話說太滿了?

今天A股呈深強滬弱格局,上證指數以漲跌不到0.3%的波動玩了一天,量能也大幅萎縮,最終幾乎以昨日持平收盤;創業板指則全日強勢,盤中一度完全填掉昨日陰線,收盤時漲0.74%。

就在筆者盤後感慨這無量膠著狀態真心雞肋之時,港股卻在尾時異動,恆生指數從跌0.4%在15分鐘內迅速衝至最高漲近0.8%,最終收漲0.57%,創8月以來新高。於此同時,A50期指、本幣匯率皆迅速大漲,後者更重回“6時代”。

國內芯片代工龍頭遭“斷供”,這次華為把話說太滿了?

一看這情況,就知道應該是時局有利好消息了。果然,逐步取消互徵關稅的消息就出來了。看來,疊加週五MSCI官宣納A計劃,明天A股至少又可以高開玩一天了。不過,倘若量能始終無法有效釋放,恐怕最晚下週二則又是一個小階段性的高點,短線倉倒不妨打好提前量。

在眾人都盤算著明天怎麼嗨的時候,我倒是被一隻港股逆勢下跌給吸引住了——即便恆指翻紅收漲,國內芯片龍頭代工廠中芯國際(0981.HK)卻依然收盤重挫4.56%,盤中甚至一度大跌近7%。

國內芯片代工龍頭遭“斷供”,這次華為把話說太滿了?

原來,今天中午,便有消息傳出,荷蘭半導體設備公司ASML將暫時中止交付原計劃於今年底之前給到中芯國際的“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該消息甚至直指“斷供”原因是怕老美因中國獲得最先進的光刻機設備而“不開心”。


港股收盤後,中芯國際回應稱EUV還在紙面工作階段,未進行相關活動。隨後ASML則表示“延遲出貨”的說法並不準確,中止交付的主因是該產品的出口許可將於今年到期,目前新的出口許可仍待荷蘭政府核准。


中芯國際今年到底能不能收到ASML的EUV光刻機,筆者不敢妄加猜測,但這臺設備為什麼如此重要,以至於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則的確值得一聊。


先說ASML。2018年全球半導體設備的市場中,光刻機設備佔近四分之一的銷售份額,而光刻機市場中,這家荷蘭的公司佔了近八成的份額。更重要的是,用於10nm及以下製程(目前高端芯片的主力工藝)的EUV光刻機,天下獨此一家別無分店。換句話說,沒他家的EUV,就生產不了高端芯片(無論是邏輯芯片還是存儲芯片)。而當前唯三仍敢玩10nm製程以下的晶圓廠,即全球代工龍頭臺積電和全球IDM龍頭英特爾、三星,全是ASML的股東,也是EUV設備真正的VIP客戶。

(據說這設備是長這樣的,反正我也沒見過,供參考哈)

國內芯片代工龍頭遭“斷供”,這次華為把話說太滿了?

這裡,就要引出中芯國際了,作為我國第一大晶圓代工廠,是這個星球上除了上述三家芯片巨頭之外,唯一一個還未放棄10nm及以下製程研發的公司(另一家中國代工廠華虹半導體很可能就在90nm製程繼續滋潤),看明白了吧,這家公司擔負的是國產晶圓代工領域最先進水平的重任。這就是為什麼,去年中芯國際要把相當於全年所有淨利潤約10億元砸在這臺EUV上。


所以,儘管目前中芯國際的成熟製程還是相對落後的28nm(14nm可能要明後年才會出量),即便這臺AMSL的EUV光刻機不能如期到貨也並不影響其一段時間內的業績,但是,這設備越來得晚,中芯國際對先進製程的研發進度就越慢(本來到貨後就還得調試差不多一年);這設備如果不來,那國內晶圓代工領域至少十年不必談什麼先進製程。那麼對華為海思等芯片設計商而言,想要實現全面國產自主可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從這個角度看,前段時間任老接受採訪時稱,沒有老美華為也能生存,這話多少還是說得有點滿。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凸顯出我國在半導體設備領域上的部分核心設備,與尖端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國內僅有的光刻機生產商是上海微電子,尚未上市,且只能滿足90nm左右的工藝製程。但近期大A股所謂光刻機概念卻炒作成風、頻出妖股,卻沒有一隻與光刻機有實質性關係(多數為半導體材料類上市公司),股價上去了,國產先進的光刻機空白依然無人能補,頗令人唏噓。


因此,從後市的角度來說,國家大基金二期即將開投之際,半導體設備作為國產化的薄弱環節將有望明顯受益。目前,真正的半導體設備上市公司其實標的很少,就四家核心的,北方華創、中微公司、長川科技及晶盛機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