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實驗”時隔多年被推翻,孩子的未來,難道是由它來決定?

“棉花糖實驗”多次被各種學者拿來引用,近年來更是被兒童自控力培養相關方面所不斷引用。不過,最近讀到一篇文章是關於推翻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的,其顛覆性也是非常令人咋舌。在2018年5月,知名心理學家在頂級的心理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質疑、否定多年之前的“棉花糖實驗”。這無疑是一次挑戰權威,當時的結論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如今被否定,當即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時下,在孩子們的教育培養問題上,家長們越發的重視,“棉花糖實驗”所講述的延遲滿足也被很多家長奉為教育孩子的經典。那麼如果這種能力與孩子的成功沒有必然的聯繫,那麼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延遲滿足是否還存在積極的教育意義了呢?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到底哪些因素是值得家長們多加關注的呢?首先,我們不妨先從“棉花糖實驗”入手,瞭解一下這個實驗的主要內容。

一、“棉花糖實驗”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

在九十年代的時候,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米歇爾博士想要進行關於孩子自控力方面的調研實驗。於是博士選擇了若干名4歲左右的孩子,研究人員將他們安排進一個簡單的房間裡,面前放著一塊糖。研究人員告訴孩子說孩子面前的糖可以被吃掉,但是如果可以耐心的等待15分鐘的話,就可以得到另一塊獎勵。當然,如果忍耐不住的話也可以吃掉或者是搖鈴通知研究人員。

“棉花糖實驗”時隔多年被推翻,孩子的未來,難道是由它來決定?

實驗中,很多孩子都很難做到忍耐這麼長的時間,有的孩子堅持幾分鐘就按捺不住的吃掉了,而有的孩子則試圖捂住眼睛或者玩遊戲來分散注意力,忍耐時間最長的孩子甚至可以達到20多分鐘。

實驗的精妙之處在於實驗並沒有就此得出結論,在很多年之後,研究人員再次採訪了這些已經成人的孩子,最終發現,忍耐時間比較長的孩子表現得更加優秀並且很少有不當的行為發生。由此,延遲滿足的概念被提出,被人們認為是關係孩子成功的關鍵因素。

1. 延遲滿足自控力的關係

根據這個實驗,心理學家們認為延遲滿足和孩子的自控力很有關係,自控力強的孩子很自然的掌握各種延遲滿足的方法,提升延遲滿足的能力,也就有助於自控力的改善。

2. 忍耐時間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實驗證明,孩子長大後的表現和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正相關,也就是說懂得忍耐的孩子更加能夠獲得成功,在成長中擁有更多的出色表現。延遲滿足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關於個人的長遠發展。

3. 通過延遲滿足能力測試孩子未來的發展潛力,為家長教育引導提供方向

孩子小時候的延遲滿足能力被家長們當做是評估未來發展潛力的一種簡答的方式,發現延遲滿足能力的重要性後,很多家長自然就會把這種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個重要的方向。

從實驗中似乎可以確定延遲滿足對孩子的成長的影響,畢竟數時間的實驗對象追蹤很有說服力,但是近來這個實驗卻被其他的心理學家推翻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二、“棉花糖實驗”因何被推翻

近年,紐約大學的心理教授試圖重複進行九十年代的棉花糖實驗,但是在研究中,教授們發現當年的樣本選擇有一定的侷限性,那就是孩子們的家庭條件都很不錯。在教授的實驗中,選擇了1000名孩子,然後按照孩子母親接受的教育程度進行分類,一類是學歷高的,一類是學歷較低的。實驗中發現,母親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孩子更加懂得忍耐。隨後在孩子們15歲的時候發現這種類別的孩子表現的更好。

“棉花糖實驗”時隔多年被推翻,孩子的未來,難道是由它來決定?

1. 延遲滿足的能力與孩子優秀與否的關聯性不大

新的實驗中發現了,延遲滿足的能力對孩子的影響的相關性越發的薄弱。雖然實驗的初衷是為了繼續探索延遲滿足能力的影響,但是事實證明,這種能力並不能導致孩子可以更加接近成功。

2. 家庭環境更有助於孩子變得優秀

實驗說明,母親接受教育程度高的孩子更加有成功的可能,也就是說家庭的環境的因素更為重要。這樣的實驗結果使得教授很驚訝,也使得一直以來信奉延遲滿足教育方式的家長非常困惑。

3. 穩定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更加懂得忍耐

家庭狀況穩定的孩子更加相信等待後會有回報,而家庭狀況不穩定的孩子會比較沒有安全感,眼前的一塊棉花糖也會被認為有可能被別人拿走,所以在充滿不確定的情況下,孩子們會選擇先吃一塊棉花糖。

三、孩子的未來到底是由什麼來決定的?

1. 父母營造的家庭環境

穩定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在做選擇的時候可以有更加平和的心態。這種穩定的狀態包括穩定的經濟狀況也包括穩定的情感關係,所以父母有必要為孩子的未來考慮營造有利於孩子發展的環境。

“棉花糖實驗”時隔多年被推翻,孩子的未來,難道是由它來決定?

2. 孩子自身的能力

延遲滿足所代表的自控力也是孩子自身能力的一種,這顯然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助力。孩子自身的能力包括很多,比如說智力、抗挫能力等很多方面,這和孩子的自身素質以及父母培養很有關係。

3. 父母的教育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遠遠要比學校等其他環境的教育更有意義。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家長所傳授的理念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所以恰當的教育方式更加能夠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

雖然實驗被推翻了,但是並非單純的否定了延遲滿足的意義,畢竟延遲滿足對孩子的自控力培養很有益處。但是新的實驗結論也說明了家庭環境的重要,家長有必要在家庭環境的營造上多花些功夫。

互動話題:您覺得打擊對這個實驗有所瞭解嗎?對於影響孩子的成長因子有哪些看法呢?歡迎分享。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話梅留言,話梅將根據用戶留言做出最專業的解答,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的媽媽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話梅媽媽,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親子成長中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