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智能喊了那麼多年,為什麼至今火不起來?

全屋智能的概念由來已久,隨著物聯網以及雲計算等科技的不斷髮展,彷彿隨時都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是近年來口號雖喊得響,但是用戶並不買賬。

據相關調研數據顯示,相對於歐美市場30%左右的市場滲透率,我國目前智能家居的整體滲透率還不足5%,比全球平均水平12%的滲透率都要低上不少.

除了國內智能家居概念培育較晚外,究其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


產品缺乏實用性,為了智能而智能

正如網友所說,除了指紋鎖、智能貓眼有一定的實際場景需求外,其他的產品完全可以順手可為,添加了智能操作控制後用起來麻煩不說,還增加了產品的額外成本。

全屋智能喊了那麼多年,為什麼至今火不起來?

網友關於全屋智能的觀點

技術標準難統一,廠家各自為陣

各類智能家居產品採取的無線連接協議不盡相同,導致產品之間的兼容性較差。若想實現跨品牌產品之間的互聯,往往需要非常複雜的設置和權限予以認證,即使是相同品牌不同產品之間的互聯,也需要一個複雜的體系權限才能實現。

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專屬app,用戶使用起來極為繁瑣。如此看來,在現有生態環境下,全屋智能似乎是一個偽命題。


全屋智能喊了那麼多年,為什麼至今火不起來?

但是也不必悲觀,近年來指紋鎖、智能貓眼市場大爆發,出現了不少價位在400-999間的智能貓眼。比如斑點貓智能貓眼X1, 官方定價在499,如此親民的價格降低了普通購買智能家居的門檻,有助於智能單品全面爆發。

全屋智能喊了那麼多年,為什麼至今火不起來?

售價449的斑點貓智能貓眼X1


當單品全面爆發,智能家居概念也逐步普及,用戶的需求與數量激增,一定程度上將會帶動全屋智能的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