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去年下旬到今年初,我處在人生的低谷。創業失敗,公司虧了很多錢。

我自己的信用卡也刷爆了,還借了網貸,每天都非常焦慮。

我想過找人借錢緩解,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兩個名字,是弱暉和爾陰。

他倆都是我的大學同學,也是在校期間,跟我關係最鐵的兄弟。

但我有過短暫的猶豫:弱暉在一個18線小城當老師,不太可能有多少錢;爾陰雖然去年剛從IBM跳槽到華為,但半年前剛在北京買了房,也應當不寬裕。

何況,自打10週年畢業聚會後,我們都已經數年未見,平常在線上也幾乎不聯繫。

我仔細地想過:我當然還有很多朋友,但能讓我毫無芥蒂開口借錢的,實在不多。

最終,我還是開了口。

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一、“多的拿不出,先給你2萬應急”

我先找的爾陰。

跟他和弱暉說話,我一向不客套,從來都是直接進主題。

我也非常坦白地告知,短期內可能還不上,預計得到年底。

爾陰的回覆跟我預料中差不多,他說,能給我拿2萬,多了也沒有。

之後又補了一句,要是短期能還的話,他還能再多拿點。

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2萬,對我當時的情形來說確實少了些,但我願意相信,這確實已經是爾陰能力範圍內,能夠拿出的最大數字。他不會騙我。

那一刻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是工作第二年,我出差去長春,還在讀研的爾陰執意到火車站接我。

當時正是嚴冬,他竟未卜先知地知道我穿少了,特意帶了一件有絨絨帽兜的厚棉衣,還提前買好了輕軌車票——這至少縮短了10分鐘在室外排隊挨凍的時間。

那一天長春將近零下30度,我整個人縮在棉衣裡,一點兒也不冷。

而下一個畫面,是他後來到北京工作,拿了第一個月工資,就迫不及待說要請我吃飯。

他帶我去簋街,說有一家乾鍋蝦特別好吃,但最後,全程幾乎就我一個人吃。

那盆蝦味道其實很一般,還偏辣。作為一個雲南人,我很喜歡吃辣,爾陰則完全吃不了辣。

他看我吃得歡脫,問我,好吃嗎?

我點頭說,特別好吃。

我知道,如果不是請我吃,爾陰估計這輩子都不會來這家店吃飯。他只是聽朋友介紹,又查了點評網站,認為這家店一定符合我的口味。

他在努力把他覺得好的東西,用心地呈現給我,我有什麼理由不承這份情?

這樣一個人,絕不會騙我。

事實上,第二天起,爾陰就不斷問我借沒借到錢,並先把2萬給我打了過來。

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他還一再跟我說,要是在別人那實在借不到,他再想想辦法。

我說,好。

這句話,我同樣相信他是認真說的。

當然,我後來也沒再找他。

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二、“我生怕你不信我沒錢”

同一天,我找了弱暉。一樣的單刀直入。

他很快回復我,頭天剛付款買了個車位,實在沒錢了。要是我早一天說,他就不買了。

同時,他還連續扔出了支付寶、微信支付和銀行的餘額截圖給我看。

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我忍不住笑罵他,沒有就沒有,你用得著截圖?

他很快打電話過來,問我具體情況,同時解釋說,你是我兄弟,我生怕你不信我沒錢啊!我不想因為這個影響咱們的感情。

這句話,讓我瞬間動容。

我想起大學畢業時,我是第一個離校去北京報道的。那天,其他同學送到校門口,弱暉則堅持送我到火車站臺。

一個平時大大咧咧的男人,大庭廣眾之下,竟全然不顧形象,抱著我痛哭起來,連聲說千萬別忘了兄弟。

這樣一個人,絕不會騙我。

我鄭重回應他,你我之間,永遠用不著截圖。

10多年前你說的那句話,我一生都不會忘記。

掛了電話,他又在微信上補充說,如果有下次你還得問我,當然沒有最好。

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今年十一,弱暉帶著老婆孩子來雲南玩,我開車帶他們一家去撫仙湖玩了一圈。

那個下午,天空湛藍明淨,撫仙湖剔透如鏡。弱暉坐在副駕,一路和我聊著往昔,彼此沒有一絲芥蒂。

他說,我一直懊惱年初沒錢借你,沒有能及時幫到你。幸虧你自己挺過來了。

我說,你幫了。

你說相信我會翻盤。你不知道,對一個身處谷底的人而言,這是多大的溫暖。

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三、你如何待世界,世界便如何待你

爾陰和弱暉時不時會問我最近怎樣,我每次都回復,挺不錯。

這是真話,像他們對我那樣,我也從來不騙他們。

說來也巧,在我張嘴向他倆借錢後,情況真的開始好轉了。

我跟我的合夥人水青衣一起重新梳理了定位,做自媒體矩陣、做專欄、開訓練營,一路上,也認識了不少行業內的大咖,獲得了很多合作機會。

最終,實現了從負債到盈利的逆風翻盤。

5月份,我就把借爾陰的2萬塊還了,比預期提前了7個月。儘管他一直說讓我先拿著,不著急。

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我一直的觀點都是,越是關係親近的人,越該儘可能先還他的錢

當然,我也見過身邊很多人,往往抱有這樣一種相反的邏輯:

大家這麼熟,著什麼急呢?你也不能把我怎麼樣。

我哪怕有錢,當然是先緊著別的更急迫的事。你反正也不缺這點錢。

老實說,這種始終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是致命的。

人家當初肯借錢給你,無論多少,已經是最大的雪中送炭,拖著不還,是壓根沒把這份情放心上,甚至還要把它扔到地上,狠狠踏上幾腳。

這就難免別人寒了心,再也不肯借一分錢。

因此,很多自媒體人經常會寫這樣的文章:什麼《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什麼《驗證一個人是不是真朋友,向他借錢就知道了》,又或者《怎樣才能優雅地不借錢,我教你3招》……

我對這類文章的評價就一句話:

三觀不正,活該沒朋友

客觀說,借錢確實難,但從根上看,還得回到張嘴借錢者本身的心態上。

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誰的人生不是一地雞毛?

你缺錢,別人就不缺?

借你是情分,不借是本分,朋友也不是用來驗證的。想也不想就群發一圈,想著普遍撒網,能借幾個是幾個,不崩潰才是怪事。

張嘴之前,不妨先仔細考量:

對方境況如何?你們關係到沒到位?如果沒借到會不會影響你們關係?如果借到了,你又是否能按約歸還?

想清楚之後再開口,我敢保證,不管你最終借沒借到錢,你們的友情絕不會受影響,反而會獲得進一步昇華。

在我眼中,這世界其實很公平,你如何待它,它便如何待你

就像,我跟爾陰與弱暉一樣。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解職場。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微信公眾號: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兩個人交情深不深,看借錢後如何相處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