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夏連秋茬西瓜生產難點及綠色生產關鍵技術

越夏連秋茬西瓜生產難點及綠色生產關鍵技術

姜海洲 蘇生平

蘇北沿海地區越夏連秋茬西瓜上市期正逢蔬果市場供應淡季,經濟效益較高,較種植其他作物667 m 2可增加效益3 000元以上,投入產出比十分可觀。現將越夏連秋茬西瓜生產難點及解決措施介紹如下。

1 越夏連秋茬西瓜生產難點

(1)病蟲害發生重。西瓜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瓜螟等,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炭疽病、疫病、果腐病、蔓枯病等。越夏連秋茬西瓜整個生育期溫度高、溼度大,高溫高溼條件下病蟲繁殖速度快,防治不及時很容易造成大爆發,導致西瓜嚴重減產。(2)災害性天氣頻發。越夏連秋期間,乾旱、烈日、雷雨天氣交替出現,現有栽培措施的降溫保溼效果往往不理想,惡劣的環境條件嚴重影響了越夏連秋茬西瓜的正常生長。(3)田間

易滋生雜草,控草保瓜壓力大。越夏連秋期間瓜田易滋生雜草,雜草不僅消耗土壤養分,惡化瓜間環境,還是病蟲轉移的中間寄主。(4)僱請用工困難,田間農事操作麻煩。越夏連秋期間天氣炎熱,白天不適宜進行農事操作,只能在早晚進田;雷雨天氣多,需及時清溝理墒排清田間積水和增加中耕鬆土次數。

越夏連秋茬西瓜生產難點及綠色生產關鍵技術

2 越夏連秋茬西瓜綠色生產技術要點

2.1 選擇優良品種,培育健壯瓜苗

選擇抗性強、豐產性好的西瓜品種,如抗病蘇密、蘇創二號等,也可採用西瓜嫁接苗和三倍體西瓜(抗性相對較強)。

2.2 優化茬口布局,合理施肥

西瓜不耐重茬,其根系分佈淺,與土壤表層接觸面廣(尤其瓜蔓節上鬚根數量多,分佈範圍廣),應選擇前茬為大蒜或水芹、土壤肥沃、地力均勻、病蟲害基數少的地塊種植。合理輪作可均衡利用土壤養分,防止土壤養分流失,改善植物養分供給,抑制雜草及西瓜病蟲害發生。採用大棚設施栽培,將傳統長窄棚兩側通風改為短大棚兩頭通風,大棚覆蓋一網一膜(遮陽網、塑料保溫膜),通風口覆蓋60目防蟲網,有條件的棚內加裝微噴灌溉設施,結合噴水和大通風實行降溫除溼栽培。研究表明,增加耕層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數量可優化根際微生物環境,提升土壤對化學肥料尤其是氮素營養的轉化水平,增強土壤蓄水保水能力。越夏連秋茬西瓜每667 m 2 可全耕層撒施底肥動力王或炭保姆生物有機肥100~150 kg作基肥,667 m 2 條施爸愛我、田糧牌有機無機複合肥75~100 kg作催瓜肥。圍繞化學肥料控減20%目標,結合測土配方施肥補充中微量元素。

2.3 科學防治病蟲害

注意收聽天氣預報,提早採取措施預防災害性天氣;圍繞農藥減量20%的目標,優先採用農業、物理措施防治病蟲害,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藥劑;編制和完善消毒技術流程,建立病蟲防控臺賬;建立完整的突發災害應急預案,備足搶險器械及藥肥物資。

越夏連秋茬西瓜生產難點及綠色生產關鍵技術

越夏連秋茬西瓜生產難點及綠色生產關鍵技術

3 越夏連秋茬西瓜綠色生產發展對策

3.1 推進西瓜綠色生產示範區建設

通過政府牽頭、社區聯動,結合鄉村振興示範村居建設,在西瓜主產區實施水源、田塊、生產、生活環境“四位一體”綜合治理,全面杜絕農業面源汙染和畜禽糞汙侵入瓜田;結合蔬菜綠色生產,統一培訓各級農業技術人員,普及綠色生產常識和網格監管制度,建立互學互助的綠色生產氛圍;統一編制、推廣綠色優質目標生產責任制,建立非化學防治新技術示範區和示範戶,讓先進技術進田入戶。

3.2 推進綠色食品認證,構建東臺西瓜綠色安全生產可追溯體系

舉辦西瓜節,註冊地理地名商標,加大地產西瓜品牌的宣傳力度;推廣“一戶一標”(二維碼註冊)和“一瓜一標”,為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可追溯創造條件;在西瓜種植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藉助“藍天”監控系統和手機平臺建立瓜田農事操作管理系統,保證越夏連秋茬西瓜綠色標準化生產過程可控可管。

3.3 打造統一品牌,實現優質優價

註冊統一商標,實施統一包裝貼標上市,把越夏連秋茬西瓜打造成放心瓜、品牌瓜、禮品瓜。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 — —江蘇現代農業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東臺基地,JATS(2018)1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