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號手環”可以扔了!小米手錶評測體驗

一、前言:從此告別“大號手環” 這才是我想要的安卓智能表

在昨天的發佈會上,除了小米電視5系列、小米CC9 Pro外,小米還帶來了全新品類:小米手錶。

在發佈會上,雷軍在介紹小米手錶時,直言市場上99%的智能手錶都只是大號手環,手錶形態的智能手機才叫真正的智能手錶。除了蘋果手錶以外,幾乎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智能手錶。

筆者對此也較為認同,仔細想想,回顧一下過去各家發佈的智能手錶產品都嚴重依附智能手機來實現各種功能,一旦離開手機便成為了只能看時間、看心率(甚至一部分智能手錶還看不了心率)的“大號手環”。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與過去大量的“大號手環”不同,小米手錶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手錶,或者說是一個“腕機”。最鮮明的一點,是它沒有采用RTOS嵌入式封閉系統,首次搭載了基於安卓系統的MIUI for Watch,甚至還可獨立連WiFi上網,支持下載安裝APP。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依舊繼續了在硬件方面堆料的傳統,小米手錶是全球首款搭載高通驍龍Wear3100 4G版的智能穿戴設備,甚至還配備了1GB+8GB大內存,570mAH大容量電池,怎麼看這性能規格都有點像早年的安卓智能手機了。

接下來是我們的詳細體驗評測。

二、外觀:方形表一定是未來 又見陶瓷出現

考慮到產品受眾群體的範圍極其龐大,在整體造型上,小米手錶沒有去追求過於誇張的運動風,或是追求過於內斂低調的商務風,而是將兩者結合起來。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現在的手錶不是圓的就是方的,還有少部分三角形的,小米手錶採用的是方形錶盤設計。1.78英寸的AMOLED屏幕寬度為44mm,分辨率368*448,PPI達到326,其顯示效果之細膩已經幾乎超出人眼能辨識的範圍。

另一方面,從今年小米9 Pro 5G奉上原色屏,也可一窺小米近幾年在色彩管理方面的發力,小米手錶的屏幕色彩也是得到了增益提升,在筆者看來色彩十分精確。懸浮屏幕的使用讓它看起來通透鮮豔且立體。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小米手錶採用的是曲面玻璃屏幕,屏幕面板為康寧大猩猩3代玻璃材質,尊享版更高階一些使用藍寶石玻璃,兩款手錶的耐磨性都無需擔憂。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小米手錶的中框為鋁合金磨砂材質,營造精緻感的同時也能防止表身成為“指紋收集器”。從這個角度能夠看到小米手錶不算輕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表身厚度12.3mm。

也可以理解,按照官方的說法,單傳感器就內置了6個、還裝配了線性馬達、獨立揚聲器、大容量電池、獨立NFC,以上任何一個模塊對內部空間的佔用都較大。

不過在佩戴時,不會有視覺方面所感知的厚重,日常佩戴起來還是無感的。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小米手錶的後蓋使用陶瓷材質,相比較金屬或者塑料能夠更好與肌膚貼合,不會輕易被汗水和雨水等腐蝕。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小米的手環設備在充電時需要把表體拆卸下來裝配到充電裝置上。而這裡小米手錶採用磁吸式的充電裝置,表體和充電裝置一碰即合,磁吸效果相當可靠,側放或者倒放都不會掉落。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小米手錶的按鍵都集中在機身右側,上面是一個錶冠形式的按鈕,下面是一個電源按鍵。

交互上,這兩個按鍵結合觸屏可以滿足日常當中所有的使用需要:旋轉錶冠可以實現頁面或者內容的上下滾動,短按錶冠可以進入應用列表或者返回上一層,長按錶冠喚醒小愛同學,長按電源按鍵可以開機或者關機。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智能手錶相較傳統機械錶的好玩之處就在於可以隨心替換錶盤主題。小米手錶內置大量的錶盤主題,可供挑選使用。甚至你還可以像給手機換壁紙一樣,將手錶相冊當中圖片置換為錶盤背景。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我們手中的小米手錶的錶帶為氟橡膠材質,防汗防水,戴起來柔和且舒適。由於小米手錶目前的款式並不是特別多,所以存在兩款手錶在男性、女性用戶當中通用的需求,在此小米手錶的錶帶留有12個開孔,男性或者女性,粗手腕或者細手腕的用戶都可以輕鬆戴上。

三、手錶App體驗:完美融入第三方App 安卓表也能有生態

如雷軍在發佈會上所說,此前在智能手錶領域,只有蘋果的Apple Watch才能被稱之為智能手錶,剩下的都還存在較大差距。一方面是在硬件堆疊上有非常大的追趕空間,另一方面是軟件適配方面的差距。

所以當小米手錶拿到手裡,我們最關心的就是軟件生態的情況——手機上高頻的應用有沒有在手錶端移植,適配情況又是如何。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一段時間的體驗之後,筆者發現與過去智能手錶的嵌入式封閉系統不同,小米手錶搭載的幾乎就是迷你屏幕版的MIUI。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在主題桌面也就是時間表盤界面,下劃呼出消息欄,上劃召喚工具欄,右劃顯示負一屏,左劃看到AI按鍵定製卡片,按動錶冠亮出App抽屜或者home。

這種直觀簡潔的交互沒有學習成本,完全不需要看說明書,凡是使用過小米手機的人基本都能在短時間之內上手,低門檻上手特色算是米粉常常開玩笑調侃的“萬物基於MIUI”的真實寫照。並且以上交互完整覆蓋整個系統UI和所有App,操作體驗不會出現割裂。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系統級應用當中,旋轉錶冠變換顯示界面之時,線性馬達會配合給出相應的振動反饋,像是在使用傳統機械錶,十分擬真。

作為小米手錶產品線的第一代作品,小米手錶的軟件應用生態幾乎已經囊括了所有我們高頻使用的主流App:

社交類裝有微信和QQ兩大巨頭;為飛來飛去的商務差旅人群備好了航旅縱橫;音頻類目拿下QQ音樂和喜馬拉雅;自帶搜狗輸入法;可以使用搜狗地圖;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通通自帶;運動健身幾乎不能少的Keep也沒缺席;甚至還支持安裝墨跡天氣App。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無法否認的是,微信現在已經幾乎是人人必備的國民級應用了,其體驗如何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首先我們注意到的是微信的閱讀體驗,得益於方屏的設計,手錶微信的閱讀體驗神似迷你手機,內容顯示非常完整,微信用戶名、甚至群頭像都能顯示出來。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你能用手錶微信收發表情、文字、語音消息。幾乎和手機無異。這在過去的圓形手錶上的無法達成如此的體驗。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目前使用手錶微信水群聊天只能發幾個固定的表情包,相信後期隨著功能、生態逐漸豐富,這些小功能應該都會跟上。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大多數人可能都會疑惑,這麼小的一塊屏幕水微信群聊的時候怎麼打字。筆者發現在使用小米手錶的過程當中是通過語音轉文字來回復對方的消息,通常的小短句識別非常精準,碰上長句子只要普通話沒問題也基本可用。

——手錶QQ音樂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不少“大號手環”型的智能手錶需要連接手機播放音頻,充其量就是手機的外設。

而小米手錶支持eSIM,在使用Wi-Fi或者eSIM的流量的情況下,可以脫離手機獨立播放歌曲。也就是說戴上小米手錶,從此你就可以用手錶聽些歌、接打個電話。

——手錶米家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手錶端的米家Ap保留了核心功能,可以直接在手錶上開關智能家居,也可以觸發場景聯動,體驗極佳。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如果你覺得這些還沒完夠,你還可以通過內置的小米應用商店下載更多的第三方App,甚至可以通過應用商店完成所有手錶端App的更新升級。MIUI for Watch開發者專區目前也已宣佈成立,正式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在未來將有更多第三方App加入小米手錶的生態圈。

四、使用體驗:迎來腕上小愛的完整版

除了支持下載安裝第三方App,小米手錶的亮點還在於支持eSIM,當然也少不了一些傳統智能手環、智能手錶主打的功能,比如消息提醒、運動監測等等。

小米手錶內置eSIM號碼虛擬芯片,目前已經支持移動、聯通以及電信的eSIM一號雙終端和eSIM獨立號碼,正是基於此,我們才能讓小米手錶獨立運行而不依靠手機。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基於此,我們可以離開手機使用流量使用剛剛列舉的多個第三方App,也可以直接用手錶打電話發短信,從此不用再怕漏接信息或者電話。堪稱是一臺可戴在手腕上的超小型智能手機。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傳統手環以及智能手錶所主打的運動功能方面,小米手錶配備6軸高精度傳感器,並加入第三代HRM心率傳感器,可以識別心率變化,支持北斗定位、伽利略導航、GPS三大衛星系統,支持地磁指南針、氣壓計兩大方位傳感器。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目前小米手錶支持戶外跑步、室內跑步、戶外健走、室內單車、戶外騎行、室內游泳、開放水域游泳、登山、越野、自由活動十大運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體驗過程當中筆者發現小米手錶可在不連接手機的情況下查看運動數據記錄,不用再打開手機屏幕查看相關數據記錄,手能夠實時記錄查看心率、速度等運動曲線。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小米手錶的一大亮點是全功能的小愛同學,其完成度遠超小米手環4上的那一位。並且這裡召喚出小愛同學的花樣也更多了一些:

你可以配合手環實體按鍵所支持的長按錶冠喚醒、也可以語音喚醒、還可以負一屏喚醒小愛同學。筆者最喜歡召喚小愛同學打開手錶應用,免去了滑動屏幕尋找App的麻煩。

——關於續航

如我們在前文所說,在這樣一個迷你的手錶小機身上,線性馬達、傳感器和天線塞得滿滿當當,還需要兼顧足夠強的性能(功耗也會有所增長)保障諸多App的流暢體驗,像普通的手環以及“大號手環”那樣保持四五天的續航,在現階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筆者體驗下來,小米手錶的續航滿足一天到兩天的正常使用毫無問題。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筆者打開Wi-Fi、藍牙、定位、心率監測,從早上8點28分使用到晚上12點左右,電量才從70%耗費到41%。

五、總結:追趕Apple Watch為時不晚

你的“大号手环”可以扔了!小米手表评测体验

經過這些天的體驗,筆者認為小米手錶在交互體驗、軟件生態等方面的體驗,幾乎好於筆者此前上手使用過的任何一款可穿戴設備。在小米手錶面前,此前各家的智能手錶真的像是一個“大號手環。

小米手錶所呈現的形態是一個獨立的智能手錶所應有的樣子。

作為第一代產品,小米手錶基於外觀劃分款型的種類不多,黑色、銀色兩款在各個人群當中通用的做法雖然省心省力,但是無疑少了一次炫技抓住更細分人群的機會。以小米的工業設計能力,完全可以在外觀方面玩出更多花樣。

得益於方表形態所增益的軟件生態,再加之小米素來“萬物基於MIUI”的系統優化能力,在軟件的體驗上,小米手錶大多數APP都能完美適配且流暢運行,並關聯融入小愛同學,一句話即可打開、呼出。

標準版1299元的售價坦率來講並不貴,一些“大號手環”的價格都遠高於此,還有一些支持eSIM功能的智能穿戴產品售價也都在千元以上。

小米手錶的出現是重塑安卓智能手錶的一個良好開端。

我們希望看到自小米手錶開始,或是以小米手錶為鑑,國產智能手錶以及所有安卓手錶們能夠大膽追趕領先在前的Apple Watch,還為時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