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人」凌寶石:老法官的家國情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遼寧政法大型系列主題報道70年·70人

老法官的家國情

記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院長凌寶石

【人物簡介】凌寶石,1931年出生。1950年3月29日入黨,是新中國第一批基層人民法官。1993年退休前任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40年法官生涯,他見證了司法改革進程中許多重大事件。國家授予凌寶石三等功獎章,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凌寶石“榮譽天平獎章”。

【座右銘】心正則安。

「70年·70人」凌寶石:老法官的家國情

凌寶石老照片

10月1日,在家收看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時,88歲的凌寶石溼了眼角:“我1950年3月29日入黨,當了40多年的法官。看到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我有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矢志報國 不辱使命

1931年,凌寶石生於遼陽。凌寶石4歲時,做木匠的父親病逝,家裡的頂樑柱沒了,目不識丁的母親靠種地拉扯大兩個兒子,頗有見識的她省吃儉用將孩子送入學堂。1945年,在法庫國高讀二年級的凌寶石由於偽滿學校解散,暫時回家務農。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有文化的凌寶石迎來了人生的新起點。1950年,凌寶石來到遼陽工作。數月後,他被單位選派到丹東學習半年。1951年,凌寶石調職遼陽縣人民法院任書記員。當時他只有20歲。

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時代,年輕人鉚足了勁,一心為國。凌寶石回憶說,上世紀50年代物質匱乏,出門全靠雙腳走,當時司法部採購了一批德國進口自行車分發給遼寧的基層法院當公車,於是法官就輪流騎自行車下鄉辦案子。“當時的車頭配有車燈!”凌寶石仍清楚地記得那些自行車的款式,他激動地說:“法官騎車下鄉辦案,背上揹著國徽,引得十里八村的鄉親們來圍觀,驕傲啊!”

紮根營口 見證崢嶸

1953年,凌寶石成為審判員。1954年,他在遼寧省司法幹校學習後到遼陽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後分配至營口市人民法院工作。1955年12月,營口市人民法院劃歸遼陽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管轄。1958年年末,遼南4個專區構建,營口市人民法院撤銷。此後的歲月,基層法院幾經沿革,凌寶石初心不變,一直紮根營口,矢志不渝。

採訪中,凌寶石的老伴兒李光在一旁偷偷抹眼淚。當年夫妻倆心裡只裝著工作,無暇照顧孩子,把長子凌赤留在身邊,次子凌戍出生後就被送到山東外婆家寄養。凌戍到了讀小學的年齡才不得不接回營口。凌戍羨慕父親也想當法官,想從醫院調到法院工作,可是凌寶石講原則、不容私情,真沒管!身為妻子的李光也曾怨過凌寶石,但更理解他。凌寶石當年為兩個兒子起名,足見他對孩子的疼愛:“赤為紅,戍為軍”,這種傳承,不僅有家,更有國。

當年,入職法院要求先入黨後上班。凌寶石清晰地記得1950年的3月29日到6月29日是他預備入黨的日子。19歲的他,每天盯著日曆牌,急盼著“七一”的到來。

回憶往昔,對許多重大事件節點,凌寶石已記不清,讓記者感觸最深的是,88歲的他被問及入黨時間卻脫口而出,他說:“這一天,我永遠不可能忘掉!”

駐營口記者 齊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