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別報道:湖南人要合力唱響湘酒振興歌

11月4日,本報以《“湘酒軍團”如何再創輝煌》為題解析湘酒產業現狀。近日,記者再次對湘酒產業進行走訪調查,湘酒企業紛紛呼籲,希望政府加大對湘酒產業的扶持力度,出臺相關政策,幫助湘酒企業和湘酒品牌“走出去”。

本報特別報道:湖南人要合力唱響湘酒振興歌

▲櫃檯上陳列的各種白酒。

發揮湘酒優良“基因”

湖南以白酒為主導的酒類產業曾經在全國佔據重要地位,享有較高聲譽。湘酒在全國產酒、賣酒曾經都是不可一世的,上世紀90年代中期,酒鬼酒一度“價”壓茅臺、五糧液,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因此,湘酒的品牌基因、人文基因、人才基因猶在。

前10年,湘酒產業沒有抓住機遇,錯過了酒業發展黃金時期,導致湘酒產業萎靡不振。但是湘酒的“基因”是優良的,且有非常不錯的底子。因此,重振湘酒雄風,做大做強湘酒品牌,就要推動湘酒的品牌基因、技術基因、人才基因“走出去”。例如,瀏陽河酒品牌,即使現在瀏陽河酒已經淡出人們視線,依舊有一首歌《瀏陽河》為人們所熟知,它的“基因”是自帶流量的。

目前,在全國家喻戶曉的湘酒品牌僅有酒鬼酒和瀏陽河酒兩個品牌。特別是瀏陽河酒,不喝酒的人也知道這個品牌,這也就是其“基因”的龐大所決定的,同時湖南的酒業品牌在全國的酒業市場也擁有良好的信譽。但更多的湘酒品牌,像開口笑酒、武陵酒等都沒能“走出去”,還有不少的小品牌都只在區域市場流動。面對湘酒低迷的發展現狀,湘酒產業唯有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形成合力“走出去”。

政府要放水養魚

現如今,湘酒的崛起除了自身要改革創新,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也就是說,政府需要放水養魚,積極作為,為湘酒發展造勢。

酒類行業資深人士胡先生說,政府層面,湘酒的崛起需要政府出臺對湘酒產業具有持續性的政策扶持政策。要將湘酒“扶”起來,還需要政府配套的產業資金或者優惠貸款上的扶持。

具體說來,在財政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助力湘酒企業做大;在金融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解決湘酒發展瓶頸問題;加大用地等方面的支持,為企業參與更高層次競爭增加砝碼。像支持湘煙、湘菜一樣支持湘酒,像外省發展酒類產業一樣振興湘酒,形成一種“愛湘酒、喝湘酒、推湘酒、唱湘酒”的氛圍,合力助推,振興湘酒。使湘酒從規模、硬件、人才、營銷手段等方面都上一個新臺階,助力湘酒做強做大。有了政府的重視與指導,有了湘酒企業的奮力開拓,湘酒振興之日就不遠。

優化企業股權配置

胡先生還告訴記者,振興湘酒,湘酒企業需要優化組織股權結構。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一定要科學合理,吸收人才。湘酒要崛起,從企業家層面來說,需要在商業思想上發生改變。過去,不少品牌被少部分股東壟斷,受各別股東控制。不是因為酒賣不出去,而是因為企業的話語權過於集中。利益集中在個別股東身上無法轉移,利己的思想造成了股權配置不合理,企業的重組與治理不成功,造成管理與人才無法到位,形成水土不服現象。在企業層面上,商業思想應該由利己轉變為利他,在這種文化的統領下走下去。同時,優化股權、履行企業的責任、維護公司長遠發展的權益。商業思想如果不改變即使進行產品創新、市場創新都是“南轅北轍”。

用三維模式振興湘酒

胡先生認為,振興湘酒,還要重視人才培養。一個優秀的企業應當具有一定數量的人才儲備。振興湘酒,要培養湘酒產業的優秀人才,合力唱響湘酒振興歌;其次,轉變商業思想、優化股權配置和人才隊伍,打造湘酒的品牌,提升湘酒品質,練好自己的內功,創新湘酒營銷模式,以“人才+品牌+品質”三維模式助力湘酒復興,讓湘酒紮根湖南,飄香三湘大地。

目前,在商業模式上,互聯網已經把很多行業徹底洗牌,但未將中國白酒業洗牌,互聯網電子商務對白酒業的貢獻不到10%,這說明白酒業對傳統行業、對就業是很有幫助的。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不是基於互聯網的創新,是基於企業商業思想的創新,成就了員工,也就成就了自己。

未來湘酒將繼續強化質量意識,不斷加強質量管理,繼續提高產品質量,以更好的產品贏得廣大消費者信任;同時轉變商業思想,優化股權配置,重視人才的培養,回饋廣大群眾。事實證明,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也是湘酒突圍的出路。只有與時俱進求創新,才能贏得競爭,搶佔市場的制高點。(文/圖 融媒體記者 付文峰 實習生 宋一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