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縣:打造農村公路路網 助力百姓致富奔康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 11月5日,石棉縣永和鄉白馬村村民劉貴珍來到自家果園裡查看黃果柑長勢,再過段時間就要進入冬管了,管護好的黃果柑明年又會鼓起村民們的腰包。“這一切跟現在交通條件的改善分不開。”劉貴珍說。

過去,劉貴珍家門前的路是黃泥路,出入、運輸農作物很不方便,“致富無路”,成為當時村民的真實寫照。

脫貧攻堅工作啟動後,不僅路變成了標準的硬化水泥路,當地還努力探索“農村公路+”模式,把農村公路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農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相結合,大力創建脫貧民心路、旅遊經濟路、富民產業路。就在這條路邊,通過產業調整,黃果柑、青脆李、獼猴桃等特色農業產業躍然而出,讓群眾錢袋子切實鼓起來。“看到一輛輛裝滿黃果柑的車輛從道路駛出,從心底感到致富的幹勁更足了。”劉貴珍心裡滿是歡喜,如今她還把自己的院壩利用起來發展中藥材等庭院經濟,收入更加客觀。

近年來,石棉縣按照“建設好、管理好、養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總目標,傾力打造“暢安舒美”農村公路體系,讓一條條整潔優美的農村公路通村達戶,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群眾致富的康莊大道。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窄路十八彎,坑窪難行歸”曾是這座雅安最南端縣城農村道路的寫照。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石棉縣高度重視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規劃促發展,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目前,全縣鄉鎮全部通油路(水泥路),92個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暢率達到100%,通達率達到100%,真正實現了農村公路硬化全覆蓋,徹底改變了出行環境。

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石棉縣在修好路的同時更注重讓路活起來,全面釋放農村公路服務鄉村經濟的功能,在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的同時,帶動農村產業發展、農民脫貧致富,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村村通”變“路路好”石棉縣快速建設的農村公路為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鋪就了一條條“快車道”。

董海濤

記者 吳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