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鏈改第一人朱幼平:在區塊鏈的競賽中 中國的目標就是第一

對話鏈改第一人朱幼平: 在區塊鏈的競賽中 中國的目標就是第一

  • 鏈團財經 2019/11/04 18:23

3.2萬


對話鏈改第一人朱幼平:在區塊鏈的競賽中 中國的目標就是第一


朱幼平,區塊鏈經濟學者、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管理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重慶渝中區大數據智能化專家庫專家成員

一場比賽正式開始了。

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主題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

消息一出,區塊鏈行業烽煙再起。

“最前沿”

“制高點”

“新優勢”

這三個詞無疑說明中國在區塊鏈競爭領域的目標

爭奪第一!

近日,鏈團財經獨家對話朱幼平,這位被業界稱為“鏈改第一人“的區塊鏈思想家回應了目前的最強風口,並進一步對國家監管方向進行闡述。

區塊鏈最強風口降臨,從業者又該何去何從?這篇對話,蘊藏著至少一半的答案。

對話鏈改第一人朱幼平:在區塊鏈的競賽中 中國的目標就是第一


以下是專訪實錄

談變革

“AI”是進入正式賽的關鍵點!

鏈團財經:一直以來您都在做學術,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您參與到區塊鏈中來?

朱老師:我是研究宏觀經濟的,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後,世界學術界、政策界都在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帶著尋求問題答案的初心,13年我注意到中本聰發明的比特幣。當時跟朋友說起這個事,但認為只是跟炒郵票那樣大家玩玩,並沒有太重視。

後來2015年,看到謝平關於數字貨幣的文章,開始花心思關注比特幣、研究比特幣。特別是當時單位給我一個任務,就是國家信息中心與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合作,打算搞一個國家級的數字版權公共服務平臺,參加了一個比特幣技術會議。

這個會議前期都沒怎麼宣傳的,現場居然來了1000多人。我都驚到了,要知道我們現在辦個技術會,能有100人參加都不錯啦。當時我就在想,到底是什麼魔力能吸引這麼多人參加,這東西可能真的有點意思。

鏈團財經:在這個圈子裡這麼多年,心態上有沒有什麼變化?

朱老師:我開始對區塊鏈產生興趣大約是在15年,那時候我就開始密集的去研究一些文章,到了16年的時候,我還發表過幾篇在當時看來蠻前端的一些文章。那時候雖然一直在研究,但我真正對區塊鏈信仰的建立大概在18年春節前後。

鏈團財經: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去建立信仰呢?

朱老師:我15年就開始研究區塊鏈了,但為什麼18年才建立信仰,就是因為在那個時候,那個點覺得才是真的把它的底層邏輯講出來了。我最早覺得區塊鏈就是一個技術,比特幣也就是像數字資產一樣的大家玩玩而已。

到了17年底一下衝那麼高,我當時就想,這個東西到底行不行?就開始思考他本身邏輯,後來讀了大量的資料,就想明白了一些事,最主要想明白的就是區塊鏈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它深層次的地方在於它改造世界的邏輯是成立。

對話鏈改第一人朱幼平:在區塊鏈的競賽中 中國的目標就是第一


鏈團財經:您覺得對於區塊鏈的思想,您最有價值的貢獻在哪裡?

朱老師:我認為我對區塊鏈最有價值的貢獻是提出了“鏈改”

概念。

2018年7月3日,我在上海交大講課時,首次提出這個概念,並發表了鏈改的初步觀點。這後來得到石榴財經、金色財經、華爾街見聞的肯定,說我是“世界鏈改第一人”。後來也有很多專家稱是自己提出了“鏈改”,實際上都比我時間晚。

鏈團財經:您的“鏈改”有什麼獨到之處呢?

朱老師:大家對鏈改有不同的視角和看法,這是好事。我的鏈改概念很寬泛,在我看來所謂鏈改,就是區塊鏈改造世界,賦能實體經濟。區塊鏈不僅是技術,更重要的是區塊鏈技術背後的邏輯,它是治理革命

01

我提出的鏈改有三個邏輯支點支撐:技術革命、金融革命、組織革命。

區塊鏈的技術革命是,區塊鏈與同時代的大數據、AI、5G、物聯網、移動終端、生命科技、航天科技等,是平行的,是數字科技的一個組成部分。區塊鏈的鏈式賬本、集體共識、非對稱加密、分佈式存儲和運算、點對點通信、智能合作、跨鏈等技術,是防偽防篡改的去中介的信用機器,能夠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很多技術痛點問題。

區塊鏈的金融革命是,它誕生於比特幣,後又由以太坊打通自金融融資,FACEBOOK的Libra有打算做普惠式的全球支付。區塊鏈能夠克服傳統金融的信息不對稱、信用不足、速度效率不高等種種弊端,全面系統改造升級甚至顛覆傳統貨幣、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等金融系統,以適應數字時代需要。

區塊鏈是組織革命,它通過防偽防篡改的數據、陌生人互信、通證激勵、智能合約等機制,創造了DAO社區,即共有、共商、共建、共營、共享,這是最接近共產主義精神的組織模式。

02

我提出了鏈改是從工業時代向數字時代轉變500年財富增長的新模式。

互聯網+區塊鏈,網鏈基礎設施,支撐的是數字時代的數字科技+智能合作社區+通證財富新模式,代替工業時代工業技術+公司+銀行存貸和證券財富模式。區塊鏈是數字時代500年財富增長的基礎設施。只有這個新的改變,才是徹底解決經濟低迷,從工業時代向數字時代轉移,人類進入另一個500年級別的經濟復甦長週期新時代。

03

我提出了目前合規的鏈改項目實施路徑。

一是提倡積分性質的獎勵通證,規避政策禁止的通證集資(如ICO)做法;

二是動員大家在境外設立基金會發通證,用海外資金引進,幫助境內鏈改。

04

最近我又提出了行業BTC/AI發展模型。

鏈團財經:您提到的這個BTC/AI模型具體怎麼理解呢?

朱老師:對,最近我又提出了一個BTC/AI模型。在我看來BTC/AI模型才是能夠讓區塊鏈快速出現拐點的方向。這個也是剛提出來,希望得到業界廣泛的認同和遵從。

其實BTC/AI模型是對“區塊鏈經濟學”這個概念的一個豐富,讓他具備了一個系統的思考。從他的概念到理論,到實際操作到各個方面都包括了,這內容就比較豐富了,有點是一門學科的感覺了。

BTC/AI模型中的B是指block chain,就是公鏈。當然我說的公鏈,包括原來的交易所,包括錢包,包括智能合約,包括這些東西;那麼T就是team團隊,C是community社區,所以有公鏈、有團隊、有社區,它就構成了一個循環。

現在目前來講,這個循環仍然是現在的主流。現在的投資現在的賺錢,現在的現金流仍然是BTC,但是它是要靠韭菜不斷的擴容,不斷靠後面的擴容往裡面注錢,才能玩起來的,實際上還是個擊鼓傳花的遊戲。所以我們說這對於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來講,其實也只是一個預選賽還沒到正賽呢!

對話鏈改第一人朱幼平:在區塊鏈的競賽中 中國的目標就是第一


鏈團財經:所以您的意思是指“AI”是進入正式賽的關鍵點?

朱老師:對,預選賽就像世界盃似的,還沒有正式比賽,他想進入正式比賽就必須要加上AI。加上AI是什麼意思呢?A是application應用,要對現存的經濟進行應用,比如說我應用到支付,應用到遊戲,應用到版權保護,應用到溯源等等,通過這樣為項目創造了增值。這樣的話他的整個系統裡邊不僅僅是用不斷的新韭菜注入來推高他的行情,而是真正他用原來的這套邏輯,這套基礎設施對經濟增加財富增值。

另外這個I是投資investment,他要把傳統的這種資金、資產往這個行業導入。傳統的資產包括什麼?銀行的存款、債權、股權、股票等等,這是非常大的規模,以傳統的證券為例,大概有七十多萬億美元的資產,可加密數字貨幣才2000億,如果說70多萬億裡邊有很多的部分進到2000億,那麼數字資產不就多了是吧?

這些資產慢慢的導入到區塊鏈,加密數字貨幣這個地方來,要打通加密數字貨幣平臺跟傳統的資金的聯通。這樣從原來的BTC到BTC/AI模型,如果AI這兩個打通了,那麼整個的區塊鏈行業它想不出現拐點都難!

談預測

未來幾年,必會出現現象級的殺手應用

對話鏈改第一人朱幼平:在區塊鏈的競賽中 中國的目標就是第一


鏈團財經:您提出的這些理論目前有應用到實踐中的嗎?

朱老師:

我在提到鏈改時提出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和現在這個行業的一些提法也比較契合。比如說當時是為了要規避政策的一些監管, 我提出了用積分的方法,不做集資要做獎勵,做激勵性的通證。另外一個還可以在境外就是合法的地方去發通證,吸引全世界的資金來幫助中國搞區塊鏈項目。

這兩個現在操作性很強,有很多人就是這麼幹的。那有的人就問了,你這個東西不是幫助大家圈錢嗎?不是這樣的,這其實關鍵就是要看你是不是認為區塊鏈這套改革世界邏輯是對的。如果說你認為區塊鏈就是一堆垃圾泡沫,覺得我這好像在教唆似的。所以我就覺得這個東西,一方面你要堅持區塊鏈改革世界的大方向,另一方面你也不能說去“中槍”是吧?

就因為這個原因,我提出了兩條規避政策,讓大家合規的去推進、確認項目,它的背後不是想教會大家去騙錢,背後還是希望讓區塊鏈真真實實的能夠做一些正能量的項目,從這個角度幫助大家想出一些辦法來規避。

鏈團財經:您剛提到“應用”的重要性,現在有人說“區塊鏈除了比特幣,一無所有。”好像區塊鏈發展這麼多年了,除了比特幣也並沒有出現什麼令人信服的殺手級應用,對此您怎麼看?

朱老師:落地應用是這樣的,你說的非常對,現在確實還沒有太多令人信服的應用出現。但是我覺得首先未來三、五年這些應用肯定要出來,因為現在有很多都開始在做,包括跨境支付,包括很多大佬機構的進入,包括我們國家現在在做的一些,比如說區塊鏈發票,區塊鏈的法律證據,溯源,還有政府的一網通辦等等,現在的應用項目現在非常多,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真正能夠自己有百萬級用戶以上的規模;另外一個他自己應用還沒有靠應用能夠掙上錢的,能夠拿應用的錢來補充這個項目的增值,就要達到收支平衡,這個事現在還需要一段時間。

鏈團財經:為什麼是三、五年呢?

朱老師:我相信三、五年後會有殺手級應用出現,有以下幾個標準,第一個標準大資金進場;二、傳統的大機構開始擁抱區塊鏈;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區塊鏈的項目能夠靠自身盈利補充它的成本,這是一個重要標誌。

項目已經出現並且成規模地出現,這才叫所謂的行業拐點。現在離這一步還有一個非常大的距離,另外還存在一個問題,現在的投資都是在投短期,投短期的話,大家主要還是在投交易所、投挖礦、投公鏈,但是如果想要將來真正的在實體經濟上 盈利,還需要投資機構眼光遠一點,投資佈局十年以上的項目。

對話鏈改第一人朱幼平:在區塊鏈的競賽中 中國的目標就是第一


鏈團財經:所以只有殺手級落地應用出現,才會讓區塊鏈拐點到來?

朱老師:對。現象級落地應用需要大家去發現、去投資。但是現在區塊鏈行業有這樣一個問題,很多人迫於收入,沒有太多的人敢於做長線佈局,主要還是短期行為。短期行為是什麼?就是做社群,把大家全弄過來,然後拉高一下,割點韭菜,這個風氣現在仍然還是主流。但是這個主流已經在轉,現在目前正在轉的過程當中,最有前景的還是長期項目。

所以我也有個希望,希望大家把這個行業眼光放長遠一點,希望項目方還是要著眼長遠,不要去短期收一個韭菜,你收回韭菜的話,你那個項目就幹不長。

談組織

國家政策要與時俱進

鏈團財經:就像您剛說的,我們這個圈子可能因為政策監管不是很完善,還是有點亂,那關於金融政策監管這一方面,您覺得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朱老師:政府監管最主要的問題在於他研究不夠,就是政府的政策部門很少有人,有機構或是一些政策制定者,能夠真正的讀懂區塊鏈,這是認知的問題。

另一個原因,這個行業現在的確是風氣不正,沒有存在讓人信服的真正好的項目,沒有項目說能夠給社會帶來太多正能量的,像比特幣,他是規避國家監管,這沒有哪個國家會喜歡的,還有因為比特幣轉賬方便,所以他經常會和一些不好的事情聯繫。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重點就在於國家監管部門他得去深入的研究,要著眼長遠,而不是短期行為。

對話鏈改第一人朱幼平:在區塊鏈的競賽中 中國的目標就是第一


鏈團財經:您認為在國家層面的競爭中,區塊鏈是否處於重要作用?

朱老師:當然是這樣,你看前幾天Libra聽證會,他為Libra辯護提到幾條理由,首先第一點他就說,如果美國監管部門不跟Libra等一些加密數字貨幣進行綁定,不支持的話,就會失掉髮展先機,未來全世界都在區塊鏈上跑中國的CBDC,美國就會被淘汰。當然他這個說法有點給美國監管部門“將軍”的意思,但是人家說的也不是空穴來風。

將來的國際上就是一個競爭舞臺,你這個國家如果遲疑,被別的國家搶了先,那將來它的貨幣就成了國際貨幣,而你就落伍了。所以說你只有讀懂的區塊鏈的這種底層的邏輯,你政府的政策才能先於國際競爭,先於市場,你才能佈局的遠一點兒,所以這也是對我們政策部門的一個考驗。

鏈團財經:所以國家政策也是要創新,要與時俱進。

朱老師:創新有兩種模式:先試錯後規範;另一種是先規範,後實踐。國家對於創新到底是個什麼態度,沒有哪個創新是不突破現有政策框架的。我們曾經有一種說法是創新就是胡思亂想,就是要打破陳規!

各國的政策它也是國家跟國家之間的競爭,你這個關鍵在什麼地方?關鍵是看“區塊鏈改造世界”這個邏輯是不是對的,如果他的邏輯是對的,那麼你現在的政策,再過十年之後,當初那些政策就是重大的失誤,就是說你現在一棍子拍死,一直採取一種非常猶豫不決,遲疑的態度。邏輯決定未來,不能說什麼事情都幹完了,你才知道這是對的,那不叫創新。

所以政策必須要高瞻遠矚。所以說為什麼一個領袖人物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比別人要高看50年,你現在的政策必須要高看50年你才能叫政策,否則這個政策就成了阻擋歷史潮流發展的絆腳石。

鏈團財經:您覺得監管越來越強,那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加入區塊鏈的門檻是不是也就提高了?

朱老師:如果政策真正的放開了,其實這個東西對普通的屌絲還不見得是一個好事情。為什麼呢?你政策一放開,大機構率先很快就會殺入,這個市場馬上就被控制起來了,大機構一下子都湧到這個領域裡邊,普通人不就更沒有機會,對吧?

所以這個事我覺得就是說要用辯證法去看待,如果你要是相信他未來三五十年這個東西一定成氣候,你現在就可以大膽的進去,你哪怕在這個地方,你先小規模試驗一下是吧,試一下雖然你交點學費,但是你掌握了這裡面的情況。所以總體來講,我覺得數字貨幣現在正是處在這種爭議當中,所以這才恰恰是有先知先覺的人才有機會,況且這裡邊的機會比傳統領域來說,機會相對還是要更多一些。


鏈團財經:朱老師您主要是以學術引領區塊鏈發展比較多,還是說您也會參與一些實體的項目?

朱老師:我主要還是以學術引領為主,因為我更希望對這個領域的信仰建立做出一定的貢獻,所以我主要是通過佈道,通過分享來影響更多的人,如果將來這個事做成了,我覺得我在這方面發揮的作用,可能比我直接參與某個具體項目發揮的作用更大。

而且如果真是參與到一些具體項目的話,我可能就沒有時間去做學術上的研究, 我現在更多的還是希望通過我的學術思想對經濟社會發展做些更有能量的幫助,我覺得這樣對於發揮我的個人價值會更大一些。

而且我也擅長做這個事。因為我是六零後,跟他們90後00後還不一樣,我過去豐富的一些理論積澱和知識積澱,還有實踐經驗的積澱,我覺得來做這樣一個事還是蠻適合的。

談思考

“去除虛幻,抓住本質”

鏈團財經:比起佈道者,我覺得您更像區塊鏈行業的思想家。

朱老師:行業現在是洗盡鉛華,全是黃金。就像互聯網時代一樣,互聯網當時的泡沫都是概念階段,泡沫過去了之後,就要開始要真正讓這個區塊鏈變成真正的財富創造的這種機器。

現在這個領域,其實特別需要像我這樣的人,就是能夠把複雜的東西說的很清楚,把這個道理講明白,讓很多人不光是去做,而且還真的懂,這個是非常有價值的。

現在聽我課的人很多,很感謝大家器重我。未來我還要多多學習,多多消化一些東西,多去為大家解讀一些真正公正,並且有深度的內容,幫助大家去看懂區塊鏈發展軌跡和規律。

對話鏈改第一人朱幼平:在區塊鏈的競賽中 中國的目標就是第一


鏈團財經:是的,和您溝通下來感覺您說話還是比較通俗易懂的。

朱老師:白居易有一個名言:什麼叫好的詩,好的詩就是你讀出來之後賣菜的大媽都能聽得懂,這才叫好詩。我儘量追求這種效果。

但我儘量會用一些大家聽得懂的語言跟他去做解釋,這也是我的一個特點。

鏈團財經:您覺得您的學術背景,是不是有利於您製造這樣的風口?

朱老師:我學術背景倒是適合,但製造風口需要能量,只有超強能量的人才有這個號召力,我恐怕差的很遠。

鏈團財經:區塊鏈因為沒有一箇中心組織化的管理,因此圈內魚龍混雜,有些是真正的學術觀點,有些或許是出於利益的混淆視聽,對這種現象您怎麼看?

朱老師:學術應該是公正的,不帶為某些利益站臺的。這裡也有兩個力量:一是行業內過濾,為利益站臺的,最終必定露出馬腳,不是真學術;二是有權威加持,最終,需要時間沉澱。

鏈團財經:如何可以保證或者說約束學術的健康態探討,真正的出於利好於經濟發展的目的,您有什麼建議?

朱老師:

1.有良知的人積極站出來發聲,“良幣驅逐劣幣”;

2.市場過濾,聽眾加強學習,提高辨別能力;

3.權威機構出來開辦知識普及和論壇;

4.自媒體要出來發聲,維護學術公正。

對話鏈改第一人朱幼平:在區塊鏈的競賽中 中國的目標就是第一


鏈團財經:最後,對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有什麼建議?

朱老師:區塊鏈是90後最大的機會!我是60後,當年我們最喜歡的歌是崔健的一無所有。這麼多年過去了,60後是當今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大老闆最多,房地產最多。等到90後、00後出場,傳統領域已經沒有機會了,幸好有個區塊鏈、比特幣,屌絲逆襲,政策不讓幹。有人說這不公平。憑什麼60後、70後能用房地產割我們韭菜,就不允許90後、00後割你們的韭菜?

區塊鏈的機會還是很大的。泡沫過後,實際的應用會改變財富增長邏輯,這裡機會很大很多,未來只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