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生物的盧慶國究竟有多了不起?

“奮鬥中國人”河北篇系列報道之五

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讓發展成果惠及企業每一個人

晨光生物的盧慶國究竟有多了不起?

圖為晨光生物總部研發中心。

在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晨光生物的盧慶國真了不起,在他的帶動下,連晨光公司門衛大爺的身家都翻了好幾百倍!真的是這樣嗎?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走進了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光生物”)尋求答案。

“你說的是真的。”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面帶微笑說道,“在我眼裡,晨光不是一個人的‘晨光’,它是晨光人的‘晨光’!我就是要讓所有員工共享晨光發展成果。”

“員工收入多了,心裡就舒坦了”

晨光生物的盧慶國究竟有多了不起?

圖為晨光生物的展品室。

走進晨光生物的展品室,一個階梯式展臺格外引人注目:辣椒紅色素、番茄紅色素、辣椒油樹脂、花椒提取物……幾十種產品令人眼花繚亂。看到這些高科技產品,誰能想到這家現代化工廠的前身竟然是一家總資產不過幾十萬元的作坊式小廠!

時間回到上世紀90年代末,處於困境中的國有企業亟待改革。盧慶國時任曲周縣五金廠廠長,日子過得也戰戰兢兢。然而誰也沒想到,他會在這時接手縣裡一家瀕臨破產的色素企業。

沒資金、沒人才、沒市場,他憑什麼敢接?“那時全國天然色素企業基本上都是小作坊,全國年總產量不超過百噸,國內企業使用辣椒紅色素需要進口,國際市場被印度和西班牙壟斷,天然色素市場潛力很大。”盧慶國堅信自己的判斷,迅速行動,開啟了色素廠重生之路。

為解決資金問題,他找朋友出資,又說服員工把工資入股,最終湊了38萬元股本金;為解決人才問題,他又找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裡的優秀員工和一些年輕的中專畢業生,邊學邊幹。

“他們信任我,才敢出錢,才不怕苦累跟著我幹,我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

盧慶國面色凝重地回憶起那段艱苦歲月:學機械出身的他從零開始,帶領這幫人起早貪黑,沒日沒夜搞研究,硬是從外行變成內行、變成專業,變成專家。

在盧慶國的帶領下,晨光生物不靠資源、不借區位,在“零敲碎打”的“非典型創新”中,闖出了一條草根逆襲之路。2018年晨光生物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其中,辣椒紅色素年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晨光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重要的一點是抓住了機會。”盧慶國說,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晨光人十年磨一劍才有了今天的成績。如果自身本領不夠硬、準備的不充分,即便是機會來了,那也只能看著機會白白的錯過。

企業發展了,盧慶國不忘當初的那份信任。“2010年時,晨光成功上市。門衛大爺是最早入股的員工之一,後來他又不斷追加股金,現在他身家翻好幾百倍也不足為奇。”盧慶國滿臉喜悅地說,“看到員工收入多了,心裡就舒坦了。”

發展的秘訣永遠都是創新和人才

晨光生物的盧慶國究竟有多了不起?

圖為晨光生物科研人員。

怎樣才能讓企業走得更遠,走得更好?這是盧慶國心之所繫的事情。他說,發展的秘訣永遠都是創新,而創新的根基永遠都是人才。

據盧慶國介紹,他和科研團隊集成創新了大量的糧、棉等加工設備,研製出世界第一條可連續投料、連續生產的原料加工線;靠自主創新攻克了辣椒提取物連續逆流提取、帶柄提取等世界性難題,開發出複合溶劑同步提取辣椒紅、辣椒油樹脂等一系列新技術,使辣椒紅生產成本降低近百倍。

“我們還通過不斷開發新產品,讓企業發展更具活力。”盧慶國說,他們在甜菊糖苷生產的廢水中,發現了有價值的黃酮和綠原酸並開發出新產品;他們把棉籽做成短絨棉、棉籽殼、棉蛋白等產品,從廢水裡開發出棉子低聚糖……另外,他們把辣椒紅色素提取核心技術用到天然植物提取上,在葉黃素、番茄紅素、葡萄籽提取物、甜菊糖等產品規模化生產等方面取得重大創新突破。

“取得的這一切成果都離不開人才。”盧慶國清楚地知道,在曲周這樣一個沒有大城市優越條件和繁華的小縣城,要留住人才,只提供一個好的平臺還遠遠不夠,還要解決他們父母、子女等生活方面的後顧之憂。

為此,晨光生物先後投入1300萬元建了三棟員工宿舍樓,鼓勵家在異地的員工帶著父母孩子一起入住;為解決員工子女教育問題,投入720萬元建了自己的幼兒園,並與縣城的實驗小學聯姻,辦起了晨光重點班……暖心工程溫暖著老人,更讓員工感覺到企業就是家。

“我留在晨光,一是因為平臺大,可以幹自己想幹的事,二是解決了愛人的工作,避免了我們兩地奔波。兩個人都在這兒,工作相對穩定。”天津大學畢業後入職晨光生物的徐美利博士說。據瞭解,目前該企業擁有博士、碩士等高層次人才達100多人。

“三步走”讓晨光人走到哪裡都驕傲

晨光生物的盧慶國究竟有多了不起?

圖為晨光生物在新疆巴州的辣椒原料基地。

“晨光的成功,靠的絕不是運氣,更多的是未雨綢繆。”盧慶國說,2002年的時候,河北省化工廳組織企業到巴黎參加歐洲食品配料展,一句英語不會說的他竟靠著“比劃”在展會上與斯洛伐克客商簽下了一筆價值3500美元的辣椒紅色素出口訂單。

“我們早就提前辦理了出口許可證,只要拿到國外訂單,就能馬上讓產品出口。”盧慶國表示,這筆錢不是太多,但意義重大,它堅定了晨光生物“走出去”的信心。到2003年時,晨光生物的辣椒紅色素出口銷售額就已經突破了200萬美元。

據盧慶國介紹,晨光生物制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目前第一步已經實現——辣椒紅產銷量做到世界第一,公司實現IPO上市。

整合世界優勢資源,建成世界天然提取物產業基地是盧慶國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2006年,晨光生物在新疆巴州建立了第一家子公司,積極帶動當地辣椒種植。2010年晨光生物佈局海外,2012年在印度建立的海外第一家子公司開始投產,利用當地高辣度的優質辣椒生產辣椒油樹脂。藉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晨光生物加快海外佈局的步伐,足跡遍佈歐洲、美洲、非洲等地,繼在印度建成第二家工廠之後,在贊比亞的第二家子公司也正在建設之中。

“把原料基地建在世界有資源優勢的地方,把最優質的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盧慶國說,目前晨光生物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檢測中心、研發中心、中試中心,它們將助推“三步走”戰略發展,建成世界天然提取物產業基地以及做大做強大健康產業,企業的美好願景正在變為現實。

走得慢點,走得遠些。在創新路上,盧慶國讓操著各國語言的競爭者們認識了晨光生物,也記住了這個踏實肯幹的“當家人”。“這個時代造就了晨光,讓我的‘艱苦奮鬥’有了‘現實成果’,讓我從跟跑變成領跑,現在想想,我這條路是走對了!這讓我更有信心把晨光發展好,為國家民族爭光,讓晨光人走到哪裡都驕傲!”盧慶國說。


點擊上方“關注”按鈕可以訂閱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