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

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書法教育對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具有重要作用。為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特制定本綱要。

一、基本理念

中小學書法教育以語文課程中識字和寫字教學為基本內容,以提高漢字書寫能力為基本目標,以書寫實踐為基本途徑,適度融入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教育。

1.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識字寫字,是學生系統接受文化教育的開端,是終身學習的基礎。中小學書法教育要讓每一個學生達到規範書寫漢字的基本要求。

2.硬筆與毛筆兼修,實用與審美相輔。中小學書法教育包括硬筆書寫和毛筆書寫教學。書法教育既要重視培養學生漢字書寫的實用能力,還要滲透美感教育,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

3.遵循書寫規範,關注個性體驗。中小學書法教育要讓學生掌握漢字書寫的基本規範和基本要求,還要關注學生在書法練習和書法欣賞中的體驗、感悟和個性化表現。

4.加強技能訓練,提高文化素養。中小學書法教育要注重基本書寫技能的培養,不斷提高書寫水平。同時在教學活動中適當進行書法文化教育,使學生對漢字和書法的豐富內涵及文化價值有所瞭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二、目標與內容

(一)書法教育總體目標與內容。

1.學習和掌握硬筆、毛筆書寫漢字的基本技法,提高書寫能力,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感受漢字和書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3.激發熱愛漢字、學習書法的熱情,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

(二)硬筆學習的目標與內容。

1.掌握執筆要領,書寫姿勢正確,不急不躁,專心致志。學習正確的運筆方法,逐步體會起筆、行筆、收筆的運筆感覺,逐步感受硬筆書寫中的力度、速度變化,逐步體會鉛筆、鋼筆書寫的特點。養成“提筆就是練字時”的習慣。懂得愛惜文具。

2.小學低年級學習用鉛筆寫正楷字,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筆順規則;會藉助習字格把握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書寫力求規範、端正、整潔,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小學中年級開始學習使用鋼筆,能用鋼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平正、勻稱,力求美觀,逐步提高書寫速度。小學高年級,運用橫線格進行成篇書寫練習時,力求行款整齊、美觀,有一定速度;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嘗試用硬筆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初中階段,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階段,可以學習用硬筆書寫行書,力求美觀。

(三)毛筆學習的目標與內容。

小學3-4年級

1.掌握毛筆的執筆要領和正確的書寫姿勢,瞭解筆、墨、紙、硯等常用書寫用具的常識,學會正確使用與護理。注意保持書寫環境的整潔。

2.學習用毛筆臨摹楷書字帖,掌握臨摹的基本方法。學會楷書基本筆畫的寫法,初步掌握起筆、行筆、收筆的基本方法。注意利用習字格把握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

3.開始接觸楷書經典碑帖,獲得初步的感性認識。嘗試集字練習。

小學5-6年級

1.繼續用毛筆寫楷書。比較熟練地掌握毛筆運筆方法,能體會提按、力度、節奏等變化。藉助習字格,較好地把握筆畫之間、部件之間的位置關係,逐步做到筆畫規範,結構勻稱,端正美觀。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

2.嘗試臨摹楷書經典碑帖,體會其書寫特點,逐步提高臨摹能力。在臨摹或其他書寫活動中,養成先動腦再動手的習慣。

3.學習欣賞書法作品。瞭解條幅、斗方、楹聯等常見的書法作品幅式。留意書法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通過欣賞經典碑帖,初識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瞭解字體的大致演變過程,初步感受不同字體的美。

4.有初步的書法應用意識,喜歡在學習和生活中運用自己的書寫技能。

初中階段

1.繼續用毛筆臨摹楷書經典碑帖,力求準確。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嘗試學習隸書、行書等其他字體,瞭解篆刻常識。

2.瞭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書家和作品。學習從筆畫、結構、章法以及內涵等方面欣賞書法作品,初步感受書法之美,嘗試與他人交流欣賞的心得體會。

3.願意在班級、學校、社區活動及家庭生活中積極運用自己的書寫技能。

高中階段

1.鞏固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書法學習成果,繼續用毛筆臨摹經典碑帖。

2.結合語文、歷史、美術、藝術等相關學科的學習,認識中國書法的豐富內涵和文化價值,提升文化修養。

3.可以通過書法選修課深入學習,發展特長;可嘗試書法作品的創作。

三、實施建議與要求

  (一)教學建議與要求。

1.合理安排書法教育的教學時間。義務教育階段書法教育以語文課為主,也可在其他學科課程、地方和校本課程中進行。其中,小學3-6年級每週安排1課時用於毛筆字學習。普通高中可開設書法選修課。

2. 注重培養學生的書法基本功。臨摹是書法學習的基本方式,臨摹過程包括讀帖、摹帖、臨寫、比對、調整等階段。在臨寫的初始階段,要充分發揮習字格在讀帖和臨寫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觀察範字的筆畫、部件位置和比例關係。在臨摹的過程中,養成讀帖的習慣,形成“意在筆先”的意識。學生用毛筆臨摹楷書經典碑帖,力求準確。部分書寫水平較高的學生可嘗試較準確的背臨。

3.重視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態度。在書法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學習的初始階段,教師要對學生的書寫態度、書寫姿勢、書寫用具的使用和保持書寫環境整潔進行指導,嚴格要求。

4.遵循書法學習循序漸進的規律。小學生初學書寫首先學用鉛筆,隨著年齡增長,逐步學習使用鋼筆和毛筆。書法教學要以書寫筆畫為起點,一般應從結構簡單的字到結構複雜的字,從單字練習到篇章練習,從觀察例字、描紅、仿影、臨帖到獨立書寫。教師要科學、合理、系統地安排教學進程,使學生逐步掌握基本技法,不斷提高書寫能力。硬筆書寫教學要貫穿中小學書法教育的全過程。

5.強化書寫實踐。要通過課堂練習、書寫作業和各學科書面作業等多種方式保證學生的書寫實踐活動。各學科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書寫實踐的指導,對日常作業要有明確的書寫要求。努力把練字與應用有機結合起來,避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

6.明確書法教學中文字的使用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有關規定,硬筆教學應使用規範漢字,毛筆臨帖要以經典碑帖為範本。

7.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各科教師都要在板書、作業批改和日常書寫中發揮表率作用,成為學生認真書寫的榜樣。

8.倡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書法教學可採用書寫實踐、作業展示、欣賞評價、討論交流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鼓勵學校、教師、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取豐富的書法教育資源,加強交流,構建開放的網絡書法教學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生動活潑的書法教學。

  9.重視課內外結合。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書法、用書法,積極開展書法教育實踐活動。通過社團活動、興趣小組、專題講座、比賽展覽、藝術節、文化節等多種形式,創設書法學習環境和氛圍。充分利用少年宮、美術館、博物館、名勝古蹟等資源,拓展書法學習空間。有條件的地區、學校還可開展校際、地區以及國際書法教育交流活動。鼓勵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應用書法學習成果,發展實踐能力。

(二)評價建議。

1.評價目的。中小學書法教育評價要發揮評價的發展性功能,旨在激勵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水平和審美情趣。

2.評價重點。小學低、中年級的書寫評價,要重視對基本筆畫、結構的正確把握;關注認真的書寫態度和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小學高年級還要關注書寫的美觀與流利。中學要關注書寫練習的堅持和書寫水平的持續提高。

3.評價方式與方法。中小學書法教育評價應結合教學需要,靈活採用多種評價方法,可以採用圈點法、批註法、示範法以及作業分析法,也可以採用展示激勵、反思總結以及建立成長記錄袋等方法。評價過程中要綜合採用自評、他評、互評等方式。提倡在各學科考試中設置卷面分。

中小學書法教育不舉行專門的考試,不開展書法等級考試。

(三)教學用書編寫建議。

1.中小學書法教學用書包括學生用《書法練習指導》和教師用《書法教學指導》。教學用書的編寫應該依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高中語文、美術、藝術等相關課程標準和本綱要的有關要求,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落實教學目標;要體現書法教育的基礎性、實踐性、階段性和規範性。

2.義務教育階段《書法練習指導》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書寫練習為主體,編入精要的書寫技法指導的內容,適當融入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的內容。容量適當,難易適度,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低年級《書法練習指導》的編寫,要參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附錄4“基本字表”,參考同學期語文教科書的識字、寫字內容,以硬筆書寫的範例和書寫練習為主體,適當編入精要的書寫姿勢和書寫習慣的指導內容。

小學中、高年級《書法練習指導》的編寫,以硬筆楷書、行楷和毛筆楷書為主體,重視書寫練習,適當編入精要的書寫姿勢、書寫習慣、書寫技法的指導內容,適當融入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的內容。

初中《書法練習指導》的編寫,以硬筆行楷字書寫練習和毛筆楷書經典碑帖臨摹為主體,適當編入精要的書寫技法指導內容,適當融入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的內容。

高中階段可以按照相關課程標準要求編寫書法選修教材。

3.教師用《書法教學指導》可分學段編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書法文化和書法欣賞等方面為書法教師提供典範資料和方法指導。

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

漢字筆畫名稱

為了方便、流暢地書寫漢字,根據漢字結構特徵、常用書寫工具、書寫姿勢、書寫時的肢體動作及書寫筆程,人們從歷代書寫經驗中總結歸納出了漢字筆順基本規則。該基本規則適用於絕大部分漢字的書寫,有少數漢字的書寫筆順不盡一致,教師可以靈活把握。行書、草書的書寫筆順變化較多,但也有規律可循,教學中需結合經典碑帖予以指導。

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

漢字筆順基本規則

臨摹範本推薦

臨摹經典碑帖是毛筆學習的重要內容和基本途徑。據歷代書法教育的經驗,推薦下列臨摹範本,供教師、學生從中選擇使用。教師也可以結合教學實際,自行推薦其他經典碑帖作為臨摹範本。

(一)楷書

歐陽詢《化度寺碑》《九成宮醴泉銘》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大字陰符經》(傳)

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勤禮碑》

柳公權《玄秘塔碑》《神策軍碑》

趙孟頫《三門記》《妙嚴寺記》

(二)行書

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

顏真卿《祭侄文稿》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趙孟頫《洛神賦》

  (三)隸書

《乙瑛碑》

《禮器碑》

《史晨碑》

《曹全碑》

附錄4 欣賞作品推薦

為便於教師指導學生初識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瞭解字體的大致演變過程,瞭解最具代表性的書家和作品,學習欣賞書法,特推薦下列作品,供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選用。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實際自行推薦其他優秀作品。附錄3推薦的臨摹範本也屬欣賞作品。

《泰山刻石》

皇象《急就章》

《石門頌》

《西狹頌》

《張遷碑》

鍾繇《宣示表》

陸機《平復帖》

王羲之《得示帖》

  王獻之《中秋帖》

王珣《伯遠帖》

《張猛龍碑》

智永《真草千字文》

《等慈寺碑》

孫過庭《書譜》

《靈飛經》

 張旭《古詩四帖》(傳)

懷素《自敘帖》

黃庭堅《松風閣》

米芾《蜀素帖》

趙孟頫《道德經》

王鐸作品

吳昌碩作品

于右任作品

魯迅作品

沈尹默作品

郭沫若作品

毛澤東作品

  林散之作品

沙孟海作品

啟功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