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最大氣的一首月亮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寫出最唯美的相思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古今最大氣的一首月亮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寫出最唯美的相思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與月亮有關的詩作真是數不勝數,什麼“舉頭望明月”,“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間照”,秦時明月漢時關”等等。每當夜晚來臨,皎潔的月亮慢慢地爬上天際,白天的喧囂就此沉寂時,天各一方的人們便可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可以說,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這與天地同光的月亮早已經不再是普通的自然天體,而是可以傳達親人朋友彼此之間深深思念之情的美麗載體。然而,這些借月亮寄託思念之情的詩作雖然很多,可大多都是細膩溫婉娓娓道來之作,就像月光一樣清澈如水,緩緩地流淌在人們的心裡。

古今最大氣的一首月亮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寫出最唯美的相思

然而,筆者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描寫月亮的詩作卻非常有氣勢,可以說是古今最大氣的一首月亮詩,寫出了世間最唯美的相思。它的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受到人們的大力追捧。這首詩就是唐代著名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古今最大氣的一首月亮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寫出最唯美的相思

作為一代賢相,張九齡在唐朝初期聲名遠播,備受唐玄宗信任,在朝野內外都享有盛譽。然而,唐玄宗後期疏於朝政,十分信任奸相李林甫,張九齡也漸漸地被排除出朝廷之外。這首詩就寫於他被罷相,貶到荊州長史時期。

詩作開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由寫景到抒情,磅礴大氣,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讚。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視野闊大,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絲渲染的色彩,很是平淡無奇,好像是詩人脫口而出的一樣。然而細細體味之下就會感受到一種大氣渾融的氣象,尤其是“生”字,簡直是活靈活現,令人讚歎。

古今最大氣的一首月亮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寫出最唯美的相思

我們由此可以想見,這或許是一個月色如水的夜晚,詩人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於是,他起身走至窗邊,推窗而望,只見琥珀色的月華靜靜地鋪展在靜謐的海上。從月出東方至月落樹梢,漫漫長夜,詩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遠方的親人。

而此時的詩人身遭貶謫,遠在天涯,無論心中多麼思念都不能夠見到親人,於是詩人竟埋怨起這漫漫的長夜來。“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是怨什麼呢?一怨家太遠,二怨不相見,三怨夜漫漫。然而怨有多重,相思就有多長。

古今最大氣的一首月亮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寫出最唯美的相思

怨滿愁腸,長夜漫漫,詩人坐立不安,不由得起身在屋子中慢慢地踱著步子。“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詩人的身影在燭火下由長而短,由短而長。相思讓他心中煩悶,於是,他走向燭臺,將蠟燭熄滅,披上衣服走出門庭。夜漸漸深了,詩人不禁感到一絲涼意,他的衣裳不知何時已被露水悄悄打溼了。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在這個被相思困擾的不眠之夜,詩人無所寄託,只有捧著一首明月遙遙相贈了,普天之下,無論相隔天涯海角,都可以共賞一輪圓月。這一句從通宵難眠的無奈之中,情感為之一轉,由怨月光太明亮惹人相思,轉為寄希望於月光,希望遠方的人能感受到自己的思念之情。

古今最大氣的一首月亮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寫出最唯美的相思

整首詩因望月而懷人,又因懷人而望月,最後詩人以夢結尾來安慰自己,悠悠情思亦如月光汩汩流出,盡在不言之中。詩人的情感無疑是複雜的,欲說還休。可以說,這輪朗月不僅照出了詩人的相思之情,也照亮了詩人的歸家之路,唯美極了。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來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