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本 期 導 讀

給乾燥到起皮屑的人們,一點滋潤到骨子裡的思路。

一到秋冬這個非常容易乾燥的季節,我們就要開始頻繁的對皮膚進行補水及保溼了。

現代醫學認為,保持皮膚的水分主要依靠的是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因此最近全網種草的各種膠原蛋白食物(豬蹄、豬皮等)和製劑(膠原蛋白口服液等)。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但是,我們吃進去這些膠原蛋白食物後是被消化成小氨基酸,然後氨基酸再被人體二次利用合成新的蛋白質,可惜的是這種新的蛋白質,很小几率被合成為膠原蛋白,且又恰好合成在真皮層。

至於外塗膠原蛋白嘛,更是無法直接吸收進去,因為真皮層外面還有一層緻密的表皮層。所以真皮層的膠原蛋白是無法通過外部補充的。

那乾燥的秋冬季節,還有什麼方法拯救我們皮膚的水分呢?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生津方能補水

「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

——《靈樞·五癃津液別》

這種存在於皮膚膚腠理的水分屬於中醫津液的範疇,運用中醫的津液理論,可以指導我們如何保持皮膚水分。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 首先我們得了解,津液是什麼?

與精、氣、血一樣,津液是中醫認為組成人體的基本成分之一。津與液是一個合稱,通常濃度低、稀薄者為津,濃度高、粘稠者為液。

例如:汗為津,腦髓為液。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飲食精微通過胃、脾、肺、三焦等臟腑的作用而化生的營養物質。在脈內的,為組成血液的成分;在脈外的,遍佈於組織間隙就是津液了。

  • 津液是如何代謝的?

津液的生成、輸布,以及津液被人體利用後剩餘水分和代謝廢物的排洩,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總稱為「津液代謝」。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津液代謝涉及到多個臟腑的生理活動,才能完成這一複雜的生理過程。

《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即是對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洩過程的簡明概括:

(1)津液是通過胃、脾以及大、小腸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

津液來源於飲食物,尤以水飲流汁食物為主,經過胃的受納熟腐、脾的運化、小腸的受盛化物與分別清濁、大腸的傳導變化等生理活動,其中主要是消化吸收的協同作用,從而完成津液的生成過程。

(2)津液的輸布,需要脾的運化,將其上輸至心肺;通過心的推動血液循行、肺的通調水道,共同將其輸布至全身;腎主水,並使清者上升,復歸於心肺。

(3)津液被人體利用後,剩餘水分和代謝廢物的排洩,需要肺、大腸、腎、膀胱等臟腑的共同作用而完成。肺氣宣發,使其從皮膚和呼吸道排出;肺氣肅降,使其從大腸排出。

腎主水,使濁者下降至膀胱,經膀胱氣化而排出。

於是乎,剩餘水分和代謝廢物排洩途徑有四:

  • 從皮膚排出為汗;
  • 從膀胱排出為尿;
  • 而在呼吸與大便中也排出了部分水分和廢物。
  • 另外,肝與三焦在津液代謝過程中,也起著一定的作用。

肝氣疏洩,能促進津液代謝;三焦通調,則津液能正常輸布和排洩。

由此可見,津液代謝過程,是上述諸髒協同作用而完成的,其中以脾、肺、腎三髒的功能為主。而腎對脾與肺在津液代謝方面的功能又起著促進作用,因此說腎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謝。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津液補充四部曲

津液存在於皮膚腠理主要是起到滋潤的作用。

《中醫基礎理論》:「津液以水為主體,具有很強的滋潤作用,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具有營養功能」。

因此與皮膚美容的關係是很密切的。津液充足,可使皮膚有彈性、飽滿溼潤,不易老化;津液不足,皮膚乾癟起皺,脫屑瘙癢,易於老化。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前面我們瞭解的整個津液代謝的底層邏輯,可以啟發我們如何更好的補充津液,主要有以下關鍵的步驟:

(1)補水先健脾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氣血旺盛,人體才能有充足的水分,皮膚才有可能得到濡潤。

所以補水不忘先健脾,只有健脾益氣,才能化生津液,通達陽氣,才能有充足的津液隨陽氣散佈,為滋潤皮膚打下良好的開端。

代表藥物:人參。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人參甘苦性平,入肺胃兩經。《神農本草經》記載其有「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的作用,通過健脾以生津液。

(2)養肌膚需潤肺

我們通過健脾而向身體輸送了大量水液,及時補充了身體的水分,接下來如何將這些水分輸布到全身肌膚呢?

《內經》曰:肺主皮毛。

清代醫家唐宗海稱肺為「水之上源」,水液要經肺的宣發作用,如噴泉一般將水液均勻灌溉到人體,才能濡養五臟六腑,全身肌肉,潤澤皮膚。若肺的功能失常,失去了輸布水液的能力,身體就不能得到正常的濡養滋潤啦。

代表藥物:玉竹。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玉竹性味甘平,入肺胃兩經。《神農本草經》記載其功效是「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意思是通過潤肺養胃、生津增液,治療筋脈肌膚不能濡養的疾患,可見其滋潤的力度,可以讓我們的「水之上源」充足。

(3)鎖水需固腎

腎主水,水液由肺輸布全身,滋養人體後,又集聚於腎,在腎的作用之下,被泌別成清者和濁者兩部分。

清者,通過腎中陽氣的蒸騰氣化作用,回到肺,由肺再佈散周身,以維持體內的正常水液量。而濁者則被化生成尿液排出。因此,補水除了補充水分,將水液正常輸佈於人體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強化腎陽的氣化作用,才能留駐水分哦!否則,補得再多,也會被寒風無情地掠走。

代表藥物:黃精。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黃精性味甘平,入脾腎兩經。《本草綱目》記載其有「補諸虛,填精髓」的功效。讓腎中的陰精充足,留住水分。

(4)輸布要行氣

肝主疏洩,使氣機調暢,三焦氣治,氣行則津行,促進了津液的輸布環流。

三焦決瀆,三焦為「決瀆之官」,氣為水母,氣能化水布津,三焦對水液有通調決瀆之功,是津液在體內流注輸布的通道。

因此,單純的補充水進去只能完成補水部分工作,還需要行氣來讓水運動輸布起來,這樣才能發揮津液的作用,潤澤全身的肌膚和臟腑。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代表藥物: 玫瑰。

玫瑰花性味甘溫。歸肝脾兩經。《中藥學》記載其有「疏肝理氣,和血散瘀」的功效。能夠讓三焦之中的津液隨氣而行,疏布全身。

綜上,中醫認為要保持皮膚水分,不是純喝水敷水就可以的,需要五臟六腑協調工作,通過上述四部曲的步驟把我們把攝入的水分轉化為濡養人體的津液,皮膚得到充養自然水嫩保溼了。

為了讓大家能夠輕鬆的為皮膚補水,我們組合了上述四部曲的核心藥物,人參健脾生津,增加津液生成;玉竹滋養肺胃,讓津液上源充足;黃精補腎填津,固水攝水;玫瑰疏肝行氣,保持津液流動順暢,最終成為人參玉竹茶。


生津方能補水,乾燥的秋冬季如何由內而外滋潤肌膚

一劑茶方,蘊含生津濡養皮膚的奧義,我們把攝入的水分轉化為濡養人體的津液,皮膚得到充養自然水嫩保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