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繼續漲,各種食材價格漲漲漲,老闆別崩潰啊

如今市場大環境不好

尤其是對於餐飲人來說

更是惡意滿滿

同行的排擠

市場產品的同質化

房租一漲再漲

還有最重要的食材漲價


不管是肉類還是蔬菜

甚至連水果都在漲價

漲到許多餐飲人都快撐不住了

那怎麼辦?

沒辦法,只能選擇漲價

或許有人就要問了

“食材漲價了,價錢也跟著漲不是很正常嗎?”

說這話的人一看就沒在餐飲界幹過

一般來說,會到餐館吃飯的人

是不會每天一大早去菜市場買菜的

(有那功夫自己做飯吃不就完了?)

因此食客對於食材價格的動向是不敏感的

甚至是根本不知道的


所以餐廳一漲價

給食客的印象只有一個

餐廳想坑我的錢

什麼食材漲價、房租漲價

通通都是藉口!

然後食客就會大量流失

給餐廳生意造成很大打擊

除非市場價格整體變動

否則哪個餐廳敢當這個出頭鳥

所以對於餐飲人來說

漲價就意味著生意做不下去

不漲價也意味著生意做不下去

進退兩難


當然了,事情不能這麼一概而論

畢竟餐飲企業也分大小

大品牌的餐飲企業賣的已經不是產品的物價

而是品牌、服務、體驗

這些東西的價值可大可小

所以漲價的影響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

小點的餐廳飯館

還停留在賣食物的層次

漲價自然會對其產生很大影響


舉個例子

農夫山泉和依雲礦泉水

一個2塊錢,一個15塊錢

依雲礦泉水就算漲到20塊

依然沒什麼影響

該買的還是買

換做是農夫山泉

就算只漲1塊錢

估計立刻就會被顧客拋棄

豬肉價格繼續漲,各種食材價格漲漲漲,老闆別崩潰啊


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因為依雲賣的不是單純的水

而是體驗,是價值,是品牌

雖然農夫山泉同樣賣品牌

但更多的,它真的是在賣礦泉水


那小型餐廳漲價就註定沒有好結果嗎?

當然不是,因為漲價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方法好,食客自然沒有太大反應和不滿

要是換做直接漲價,面對食客質疑

還只會回應食材漲價這類理由

那食客自然就不來了

做生意,尤其是餐飲生意

太耿直是不行的

有時候還是要講點套路

漲價要講究不同幅度

有時候,客人不是不能接受你漲價,他其實要的是個緩衝過程。你一下子就把所有的菜都漲個幾塊錢,那不是作死是什麼?

把需要漲價的菜品分成了不同檔,並設置了不同漲幅,1/6 大漲,1/4 小漲,並增加 1/5 的新品,原本價格偏低的,通過大漲來達到市場價,原本價格不低的,通過小漲來減輕顧客感知,再推出一些價格偏貴的新菜,多個動作同時進行,以分散顧客注意力。如此就能把漲價影響減到最小。

漲價要講究不同節奏

無論你想從一個點衝到多高,懂得剋制和把控節奏都非常重要。

漲價的同時要隨時看食客反應,不要一股腦地漲。只有保證 90% 顧客對這種變化沒反應,再繼續進行下一步,這樣循序漸進就會比較穩,出了狀況也能第一時間把控住。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立場。內容僅供讀者閱讀分享,如果您認為標註與事實不符,請告知,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