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47年4月25日,直擊中國憲兵槍決南京大屠殺元凶谷壽夫


谷壽夫,1936年就任第六師團長。七七事變後奉命率第六師團自熊本入侵中國。1937年12月5日率部參加了南京之戰。當月12日,第六師團突破雨花臺、中華門,並經中華門進入南京市區。當時逃難的市民擁擠在街道上,第六師團的日軍一邊追趕,一邊投擲手榴彈、用機槍掃射,導致數以萬計的百姓慘死在馬路上。

截止到12月21日谷壽夫率部回師蕪湖之前,他的部隊主要駐紮在包括雨花臺在內的中華門一帶。這一帶也是日軍殺人最多、暴行最慘的地區之一。1945年日本投降,次年2月2日谷壽夫被因戰犯嫌疑在東京被捕,關押在盟軍鴨巢監獄,並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卻認為乙級戰犯,交中國軍事法庭審理。

8月1日,谷壽夫被盟軍派飛機引渡到上海,關押在上海戰犯拘留所。3日,在南京國民政府第一綏靖區司令部軍事法庭偵察室,中方對谷壽夫進行了第一次詢問。谷壽夫對自己的經歷以及幾次侵華活動都作了交待,但對南京大屠殺一事卻避而不談。


10月19日,谷壽夫在南京軍事法庭上對1937年12月13日由中華門入侵南京供認不諱,但否認在南京進行過大屠殺,並在陳述書中大肆狡辯,自言南京大屠殺與第六師團毫無關係,因為第六師團入城後未駐幾日便即行開拔。圖為審判結束後,谷壽夫在臨行前簽字。

圖為1947年4月26日,谷壽夫被押往中華門外的雨花臺刑場。

12月21日,在對谷壽夫做第三次詢問時,法庭召喚了400餘名證人,證實了谷壽夫部隊在中華門犯下的屠殺事實。1947年2月6日至8日,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在中山東路勵志社禮堂對谷壽夫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公開審判,出席證人近百人,旁聽者上千,庭外還裝有廣播設備,一邊市民收聽審判實況。圖為戰犯谷壽夫被押赴雨花臺刑場時圍觀的市民。

為了揭穿谷壽夫推卸戰爭罪行的無賴行徑,法庭請來了《陷都血淚錄》的作者郭歧、英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田伯烈出庭作證,美國《紐約時報》駐南京特派記者出庭宣讀《南京大屠殺的目睹紀》。此外,金陵大學美籍教授史密斯和貝德斯還放映了日軍自己拍攝的新街口屠殺現場的紀錄片以及美國駐華使館新聞處實地拍攝的記錄有谷壽夫部隊暴行的影片。圖為臨刑前已經崩潰的不能站立的谷壽夫。

在鐵的事實面前,谷壽夫被迫承認自己縱容和唆使部隊南京平民和俘虜的犯罪事實。4月25日,南京軍事法庭宣判谷壽夫死刑。次日上午十一時,谷壽夫被國防部法庭看守所提出,押赴雨花臺刑場。從中山東路到中華門,道路兩旁站滿了市民。若不是數以千計的軍警攔截,谷壽夫未到刑場便會被群眾撕得粉碎。圖為中方行刑人員架著谷壽夫,讓他面對中華門方向跪下。


根據當時《中央日報》報道,槍決谷壽夫時用了三發子彈,第一發子彈已經直接擊斃谷壽夫。但是觀刑百姓群情激憤,即使看到谷壽夫倒地死亡亦不能消除心中憤恨。於是,中方行刑人員又向谷壽夫連發兩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