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量高達幾十萬噸,農民種植後卻沒有銷路,看你家中招沒

俗話說:“北方的人參,南方的葛根”,葛根在南方是很常見的植物,食藥兩用,價值很高,享有南方人參的美譽,在我國的廣西、廣東有多年的種植歷史,主要是用於提取葛粉和切片入藥。根據葛根行業的研究報告顯示,葛根的市場缺口很大,每年的需求量達到八十萬噸,但是市場供應量卻以野生為主,遠遠沒有滿足需求量。

很多外地的農民通過電視、網絡媒體瞭解到葛根的市場之後,紛紛回家種植葛根,然而在種植過程中,並不是所有農民都賺到錢了,有些農戶種了愁銷路,出現了有人種沒人收的情況,和電視上宣傳的完全不一樣,誰之過?

市場需求量高達幾十萬噸,農民種植後卻沒有銷路,看你家中招沒

在六七十年代,葛根曾是人們充飢的食物,那個年代糧食要上交,人們就去山裡挖野生的葛根回家當糧食吃。葛根長得快,一根藤能爬滿山,今年挖了明年還能挖,是非常好的野生食品。

山裡常常有一些生長了幾十年的老葛根,挖出來比樹還粗,這種葛根比較值錢,因為生長年限長,功效好,價值也就高。不過也就咱們國家的人對葛根有感情,在國外,葛根可是一大植物殺手,入侵植物,外國人都當成雜草處理。

葛根適應性廣,國內大部分地區都有分佈,品種也多種多樣,但是談到商品價值,也就只有那麼幾種夠得上了。

市場需求量高達幾十萬噸,農民種植後卻沒有銷路,看你家中招沒

一種是山裡生長的葛根叫柴葛,顧名思義,就是和柴火差不多的樹根,非常乾硬,粗纖維多,出粉率低。通常十斤柴葛能出七八兩粉,這種是野生葛粉,在市場上售價高,大概能賣到五十元一斤。藥店也喜歡野生葛根,因為是自然生長的,沒有化肥催長,效果比較好。這類野葛根通常不愁銷路,有些山區世世代代都有專門的挖葛農人,以挖野葛根為生。

還有一種是人工種植的粉葛,出粉率是柴葛的好幾倍,兩廣地區種的主要就是粉葛。粉葛除了能入藥,也可以入菜煲湯,做甜食等,在兩廣接受度高,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

市場需求量高達幾十萬噸,農民種植後卻沒有銷路,看你家中招沒

外地的農戶在種植了粉葛之後,之所以會發愁銷路問題,這不能說是哪一方的過錯,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些剛開始發展粉葛種植的地區,農戶種植沒有計劃性,以散種為主,沒有形成規模,也導致銷路不好。此外,還有一些號稱回收葛根的種苗公司,在賣苗的時候誇大宣傳,等農民種出來了卻無力回收,這也造成了有人種沒人收的情況。

雖然說當前葛根市場需求大,但是盲目種植要不得,還是得依託當地的合作社和加工廠,這樣才比較有保障。

市場需求量高達幾十萬噸,農民種植後卻沒有銷路,看你家中招沒

農民朋友在種植一個以前從沒有種過的新作物之前,最好先考察一下當地的市場,在別的地方有銷路,不一定在本地就賣得動。最關鍵的還是要了解有沒有人來收購,如果沒有本地客商收購的話,估計外地的客商也不願意來,長途運輸的費用也是很貴的。

讀者朋友們,你們當地有人種植葛根嗎?是否好賣呢?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

圖文采編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