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最怕有糾紛,交錢之前一定要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近幾年,房價一直穩中有升,使不少購房者不能耐心挑選甄別產品,有時一見商家優惠給力便匆匆下單。而部分開發商受利益驅使,為賺取更多利潤,樓盤營銷和施工過程中,不能做到規範作業使得購房者經常掉入“陷阱”中,發生糾紛,給後期的生活帶來苦惱和麻煩。如何避免這些不必要的麻煩呢?我們一起往下看

購房最怕有糾紛,交錢之前一定要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切勿著急,凡事“慢一點”

買房是一個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需要足夠的耐心,看房、選房以及買房過程中,需要了解的信息和知識是龐大而又複雜的部分購房者由於急於買房,沒有完整而全面地瞭解樓盤,往往單方面聽信銷售顧問的說辭或朋友介紹後,就下手買房,為日後發生糾紛埋下隱患。比如有的項目銷售尾盤或異形房源時,只凸顯“特價”字樣,很多朋友併為細細探究其為何比該項目其他房源一平方米廉價了近千元,就匆匆下單,唯恐這天大的廉價被別人撿了去一般。殊不知天上不會掉餡餅,下單前不能只看廣告內容,還應對房源的具體位置、社區面積、戶型結構、相關配套、社區密度等問題核實清楚。

很多業主都被開發商的廣告或多或少欺騙過。市場上一些虛假廣告讓購房者有如霧裡看花,真假難分,如果不仔細核實廣告的真假,等合同簽完付完款,後面即使發現了廣告中存在欺詐,維權也會耗時耗力。

無論多大牌,手續不能少

一般而言,五證齊全房源都比證件不齊全的貴出不少,這也是許多購房者冒險購買的原因,但在低價餡餅面前,卻隱藏著諸多隱患,有時甚至會讓購房者錢房兩空。從目前房地產市場的情況看,凡售價低於市場均價較多的樓盤,多不具備合法銷售條件,個別項目甚至還沒有拿到地,就以超低房價斂錢。違規項目因為手續不齊,根本不具備取得銀行信貸支持的條件,這意味著這些違規項目的市場前景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不但會出現“一房多賣”而且會有爛尾、中途轉讓、延遲交房等情況,購房者的風險也因此加大。

購房合同要清晰,明確標準

合同不明、質量問題、規範迷糊三大問題,為最近幾年精裝房常見糾紛,當購房者所購精裝修住宅出現質量問題時,首先可以拒絕收房並要求開發商立即整改,整改完畢再收房。如果已經收房的則可以視整改所拖延的時間,要求開發商賠償損失,如依照同類地段同等房屋的市場租金進行賠償。但購房者一定要看清楚開發商的合同文本及自身的權利義務,一旦出現房屋裝修質量問題,購房者需要區分清楚質量問題的具體情形,然後再分別追究開發商及受託裝修單位的責任。因為很多裝修房糾紛,因為購房者對“精裝”期望值太高所致,或者是沒有搞清責任方而錯追究對象的。同時,消費者首先要搞清楚精裝房合同上約定的精裝修”還是全裝修”如果合同沒有明確約定,房屋一旦出現問題,維權會比較麻煩。另外,購房者買房時要鎖定相應的裝修規範,接房時要一一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