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電影帶你體驗激情褪去之後,愛情將面臨的考驗

愛情題材的電影屢見不鮮,大部分都是將敘事角度放在結婚之前,但是今天推薦的這三部電影卻將目光放在了已婚女性身上,展現了在激情褪去之後,愛情被平庸的生活消磨殆盡的絕望事實,相信它們能給很多女性對現實冷靜的認識和反抗絕望的勇氣。

1.《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伯納德·羅斯執導,蘇菲·瑪索、肖恩·賓等主演的愛情片。該片於1997年5月1日在德國上映。該片改編自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同名小說,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最終臥軌自殺的悲劇。

三部電影帶你體驗激情褪去之後,愛情將面臨的考驗

19世紀俄羅斯的上流社會里,高層首長卡列寧之妻安娜(蘇菲·瑪索飾)豔冠群芳,在火車上她邂逅了風流倜儻的渥倫斯基伯爵(肖恩·賓飾)。渥倫斯基的熱情喚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愛情,二人產生了真愛,在當時社會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不顧一切地私奔。他們的愛情悲劇就此展開。

雖然安娜勇敢地告訴自己的丈夫一切實情,希望能離婚,但看重社會地位的卡列寧(詹姆斯·福克斯飾)難以忍受奪妻的恥辱,以安娜最心愛的兒子做威脅,拒絕和安娜離婚並逼她放棄兒子。

三部電影帶你體驗激情褪去之後,愛情將面臨的考驗

此刻,安娜已離家與渥倫斯基同居,懷了他的孩子,卻不幸流產,得了後遺症,又對酒與藥物有了依賴性。經過重重困難波折後,安娜的精神壓力變得非常大。後來,渥倫斯基承受不了社會壓力,開始對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兒子和社會地位的高昂代價,而現在所謂真摯自由的愛情也出了問題,她內心無法獲得滿足和平衡。最後安娜身著一襲黑天鵝絨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讓呼嘯而過的火車結束了自己無望的愛情和生命。

三部電影帶你體驗激情褪去之後,愛情將面臨的考驗

影片場景恢弘華麗,用絢麗的色彩將19世紀俄羅斯上流社會奢華的生活場面展示出來,給人以視覺上的直觀衝擊美感,安娜作為一個初具反抗意識的女性在追求愛情過程中的掙扎喜樂得到了很好的詮釋,而安娜最終臥軌自殺的結局也給女性觀眾們敲響了一記警鐘。

2.《了不起的蓋茨比》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由巴茲·魯赫曼執導的愛情劇情片,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託比·馬奎爾、凱瑞·穆里根、喬爾·埃哲頓、艾拉·菲舍爾、傑森·克拉克領銜主演。該片根據菲茨傑拉德的同名小說改編,於2013年5月10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三部電影帶你體驗激情褪去之後,愛情將面臨的考驗

影片講述了未成名作家尼克·卡羅維深受這個紙醉金迷的上流世界及其中的幻想、愛情和謊言吸引,他目睹這種世界內、外的一切,於是決定寫一個關於一段無緣的愛情、不滅的夢想和讓人心痛的故事,並反映出當前的時代和掙扎的故事。

年輕時的蓋茨比愛上了一位叫黛茜的姑娘,黛茜對他也情有所鍾。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蓋茨比被調往歐洲。似是偶然卻也是必然,黛茜因此和他分手,轉而與一個出身於富豪家庭的紈絝子弟湯姆結了婚。黛茜婚後的生活並不幸福,因為湯姆另有情婦。物慾的滿足並不能填補黛西精神上的空虛。蓋茨比痛苦萬分,他堅信是金錢讓黛茜背叛了心靈的貞潔,於是立志要成為富翁。幾年以後,蓋茨比終於成功了。他在黛茜府邸的對面建造起了一幢大廈。蓋茨比揮金如土,徹夜笙簫,一心想引起黛茜的注意,以挽回失去的愛情。

三部電影帶你體驗激情褪去之後,愛情將面臨的考驗

然而真正的悲劇卻在此時悄悄啟幕。黛茜早已不是舊日的黛茜。黛茜不過將她倆的暖昧關係,當做一種刺激。尼克終於有所察覺,但為時已晚。一次黛茜在心緒煩亂的狀態下開車,偏偏軋死了丈夫的情婦。蓋茨比為保護黛茜,承擔了開車責任,但黛茜已打定主意拋棄蓋茨比。在湯姆的挑撥下,致使其情婦的丈夫開槍打死了蓋茨比。蓋茨比最終徹底成為了犧牲品。蓋茨比至死都沒有發現黛茜臉上嘲弄的微笑。

三部電影帶你體驗激情褪去之後,愛情將面臨的考驗

這部充滿華麗場景的鉅製電影,擁有一流的演員陣容,配上打雷姐的主題曲《Young and beautiful》,在為觀眾帶來視聽震撼的同時,也成為了千千萬萬的美國夢的幻滅縮影。蓋茨比的悲劇在於他把一切都獻給了自己編織的美麗夢想,而黛茜作為他理想的化身,卻只徒有美麗的軀殼。儘管黛西早已移情別戀,儘管他清楚地聽出“她的聲音充滿了金錢”,卻仍不改初衷,固執地追求重溫舊夢。可以說,黛西作為一個普通的女人,並不能承載起蓋茨比的期望,這部電影所暗含的對金錢社會的懷疑以及對追求綠燈這一行為的虛無都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人生哲學。

3.《革命之路》

《革命之路》,是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片。電影於2008年12月26日在美國上映,這是凱特·溫絲萊特與老搭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繼《泰坦尼克號》後的再次合作。凱特·溫絲萊特憑藉該片獲得了第66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女主角獎。

三部電影帶你體驗激情褪去之後,愛情將面臨的考驗

電影講述了20世紀五十年代,整個世界都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復甦與思想變遷的大動盪之中。而在美國同樣經受著來自生活與現實中種種考驗的人們也在經受著思想上的轉變。

1955年的美國康涅狄格州,有一處名為“革命路”的住宅小區,這裡住著一對自視與鄰居不一樣的中產階級夫婦,家庭中的妻子愛普莉(凱特·溫絲萊特飾)是一個追求個人表演事業的女人,愛普莉一心要遷居巴黎,過一種充滿希望和激情且與庸俗現實完全不同的日子。而她的丈夫弗蘭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也曾雄心勃勃,但是被無聊的職員工作所困,只好借酒澆愁,不僅經常爛醉,還欠下一筆風流債,雖然每天早出晚歸,但對自己的工作也毫無興趣。事實上,兩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著全然不同的生活——一種能夠滿足他們藝術感覺的生活。

三部電影帶你體驗激情褪去之後,愛情將面臨的考驗

弗蘭克其實也早已厭倦自己這份平庸的職員工作,他渴望改變,尋找刺激,結果除了一場邋遢不堪的婚外戀之外,根本也沒有改善自己的生活。終於在一次大吵之後,兩人都意識到,這樣的生活不應該繼續下去了,而他們的確深愛著對方。於是弗蘭克接受了愛普莉的想法,經歷了重重的困難,但因為弗蘭克的升職和愛普莉的懷孕,使弗蘭克又動搖了。他們的矛盾升到極點。第二天早晨,愛普莉像往常一樣做早餐給弗蘭克吃,但這反常的平靜預示著愛普莉生命的終決,她讓自己自殘般地流產,最後死在了醫院。弗蘭克陷入無限的痛苦中。然而世界仍進行著它殘酷的輪迴,不管有多少人在痛苦中掙扎著——他們的房子在等著另一個租住的人。

三部電影帶你體驗激情褪去之後,愛情將面臨的考驗

電影的名字容易引起歧義,其實所謂的“革命之路”在電影裡只是一條普通的郊區小徑。同時,革命一詞也暗指在婚姻面臨瓶頸期時,雙方渴望通過一個革命性的方法來征服現狀,比如這部電影裡男女主去巴黎的計劃。雖然男女主角最後都沒得救,導演卻通過他們的爭吵和觀點,給世俗大眾打了一針清醒劑。如何重新認識愛情、婚姻、生活,追尋真實的需要,就成為每一個還有理想的人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雖然電影裡生活的“革命”沒有成功,卻給觀眾提供了必要的勇氣和啟示。電影本身的結局頗為悲觀,但至少給了大眾勇敢面對虛無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