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 阿里跳出補貼戰泥潭 對京東拼多多蘇寧發動“降維打擊”

對拼多多、京東、蘇寧和唯品會來說,阿里巴巴的新財報暗藏雄兵百萬,在三個方面威脅著同行們的飯碗。不過,同行們也透過數據,發現了阿里的疲態和破綻。

首先是超預期的業績和運營數據。本季度阿里營收1190億元,同比增長40%,規模大、增速高,堪比動作靈活的洪金寶;未經審計的淨利潤亦增長40%,超出市場預期22%;活躍買家數6.93億人,同比增長15%,單季度增長1900萬人;移動端月活7.85億人,同比增長18%,較6月底增長3000萬人。財報發佈後阿里股價直接上漲3%。

如果說高增長是阿里的A面,那麼主營業務增速繼續放緩則是B面。阿里有四大業務:核心電商、雲計算、數字媒體及娛樂、創業業務,營收佔比分別為85.8%、7.3%、5.8%、1.1%。阿里總營收增長40%,低於上季度的42%,也創下了營收增速新低,主要原因是核心電商業務增長低迷。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商戶服務營收增速為 25%,低於上季度的 27%和再前一季度的 32%,這表明商戶在淘寶天貓平臺投入廣告營銷費用的意願並不太強烈。

今年雙11 阿里跳出補貼戰泥潭 對京東拼多多蘇寧發動“降維打擊”

阿里雲計算業務服務59%的中國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增長64%,超市場預期;去年全年同比增長85%、上季度同比增速66%,與之相比增速明顯下降;調整後的EBTIA 虧損額同比增長 125%至 5.21 億元,虧損率同比擴大 2pct 至 6%。但北美大巨頭亞馬遜、微軟、谷歌雲計算收入分別增長 37.3%、18.6%和 39.7%,在全球雲開支競爭加劇的環境下,阿里並不寒磣。

今年雙11 阿里跳出補貼戰泥潭 對京東拼多多蘇寧發動“降維打擊”

今年雙11 阿里跳出補貼戰泥潭 對京東拼多多蘇寧發動“降維打擊”

其次是阿里實現了從獲客到變現的良性循環,獲客成本接近600元,但新用戶的首年消費在2000元左右,活躍用戶的年均消費均值8500元。阿里的毛利率46.6%,也就是說花錢買用戶並不虧本;更重要的是,用戶粘性強,年均消費超過1萬元的高端用戶超過1億3千萬人,留存高達98%。這兩點決定了阿里對流量的飢渴。

阿里巴巴是唯一一個能夠滿足消費者在實體商品、本地消費服務和數字娛樂等方面多樣化需求的平臺,只需要為獲取用戶營銷一次,通過交叉銷售就可轉化為其他業務的用戶。在本季度,39%的外賣新增用戶是從支付寶導流過來的;每100位88VIP會員讓優酷新增38位用戶,餓了麼新增32位用戶,淘票票新增27位用戶。這種強悍的變現模式正是賈躍亭口中的生態閉環,也是中國平安業績持續增長的基礎。這個閉環的起點,正是流量。

為了獲得流量,阿里左手開源,右手節流。開源方面,阿里可稱瘋狂,典型的實例有三,第一,不惜顛倒黑白,把小青年們傷心欲絕的光棍節“委屈”為購物節;第二,打廣告已不過癮,直接收購其他公司股權,10月27日阿里購買美年健康10.82%的股權,位列第二大股東;第三,渠道下沉。從新財報來看,阿里現有渠道用戶增長的速度已放緩。

今年雙11 阿里跳出補貼戰泥潭 對京東拼多多蘇寧發動“降維打擊”

在節流方面,自2013年開始鼓勵商家簽訂獨家協議。阿里此舉雖然略顯霸道,但也是出於無奈,因為京東、拼多多等電商,不但分享阿里的雙11、商家,還分享阿里開發出的電商用戶;更重要的是,在流量下沉時代,電商之間用戶高度重疊,後來者們搶用戶的速度更快、路子更野,用戶規模眼看就要追上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以忍,嬸不可以忍呀。

今年雙11 阿里跳出補貼戰泥潭 對京東拼多多蘇寧發動“降維打擊”

屁股決定腦袋,其他電商怎麼不會承認這是“後發優勢”?9月26日,唯品會和拼多多向法院請求以第三人身份加入京東和天貓的訴訟,三英戰呂布之勢形成。當年3Q大戰,法院認為市場份額高並不等於具有支配地位,因而作出有利於騰訊的判決;參考舊例,阿里被禁止簽訂“獨家協議”的概率不大。

第三,阿里跳出了補貼戰的泥潭,對其他電商發動“降維打擊”。在補貼方面,阿里已經看開了。在投資者交流會上阿里高管表示,一方面,補貼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模式;另一方面,本季度阿里的月活新增了3000萬,用戶增強強勁,而且,比起用戶規模阿里更關心留存;還有,對於新用戶來說,阿里的優勢在於產品覆蓋面很廣,實現需求與供應的匹配才是平臺的價值。

今年雙11 阿里跳出補貼戰泥潭 對京東拼多多蘇寧發動“降維打擊”

在未來半年的策略優先級上,阿里的排序是:提升用戶體驗,更高的參與度,提升消費。眼前的雙11,阿里選擇與更多的品牌公司合作,定製獨家產品,限量版;部署了很多新技術,強調淘寶APP和阿里巴巴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移動APP與用戶的交互功能,在用戶參與度方面,“為這一天做好了準備,我們將盡一切努力確保這一天我們再次取得成功。”獨家定製、好的互動體驗,香不香?

在業績交流會上,張勇為阿里樹立了小目標:到 2024 財年,我們將服務 10 億以上消費者,至少實現 10 萬億元GMV;在未來幾年,我們將繼續擴大用戶群,同時通過使商家能夠在數字經濟中交叉銷售產品和服務來推動用戶協同效應。

新財報發佈後,券商紛紛上調對阿里的盈利預期,興業證券、招商證券、中信證券對股價的合理預期分別為210美元、218美元、229美元(週二收盤價為182.0美元)。

剛剛,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將會於下星期尋求香港上市審批,集資額為100億至150億美元,相當於780億至1170億港元。儲備了新子彈的阿里,估值又將提升多少呢?

寫在最後:

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五年一倍者寥如晨星。點擊頭像,關注公號一手研報,分享全球明星股的成長紅利。在一手研報,做更確定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