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區與保稅港區的稅收差異

有出口業務的小夥伴在拿到出口報關單時,會發現有的報關單運抵國是中國,運輸方式中有保稅區也有保稅港區,這是怎麼回事呢?保稅區和保稅港區在稅務處理上一樣嗎?我們今天只談稅務處理的差異喲。

1、保稅區

保稅區是進口入區保稅,即商品進口到保稅區時緩徵進口環節稅,待出保稅區銷售到區外時要徵進口關稅和進口增值稅。保稅區外的產品銷售到保稅區是否退稅有三種情況,如果是到保稅區拼箱後直接出口,就可以直接退稅;區外產品進入到保稅區進行倉儲,然後再實際離境出口的,入區時不能退稅,只有產品實際離境後取得倉儲企業的出口備案清單等才能退稅。還有一種情況,非保稅區的產品銷售到保稅區,保稅區的企業自用該產品,不再出口到境外的,則區外企業需要按內銷業務繳納增值稅。

例如,國內A企業自國外進口一批商品到保稅區,在這個環節不需要交進口環節關稅和增值稅。A企業將該批商品銷售給國內的B企業,一種情況是A企業向海關申報進口,則由A企業繳納關稅和增值稅,還有一種情況是由B企業向海關申報進口,則由B企業繳納關稅和增值稅。

再例如,A企業將產品出口到美國客戶,美國客戶要求將貨物暫時在保稅區倉儲,A企業將貨物發至保稅區時,不能申請退稅。貨物在保稅區的B倉儲企業保管,並由B企業向海關辦理出口報關手續,待貨物實際離境後,A企業可憑B倉儲企業的出口備案清單和海關出具的出口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聯)辦理出口退稅。

保稅區與保稅港區的稅收差異

2、保稅港區

保稅港區是進口入區保稅,國內產品入區即退稅。

具體來說,從境外進入保稅港區的貨物,海關按照有關規定予以保稅,或者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從保稅港區運往境外的貨物,免徵出口關稅;從保稅港區進入國內的貨物,按照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並按照貨物實際狀態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稅;保稅港區企業生產的供區內銷售或者運往境外的產品,免徵相應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保稅港區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不徵收增值稅和消費稅;國內貨物進入保稅港區視同出口,按照規定實行退稅。

我們仍然舉例說明,國內A企業自國外進口一批商品到保稅港區,在這個環節不需要交進口環節關稅和增值稅。A企業將該批商品銷售給國內的B企業,可能由A企業也可能由B企業申請報關,誰報關誰繳納進口增值稅和關稅。

再例如,A企業將貨物銷售到保稅港區的B企業,A企業取得出口報關單就可以申請出口退稅。因為入保稅港區視同出口喲。B企業又將貨物出口到美國,則可以免徵增值稅。

既然保稅區和保稅港區的稅收差異這麼大,小夥伴們一定要區分好是保稅區還是保稅港區業務,同時對進入保稅區的貨物要識別到底是哪種業務類型。那從報關單上如何識別是保稅區還是保稅港區呢

在報關單上,貨物進入保稅區和保稅港區,在運抵國都顯示為中國,我們需要通過運輸方式來判斷貨物進入哪個區域。那我們如果從報關單上的運輸方式知道貨物是進入保稅區,就需要同該筆業務的相關業務人員確認該貨物的實際客戶。如果客戶就是保稅區內的企業,就要視同內銷確認增值稅的銷項稅額。

3、特殊區域

依據財稅2012 39號,同保稅港區一樣,可以入區即退的還有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綜合保稅區、珠澳跨境工業區(珠海園區)、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區域)、保稅物流中心(B型)。同樣可以在報關單的運輸方式上識別。看到貨物出口到這些區域,都是可以申請退稅的喲。

另外,還有22個可以入庫即退的出口監管倉庫,出口貨物運入出口監管倉庫暫時儲存的,執行入庫即退稅政策,也就是說出口貨物雖然還沒有離境,但是隻要運入出口監管倉庫的,就可以退稅了(依據:署加發2005 39號文、署加發2007 494號、署加發2008 506號、署加發2010 347號)。

小夥伴們要記下喲,這樣看到報關單才能判斷如何稅務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