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緊急,2021年或有“臨界點”,升5度可能提升60米海平面

關於人類對氣候的改變,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事實,而隨著生態系統的調整,影響也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了。根據11月6日《生物科學》雜誌報告指出,超過了11000名科學家正式聯名宣佈全球氣候緊急情況,這不得不說氣候的嚴重性已經出現了,當然可能很多人“瞬間”反應出一個話題,那就是不是說地球要進入小冰河時期嗎?其實這個問題我已經解釋了很多次,說地球進入小冰河的可能性,是根據太陽黑子而來的,但是兩者沒有完全的關係,所以只能參考,而全球變暖的事實似乎得到了更多的肯定。

全球氣候緊急,2021年或有“臨界點”,升5度可能提升60米海平面

氣候變化協議的制定

大約40年前,雖然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少的科學家們知道了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危機,在第一屆世界氣候大會(1979年,日內瓦)之中,首次出現了來自50個國家的科學家參加了此次會以,並且一致的認為,全球氣候的變化趨勢越來越嚴重,所以從這個時期,氣候的“警鐘”就已經拉響,而在1992年的時候,約熱內盧首腦會議再次對氣候的問題提出,實施全球的氣候變革必須要進行,過後氣候協議的制定就出現了。

全球氣候緊急,2021年或有“臨界點”,升5度可能提升60米海平面

1997年和2015年,全球在共同的努力之下,達成了《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這兩項協議的公佈,標誌著全球化的遏制氣候變暖的問題達成了共識,而在兩年後,也就是2017年的時候,數十個全球大會中的科學家表示,人類對氣候的保護處於失敗狀態,溫室氣體(GHG)排放仍在迅速增加,對地球氣候的破壞性影響越來越大。為了避免由於氣候危機而遭受的巨大苦難,需要極大地擴大保護我們生物圈做出努力,一直持續到2019年,單獨的對《巴黎協定》來說,大多數國家還在實施,但也有少數的國家宣佈退出了,例如美國。

全球氣候緊急,2021年或有“臨界點”,升5度可能提升60米海平面

地球破壞帶來氣候危機的主要區域

破壞可以說地球上許多地區都存在,而唯獨有一個地區是比較熱門的,那就是“熱帶雨林”地區,如今的世界人口,仍以每年約8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而位於亞馬遜地區,人類為了生存,對的森林砍伐再次呈上升趨勢,加上每年的火災不斷,影響更大。根據今年6月環境組織Imazon表示,通過衛星觀察發現,熱帶雨林在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間,總計損失了2169平方公里的森林,這比同期時段減少了1807平方公里。

全球氣候緊急,2021年或有“臨界點”,升5度可能提升60米海平面

所以說,熱帶雨林如果不維持好,也將影響更大。根據《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在10月的一份報告指出,預估到2021年後,熱帶雨林的降雨將不足維持自身生存,也就是整個雨林將會面臨崩潰的邊緣,隨之而來的可能將數十億噸碳釋放出來,從而可能會引發溫室氣體快速達到一個新的“臨界點”,當然這麼多溫室氣體被釋放出來,那麼也將會導致氣候出現新的“臨界點”。

全球氣候緊急,2021年或有“臨界點”,升5度可能提升60米海平面

氣候變化的危機出現

在人類不斷加深對溫室氣體的排放之後,在2018年的時候,《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登刊了人類即將釋放出不可逆轉的“溫室地球”報告,再次解讀了溫室氣體的嚴重性,這次說明的是對人類的直接影響,因為氣候問題已經導致食物稀缺,讓人類無法避免致命的熱量。同時科學家警告稱,如果地球突破關鍵的氣候極限,可能出現比我們想象的要早,並且帶來的影響更加的強現象。

根據《生物科學》研究數據顯示,當人類引起的全球升溫達到2度的時候,就可能會觸發地球氣候的一個新“臨界點”,到這時候,即使我們不再排放溫室氣體,也可以進一步加劇氣候變暖。而值得注意的,這個2度的溫度提升其實很簡單,除了我們人類之外,例如最為典型的“永久凍土”也在釋放溫室氣體,這是一個潛在提升全球氣溫的方式之一。

全球氣候緊急,2021年或有“臨界點”,升5度可能提升60米海平面

再次就是,全球氣溫上升,會導致海平方面的上升,在極端環境條件保持穩定的情況之下,如果我們突破了2度高溫的跡象,比工業化前的溫度高出5°C,那麼隨之而來的是海平面上升會達到10到60米,也就是說最高可能會達到60米的狀態,從而會加劇破壞了海岸線,對農業,生存區域等帶來新的威脅,更多的沿海城市將會面臨淹沒,人類只能搬遷。

全球氣候緊急,2021年或有“臨界點”,升5度可能提升60米海平面

整體而言,氣候的危機是在不斷的提升,如果人類還堅持進行釋放溫室氣體的話,那後果可能就只有我們人類自己承擔了,到時候,真的再想進行生態環境的保護,可能也是無能為力,無盡的人類苦難將可能會出現,所以在現象氣候還未達到了一個新的“臨界點”的時候,我們需要儘快的進行地球保護,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謝謝大家閱讀!

參考文獻:《生物科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獨立報》、《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