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人仍未找到工作

《外交事務》|美國工人仍未找到工作

圖為網站文章截圖

圖片來源: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united-states/2019-09-19/american-working-man-still-isnt-working

《外交事務》|美國工人仍未找到工作

作者:傑森·福爾曼(Jason Furman)

莊周夢蝶

本文作者傑森·福爾曼(Jason Furman)是哈佛肯尼迪學院經濟政策實踐教授,2013年至2017年期間擔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文章表明,20世紀60年代之後,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適齡男工的失業率近幾十年來一直在緩慢上升。製造業衰退、羈押率過高、缺乏就業輔助以及嚴格的土地使用限制政策等都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對此,作者提出可以實施擴張性貨幣及財政政策以擴大市場需求,並呼籲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從根本上重視適齡男工的失業問題。

《外交事务》|美国工人仍未找到工作

圖為2019年9月25日,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成員在位於密歇根州底特律的通用汽車底特律-哈姆特拉姆克組裝廠舉行罷工。

美國正經歷自己有史以來最長的經濟復甦期。從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低谷開始,這一緩慢向上的趨勢至今已進入第11個年頭。美國工人的就業率已經連續107個月上升,是過去記錄的兩倍多,並且失業率將在不久後降至過去50年內的最低值。雖然如此,仍有一個重要的經濟指標未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適齡(即25至54歲之間)男工的就業率。

在經濟衰退前夕的2007年底,12.8%的適齡男工沒有工作,但現在這一數字上升到了13.7%。該群體的總體失業率(headline unemployment rate)從4%下降到3.1%,但這僅僅是因為許多人放棄了找工作。當他們不再積極尋找工作時,也就失去了被計入到“失業者”中的資格。甚至相反,政府給他們貼上了“脫離勞動力”的標籤。這一做法雖然降低了失業率,對經濟的打擊卻不亞於從前。

大量適齡男工從勞動力中流失,不僅降低了整體勞動參與率,而且擴大了(已經非常龐大的)失業者的隊伍。總計有850萬25至54歲之間的男性或是找不到工作,或是不再尋找工作。不參與勞動不僅僅意味著丟掉工資或是GDP下降,更使他們缺乏尊嚴和生活滿意度——這兩者反過來又會危害到這些失業男性所屬的社區。

鑽石與鐵鏽

市場的每次起伏都會引起勞動力構成的變化:新類型的工人入局,相應的其他人出局。經濟繁榮的時候,部分人提早退休或成為全職父母,剩下的人被大量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薪酬前景吸引著進入勞動市場。經濟衰退時也一樣,一部分待就業者對找到另一份工作的前景感到沮喪,以至於完全放棄尋找工作,另一部分則為了維持生計進入就業市場。

當整個階層的工人被擠出勞動市場或被系統地剝奪找到工作的必要條件時,這樣的轉變才成為一個問題。在這方面,適齡男工呈現的趨勢尤其令人不安: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每一次經濟衰退都伴隨著可預見的失業率增長;除了一次之外的每一個隨後的復甦期中,失業率都無法在下一次經濟衰退來臨前恢復到以往水平。因此,美國適齡男工的失業率近幾十年來一直在緩慢上升——從20世紀50年代最低的4%上升到今天的近14%。

《外交事务》|美国工人仍未找到工作

圖為1948-2018年適齡男工的失業率趨勢,由本文作者傑森·福爾曼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計算得出

圖片來源:Foreign Affairs

男性所佔比例過高的製造業正在衰退,這導致許多適齡男工退出了勞動力行列。房市泡沫的破裂進一步減少了工人——特別是沒有本科學位的工人——的就業機會。還有更多的男性因為大規模的關押離開了勞動力大軍。在美國,共計有200萬人被監禁,被監禁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要高。許多曾經被監禁的人離開監獄後苦苦尋找工作。在以大量需要商品和工人為特徵的緊縮經濟中,僱主也許會願意僱傭曾經的罪犯,但這是有上限的:就算在經濟繁榮時,公司拒絕僱傭有犯罪記錄員工的比例也和僱傭其它員工的比例持平,意味著緊縮經濟只能部分挽回高監禁率導致的長期經濟損失。

和其他工人一樣,適齡男工並沒有受到足夠的培訓和求職援助;此外,不同州之間所需的執業執照也是不同的;土地使用管制拉高了受歡迎地區租金——這些要求降低了工人的流動性,也使換工作變得不同尋常地困難。

改變者與被改變者

2016年,我寫下了這些有關持續低迷的美國勞動參與率的文章【文章信息見文末備註】。從那以後,美國勞動力市場的表現超出了我的預期:儘管美國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一趨勢本來可能提高失業率),但總體失業率處於下降趨勢。

總失業率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婦女和老年工人的就業率在上升。(由於工作場所不靈活、兒童保育服務差、沒有帶薪休假和早期教育補貼,美國適齡女工的就業率仍然比歐洲的同齡人低得多,但是這一差距近年來有所縮小。)不過,與同齡女性不同的是,美國適齡男工不但沒有獲得優勢,反而失去了優勢。

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再次表明,擴大需求是改善勞動力市場的最佳途徑之一。高需求有助於提高工資和增加就業。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可以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保持低利率以刺激消費者借貸,進而刺激需求;同時,政府可以通過減稅或增加支出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失業率可能不會從目前的3.7%下降太多,但總體勞動參與率可能會更高。當就業率上升時,全行業的工人也會切身感受到實際工資的增長。

《外交事务》|美国工人仍未找到工作

圖為位於美國華盛頓的美聯儲總部

圖片來源:PBS News Hour

刺激需求是很重要的,但在某些時候,這一做法會遭遇結構性限制。因此,解決導致適齡男工高失業率的根本原因至關重要。聯邦和州政府需要在改善教育、職業培訓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投資,必須控制土地使用管制並改革限制求職者的執業執照制度,還應該試圖改善刑事司法系統。擴張性貨幣和財政計劃可以緩解因政策不足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卻無法根本解決這些問題。

就業不平等可能是各種不平等中最有害的一種。21%的高中及以下學歷的適齡男工或是失業,或是停止找工作,卻只有8%的學士或以上學位的男性處於相同的處境。當然,中等收入群體工資增長緩慢,高收入群體卻工資飛漲,這也讓我感到困擾。這是一種嚴重的不平等形式,必須立即予以糾正。相比之下,適齡男工失業的社會後果不明顯得多,但也同樣具有毀滅性。

被排斥在勞動力隊伍之外會影響一個人的尊嚴、社區歸屬感和更廣義的幸福感,這些影響遠不能用金錢衡量。我很高興,美聯儲正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來修補幾十年來累積的損失,但是現在也到了美國決策者把男性工人的工作放到更重要位置的關頭了。

文中文章信息:

Jason Furman, The Truth About American Unemployment: How to Grow the Country’s Labor Force, Foreign Affairs, Jul./Aug., 2016 Issue.

網絡鏈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united-states/2016-06-13/truth-about-american-unemployment?campaign=JA16-Furman&t=1466092026

翻譯文章:

Jason Furman, The American Working Man Still Isn’t Working: Our Economic Recovery Has Left Many Behind, Foreign Affairs, Sep./Oct., 2019

網絡鏈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united-states/2019-09-19/american-working-man-still-isnt-working

譯者介紹

《外交事务》|美国工人仍未找到工作

張潤,北京大學法學院2018級法律碩士,法意讀書編譯組成員,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英語系。

往期鏈接:

波音的管理危機:比起乘客安全,我們更看重股票價格

國安委裡來了一位“反華”的年輕人

《大西洋月刊》丨英才制度的悲慘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