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狠抓國有企業幹部隊伍建設

去年以來,棗莊市把狠抓國有企業幹部隊伍建設作為推動轉型創新發展關鍵一招,把國企幹部重新管起來、用起來、育起來,“沉寂”多年的國企幹部“整裝再發”,以嶄新面貌走上經濟一線“主戰場”。

1

理順體制

2004年以來,市委不直接管理國有企業班子,國企幹部由不同的部門單位管理,實際上處於“散養”狀態。2017年下半年起,棗莊實施了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根據產業相近、業務相關的原則,組建了交發、水發、交運等國有產業集團。順應這一形勢,2018年11月,市委研究決定調整市屬國企管理權限,新組建的企業集團由市委管理,班子成員由市委組織部考察。這一調整結束了長達15年市委不直接管理國企幹部的歷史,由市委組織部代市委管理的部分企業正職,調整為市委直接管理企業領導班子成員。

棗莊市狠抓國有企業幹部隊伍建設

今年2月,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總結表彰大會,熱烈表彰功勳企業家、優秀企業家。

1

建強班子

企業集團組建後,誰來掌舵是個難題。為了把有志向、有能力的幹部選出來,市裡研究提出了“約法三章”:一是國企去行政化,國企幹部沒有也不對應行政級別;二是黨政幹部到企業工作要事先寫申請書,對不再保留公務員身份、不再返回黨政機關作出承諾;三是“有去無回”,一般不再回機關,若回來屬於調任。這三條原則,一方面把思想解放的幹部篩選了出來;另一方面,也把“既想當官、也想掙錢”的幹部拒之門外,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棗莊市狠抓國有企業幹部隊伍建設

到企業工作的申請書

4月份以來,先後兩次大規模充實配備國企幹部,從黨政機關擇優選拔了28名幹部到企業擔任領導人員,其中縣級幹部14人,擔任正職11人。同時,注重發現、使用企業現有優秀幹部,11名企業幹部新納入市委管理。

棗莊市狠抓國有企業幹部隊伍建設

市領導與新任國有企業主要負責人座談

為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棗莊還探索實施了國有企業面向黨政機關公務員遴選中層幹部工作,企業老總當考官,公務員來面試。經報名、面談、考察等環節,3名優秀年輕公務員到國企擔任中層領導職務,不再保留公務員身份。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各級機關共有19名科級及以下幹部辭職“下海”。

棗莊市狠抓國有企業幹部隊伍建設

國新糧油麵試公務員考生現場

1

培育英才

今天的企業年輕幹部隊伍就是明天的企業家隊伍,年輕幹部隊伍質量如何,關係到棗莊經濟發展的未來。為此,棗莊啟動了“企業英才”計劃,舉辦了企業年輕幹部培訓班。從全市企業選拔了60名80後、全日制大學以上學歷、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國企幹部和民企人才,希望通過“魔鬼訓練”,培養、發現、掌握一批具備優秀企業家特質的人才。

棗莊市狠抓國有企業幹部隊伍建設

“企業英才”LOGO

一是模式新。借鑑上世紀“夜校”模式,每週六單日培訓,連續半年,很好地解決了工學矛盾難題,也兼顧了延續性。二是課程實。堅持師資一流化和課程實戰化,聚焦企業發展的理念、財務、法律、管理、營銷等熱點問題,設置領導報告、名家講壇、實戰指南等課程,邀請高水平師資特別是有一線實操經驗的師資授課,其中既有省國資委、省工信廳的領導同志,也有濰柴、中泰證券、國泰君安、大成律所的高管,還有來自高校的教授專家。目前已舉辦7期,每期都吸引超過100名黨員幹部、企業員工自願前來聽課。三是互動多。突出學員主體地位,開辦學員論壇,分享經驗、展示風采;組織學員辯論,唇槍舌劍、碰撞思想;學員自主組織戶外活動,團結協作、鍛鍊自我。四是管理嚴。市委組織部派員全程跟蹤管理,嚴格出勤和課堂紀律,建立學員表現檔案。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人專門與學員座談,聽取他們對如何把經濟搞上去的意見建議。去培訓班聽課,正在成為黨員幹部週末休閒的一種選擇。

棗莊市狠抓國有企業幹部隊伍建設

培訓班授課場景

1

完善制度

由於棗莊國企幹部工作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制度建設欠賬較多,如何健全完善有別於黨政幹部管理模式的國企幹部制度體系,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棗莊出臺了“一辦法兩細則”,即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辦法30條、黨委工作細則20條、董事會工作細則30條,

既從嚴管理、規範程序,又突出正向激勵、放管結合,為企業幹部凝心聚力抓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比如,對納入市委管理的企業幹部,享受二級保健待遇;建立企業家延遲退休制度,對經營業績突出、年滿60週歲的黨委書記、董事長,可延遲1-3年退休。

棗莊市狠抓國有企業幹部隊伍建設

“一辦法兩細則”

加強制度建設,是為了更好地放活。比如,提出保障企業選人用人權,企業自主聘任經理人和中層幹部,市委組織部僅進行事後備案。一家股權投資類企業想以遠高於董事長年薪的待遇聘任高層次人才擔任副總,擔心政策不允許,沒想到很快就答覆由企業自主決定。

在市屬國有企業的帶動下,各區(市)屬國有企業的重組整合也不斷加快,全市重視企業、重視企業家、重視企業家成長沃土的氛圍日益濃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