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國重器,遠超美軍同類型,保持多項世界紀錄的戰略轟炸機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發佈文章稱,俄軍大部分轟炸機雖然已經服役很久,但他們至今仍具有破壞性和危險性。比如以下的圖-95、圖-22M、圖-160以及正處在研發階段的PAK-DA隱身戰略轟炸機,它們不僅都裝配有強大的發動機,而且基本都可以運載核彈。

真正的大國重器,遠超美軍同類型,保持多項世界紀錄的戰略轟炸機

圖95戰略轟炸機

戰略轟炸機家族是前蘇聯圖波列夫飛機設計局研製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北約代號"熊"(Bear)。設計上採用後掠機翼,翼上裝4臺渦槳發動機,每臺發動機驅動兩個大直徑反轉四葉螺旋槳。機身細長,翼展和展弦比都很大,平尾和垂尾都有較大的後掠角。

1951年開始研製,1954年第一架原型機首次試飛,首批生產型於1956年開始交付使用。早期型生產300多架,除用作戰略轟炸機之外,還可以執行電子偵察、照相偵察、海上巡邏反潛和通信中繼等任務。

20世紀80年代中期,又進行了大改並恢復生產,這就是圖-95MS轟炸機和由圖-95改型的海上偵察/反潛機圖-142M3型。現約有150架圖-95M/K/MS仍在服役,與40架圖-160變後掠翼超音速遠程轟炸機和220多架圖-22M中遠程超音速轟炸機一起組成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機隊。

圖-95的研發始於1950年代,其原因是為了取代圖-4,以及圖-80(進化版的圖-4),甚至更大型的圖-85(圖-4的精裝版)。因為它們均不足以符合轟炸任務的毀滅/殺傷要求,尤其圖-85還無法與美國空軍當時的全天候轟炸機相較長短,因此蘇聯空軍高層在1950年對圖波列夫設計局提出下列要求:轟炸機必須在不重複落地加油的情形下至少要具備8,000千米的航程;轟炸機必須至少能攜載11,000千克的武器並且將它們傾倒在敵人的頭上。

為了滿足條件,圖波列夫設計局改採用具有8片槳葉的庫茲涅佐夫M型對轉渦輪螺旋槳引擎,號稱具備12,000軸馬力(8948kW)。採用這種引擎不僅僅動力強大,事實上在油耗上與維修保養上也比渦輪噴氣發動機簡單,耐用度也提高了許多。另外雖然機體的設計在外觀上看起來相當地保守,不過機體窄小構造簡單,以一對含有堅固大梁的低單主翼穿越過機體,再後掠35°,採用後略翼的原因在於為了將機翼大梁在穿入機體後能夠將結合點位移至炸彈倉的前方而不會影響到載彈空間,如此一來能夠將圖-95的飛行中的氣體動力優勢與載彈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再將餘下的空間規劃為落地輪艙。

真正的大國重器,遠超美軍同類型,保持多項世界紀錄的戰略轟炸機

圖95戰略轟炸機

20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的“阿爾扎馬斯-16”絕密試驗室開始研製當量為1億噸TNT的超級氫彈。爆炸實驗最後決定在新地島試驗場進行,面積為8.26萬平方公里。1956年3月,蘇聯部長會議正式委託圖波列夫設計局升級圖-95,使之能攜帶即將投產的超級核武器,項目編號為圖-95V。1961年10月30日,進行實驗。

2007年8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宣佈,停止15年之久的圖-95境外定期巡邏飛行任務將恢復執行。飛行區域包括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黑海海域及北極地區上空。

2007年9月2日:兩架圖-95轟炸機完成了阿拉斯加、加拿大海岸和穿越北極的飛行,飛行時間約17小時,飛行距離超過1.3萬公里。並實現了與伊爾-78加油機的空中對接和加油。

2007年11月22日一架隸屬阿拉斯加第90戰機中隊F-22猛禽戰鬥機第一次展現他們攔截兩架俄羅斯Tu-95MS 熊式H型,這也是F-22戰機第一次奉北美航太防衛司令部之命執行攔截任務。

2013年3月16日:兩架俄羅斯空軍轟炸機“圖-95”15日上午開始歷時12個小時從九州島北側的海上開始沿日本列島逆時針繞行了一週,航空自衛隊戰鬥機緊急起飛,但俄羅斯的轟炸機並未侵犯日本領空。上一次日本確認俄羅斯軍機繞行日本列島是在2011年9月。

2014年4月15日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發布公告稱,俄羅斯軍方的6架“圖-95”戰略轟炸機當天由3條路線沿著日本列島周邊飛行一週,每條路線上分別有2架。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應對。

2014年4月23日英國國防部表示兩架俄羅斯戰機逼近英國領空後,英國皇家空軍戰機緊急升空前往監視,英國天空新聞網4月24日報道,英國國防部公佈了一組英皇家空軍戰機在駕駛室拍攝的照片,捕捉了英國戰機攔截兩架俄羅斯戰機的畫面。據報道,英國皇家空軍的“颱風”式戰機從蘇格蘭魯查爾的空軍基地緊急升空,隨時待命準備攔截俄戰機。英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2013年,英國發生過8起類似事件。這兩架俄羅斯軍用飛機有權利在國際空域飛行。然而,俄軍機還是第一次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進入英國領空。

真正的大國重器,遠超美軍同類型,保持多項世界紀錄的戰略轟炸機

圖-22M轟炸機

圖-22M轟炸機(俄文:Ту-22М,英文:Tu-22M,北約代號:Backfire,譯文:逆火,又稱:圖-26),是蘇聯一型雙發變後掠翼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

圖-22M轟炸機是圖-22的改進型,既可以進行戰略核轟炸,也可以進行戰術轟炸,尤其是攜帶大威力反艦導彈,遠距離快速奔襲,攻擊航空母艦編隊,部署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對戰略空間是一種巨大的威懾 。

圖-22M轟炸機由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Туполева/Tupolev,現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研製 ,1972年首飛,1969年至1993年間共生產了約500架,蘇聯解體後由於其維修複雜,加上俄羅斯經濟困難,於1993年停產,現有約114架仍在俄羅斯服役。

蘇聯圖-22轟炸機作為蘇聯的第一種超音速轟炸機,性能和航程不是非常令人滿意,飛機加滿油和導彈後,根本無法進行超音速飛行,就算到達目標附近時其速度達到1.5馬赫,也無法有效規避當時北約的戰鬥機和防空導彈的攔截。因此,蘇軍對此轟炸機並不滿意,只是少量裝備,並責成各設計局開發下一代超音速轟炸機來取代圖-16和圖-22。

真正的大國重器,遠超美軍同類型,保持多項世界紀錄的戰略轟炸機

圖-22M3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可以攻擊除葡萄牙和挪威以外的所有歐洲國家,如果經空中加油,還可以從前蘇聯經北極基地起飛,攻擊美國本土目標後,飛回國內基地。它也是世界上列入裝備的轟炸機中飛行速度最快的,作為圖-22轟炸機家族的最新改進版,有著其他飛機不具備的巨大優勢 。

圖-22M3是俄羅斯戰略轟炸及反艦艇作戰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由於圖-22M轟炸機的性能,結合蘇聯的對海上目標偵查、電子作戰能力與海軍艦艇的搭配,進一步強化蘇聯以大量反艦導彈攻擊美軍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戰術。美軍的AIM-54鳳凰導彈、F-14雄貓式戰鬥機、宙斯盾戰鬥系統都是為對應這樣的戰術而生。

真正的大國重器,遠超美軍同類型,保持多項世界紀錄的戰略轟炸機

圖-160轟炸機

圖-160轟炸機(俄文:Ту-160,英文:Tu-160,項目編號70,Uзделие «70»,北約代號:Blackjack,譯文:海盜旗,又稱:圖波列夫圖-160),是蘇聯/俄羅斯一型超音速變後掠翼遠程戰略轟炸機。

圖-160轟炸機作戰方式以高空亞音速巡航、低空亞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襲為主,在高空時可發射長程巡航導彈在敵人防空網外進行攻擊;擔任防空壓制任務時,可以發射短距離導彈。此外還可以低空突襲,用核彈頭的炸彈或是發射導彈攻擊重要目標 。

圖-160轟炸機由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Туполева或Tupolev,現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研製,1987年5月開始服役,1988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其優雅的外形和俄羅斯空軍的白色塗裝使其被賦予"白天鵝"的稱號 。

蘇聯解體前,多數的圖-160佈置在烏克蘭境內。據報道,烏克蘭從1999年底開始將8架圖-160交給俄羅斯,用於抵償欠俄羅斯的外債,另外附帶3架圖-95MC戰略轟炸機和相關地面設施,還有575枚巡航導彈。最後兩架圖-160於2000年抵達俄羅斯。另外俄羅斯還在緩慢的生產新的圖-160轟炸機,第一架已在2000年5月服役。 截至2005年,俄羅斯有15架圖160轟炸機,計劃將它們服役到2030年。

真正的大國重器,遠超美軍同類型,保持多項世界紀錄的戰略轟炸機

第一架圖-160原型機

圖-160轟炸機是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同時也裝備著世界上推力最強勁的軍用航空發動機,旨在替換圖-22M轟炸機,並與美國空軍的B-1轟炸機相抗衡,後起之秀的圖-160速度比美國B-1轟炸機快80%,比B-1轟炸機大將近35%,航程比B-1轟炸機多出將近45% 。

真正的大國重器,遠超美軍同類型,保持多項世界紀錄的戰略轟炸機

最後再提一下美媒口中的PAK-DA戰略轟炸機,據說它是擺脫蘇聯設計,俄軍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戰機,其載彈量超過20噸,速度2馬赫左右,航程在13000~15000公里之內,預計將在2021年首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