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興業縣堅持“四不摘”確保脫貧攻堅成效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記者 唐志強 通訊員 何少鳳):玉林市興業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開發重點縣,於2017年實現脫貧摘帽。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後,興業縣委、縣政府堅持摘帽不摘責任、堅持摘帽不摘政策、堅持摘帽不摘幫扶、堅持摘帽不摘監管的“四不摘”原則,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堅持摘帽不摘責任。興業縣四家班子主要領導以身作則,親力親為,高位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該縣重新調整充實13個專責小組,組長主要由縣委副書記、縣委常委擔任;成立了“四大戰役”指揮部,由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長;調整了縣政府領導工作分工,明確1名副縣長專門負責扶貧工作。各鎮明確安排一名副書記、一名副鎮長分管扶貧工作等協調各方合力推進脫貧攻堅。另外發放了《關於進一步明確縣、鎮、村分管扶貧工作領導分工和加強工作連續性的通知》等文件,保持扶貧工作領導班子相對穩定性。

  堅持摘帽不摘政策。興業縣制定了《興業縣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從制度上保障扶貧政策持續穩定。對出列的貧困村,繼續落實國家、自治區和玉林市相關扶持政策,在保持其原有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四大戰役”、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落實,有效避免邊脫貧、邊返貧的現象。對貧困戶繼續落實幫扶聯繫人跟蹤幫扶,加大密度進村入戶開展幫扶,鞏固其脫貧成果。

  堅持摘帽不摘幫扶。興業縣推行脫貧攻堅“大村長”責任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行掛點包村,縣四家班子領導擔任包聯貧困村“大村長”,鄉鎮黨政正職擔任重點村“大村長”,“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所在單位黨組織書記或主要負責人擔任聯繫幫扶村“大村長”。今年為加強幫扶信息工作,全縣為210個村各增配1名信息員,確保每個村均配有2名信息員。

  堅持摘帽不摘監管。興業縣完善大約談機制,建立健全“三級約談”方式,壓緊壓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今年以來,全縣共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集體談話6次,個別提醒、警示、誡勉談404人次,對15名責任人和7個黨組織啟動問責。堅持精準選派工作隊員和“第一書記”,從嚴管理服務考核駐村工作隊員。

  據悉,目前,興業縣尚有貧困村22個、未脫貧人口12268人,貧困發生率為2.24%。2019年,興業縣計劃脫貧11588人,10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