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業績喜人?用會計準則製造利潤的美凱龍

10月30日,廣東三維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佈,獲得來自阿里巴巴的5億元C輪投資。從媒體報道的字裡行間,似乎看到阿里向家居市場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表哥認為,大可不必如此激動。

三季報業績喜人?用會計準則製造利潤的美凱龍

阿里的投資路線圖非常廣闊,百億級的規模也不過是戰略投資而已,防止流失到騰訊那邊。阿里真正相中的,都會並表並派駐職業經理人。這種5億的投資,基本上是毛毛雨了,嘗試下扔個零錢到井裡,聽聽有沒有響聲。

在三維家的背後,有一家同樣被阿里注資的上市公司的身影:美凱龍。

阿里巴巴兩年內先後分別以54億元資金、43億元資金投資居然之家與紅星美凱龍兩大家居賣場,投資規模共計近100億元。

在家居大賣場領域,阿里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火花呢?

其實想多了,阿里入股的新零售概念股三江購物還死氣沉沉。

分眾傳媒,就更不用多說了。

不過,美凱龍自己,倒是在雙十一即將來臨,把背靠阿里爸爸這棵大樹的事炒的火熱,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銷售狂潮。

一、業績喜人?

10月29日晚間,美凱龍發佈的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8.24億元,扣非後淨利潤23.1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34%和5.13%。

幾乎所有能看到的媒體都在報喜,聲稱美凱龍三季報亮眼、逆勢增長。但是打開財報,表哥的心情是這樣的。

三季報業績喜人?用會計準則製造利潤的美凱龍

為什麼?

讓我們先看看和往年三季報的對比情況。

三季報業績喜人?用會計準則製造利潤的美凱龍

很顯然,2019年前三季度的業績並不好看,營收雖然增幅尚可,但是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

什麼?不是說淨利潤增加了5.13%嗎?

這就是因為美凱龍的會計師比較有學問了。

公司的淨利潤為40.51億元,上年同期為43.92億元;但是,公司的扣非淨利潤為23.12億元,上年同期為21.99億元,確實是多了一點。

問題來了,為什麼40多億的淨利潤,只有23.12億扣非淨利潤?那17億的利潤哪兒去了?

二、A股最勤奮的會計師

美凱龍大約有3000名會計,至少製造了17億的利潤,人均創利潤近60萬元,按照67%的毛利率測算,人均創收近百萬元。

當然了,這3000名會計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兩三人,他們人均創效可能數十億。

這筆賬怎麼算的?各位是不是看糊塗了?

美凱龍的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以2018年年報數據為例,包括17億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2億的投資收益,投資收益來自對聯營公司的收益,這是“正當”收入。

這17億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什麼東西?

來自於會計準則。

根據會計準則,公司用於出租、出售的房地產,可以計入“投資性房地產”。和傳統的固定資產相比,投資性房地產的計提折舊方式稍微靈活一些。有兩種計提折舊的方式:一是和傳統固定資產一樣計提折舊,二是可以不計提折舊,並且在出具報表的時間點進行評估,如果評估增值,可以計入利潤,體現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有的上市公司,雖然也有投資性房地產,但按照傳統固定資產模式計提了折舊,比如萬科,這類公司的投資性房地產就沒什麼特別值得注意的;而有的上市公司按照第二種方式核算,不計提折舊,這就需要留意了。

雖然最近“房住不炒”,很多地方的房價開始回落,但是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還處於緩慢上升通道。所以大概率,投資性房地產都是評估增值的。

採用了這種取巧的核算方法,美凱龍的評估增值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2014年以來,僅評估增值的利潤就高達百億之多!!!

有了這麼優秀的會計,美凱龍賬面上可以躺著數錢了。當然,這只是數字,並不會變成真的錢,事實上,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要比淨利潤少一些。

為了避免上市公司通過該項目進行利潤修飾,準則還特別規定,啟用了投資性房地產科目的公司,一旦選用了兩種核算方式的任何一種,都不得再改為其他方式。

所以,聰明的你看出什麼風險了嗎?

是的,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降溫,降價的城市越來越多。評估一定增值這種事,可能要改變風向了。一旦開始出現評估減值,公司的淨利潤將大踏步的走向下降通道。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為53個,較上月減少2個,上漲城市數量連續4個月減少;二手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為40個,較上月減少3個;二手房價下跌的城市數量為28個,較上月增加8個。

三、阿里的工具們

曾經風靡一時的小黃車OfO,如今已經破敗不堪,當年因為被嵌入支付寶成為許多投資者追捧的對象。

從投資線路圖來看,阿里特別喜歡投資一些高頻用戶比較多的商業模式,比如OfO,比如三江購物,比如居然之家,比如,美凱龍。

阿里投資這些公司,並不一定是為了短期盈利,也不是多麼看好它們的商業模式,而是看中了它們的客戶資源。

被阿里投資後,客戶就只能用支付寶了。由於金額較大,居然之家、美凱龍的客戶大多是非現金交易,把這部分客戶轉化為支付寶客戶,阿里就可以躺著收手續費了。

什麼新零售,不過是披著高科技外衣的幌子!新零售的本質就是支付!

所以,美凱龍的價值在於它的客戶們,在於客戶們轉投支付寶的懷抱。

至於炒作新零售的概念,也是為了配合支付。在房地產行業逐漸降溫的當前,家居市場只能是壓力越來越大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