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出頭之日:音樂視頻正在成為最大流量池

你的出頭之日:音樂視頻正在成為最大流量池 | 數據集裝箱

你的出頭之日:音樂視頻正在成為最大流量池 | 數據集裝箱

還記得2004年12月那個冬天嗎?

在YouTube正式推出前的近6個月前,來自美國新澤西州一名19歲男孩Gary Brolsma錄製了一個對口型音樂視頻《椴樹下的愛》(更普遍的稱呼是《Numa Numa》),隨後火遍了全球。

來自羅馬尼亞的這首歌被公認為互聯網第一個病毒視頻,雖然它從未登上過音樂排行榜,但不妨礙它成為網民們關於互聯網塑造狂歡文化的一段共同記憶。

隨著YouTube用戶規模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病毒音樂視頻在這個平臺上產生,成為全球流行文化產業最不可忽視的陣地之一。

2012年夏末,90後一代親自見證了一個名為《江南Style》的視頻是如何在短短24小時內不斷刷新數據記錄,爆火全球的。這支最初看似荒唐的韓語MV,畫面裡鳥叔模仿騎馬的舞蹈卻能夠在中國也掀起一股模仿的狂潮。

有意思的是,和羅馬尼亞的《Numa Numa》一樣,來自亞洲地區的韓語《江南Style》也突破了語言障礙,藉助具有魔性的洗腦旋律和誇張喜感的舞蹈動作,成為席捲全球流行音樂產業的現象級單曲。

你的出头之日:音乐视频正在成为最大流量池 | 数据集装箱

此後,藉助YouTube平臺,越來越多的病毒音樂視頻得以傳遍全球。後來筷子兄弟的《小蘋果》也曾在YouTube上引發過一陣模仿視頻潮。2017年,YouTube最火的西班牙洗腦神曲《Despacito》,直到2019年依然還有來自全球各地演繹上傳的視頻作品,與其他YouTube神曲一樣,這首西語同樣突破了語言障礙,旋律魔性十足,舞蹈熱情洋溢、副歌極其洗腦。

現在,音樂視頻正在成為YouTube最大的流量池。

很難想象吧?

現在要成為音樂品類之外的YouTube紅人的可能性,比你想象中的要難得多。

號稱是“互聯網上最先進的視頻和音樂分析平臺”的數據公司Pex,最近發佈了一項報告,進一步證實了音樂視頻的魅力。

該公司發佈的數據顯示, YouTube平臺上瀏覽量過十萬次的視頻僅佔平臺所有視頻的0.64%,這0.64%視頻的瀏覽量,僅僅佔YouTube平臺總瀏覽量的81.6%。換個說法,所有上傳到YouTube平臺的視頻,99.36%的視頻共同瀏覽量不足平臺總瀏覽量的五分之一。

那麼,平臺存在流量黑洞嗎?

你的出头之日:音乐视频正在成为最大流量池 | 数据集装箱

△數據來源Pex,由小鹿角學院整理

早在2015年,YouTube母公司谷歌就宣佈每分鐘就有總時長超過400個小時的視頻上傳到這個平臺上。毫無疑問,來自UGC上傳的視頻數字此後還在不斷攀升。但那又有什麼用呢?

正如Pex公司首席執行官Rasty Turek的建議一樣:“如果YouTube能刪除這99.63%表現不佳的視頻,那平臺將節省驚人的資金,仍然可以保留大部分的收入。”

這個

建議是否完全忽視了長尾市場視頻對於平臺的作用?但不管怎麼說,Pex公司再三強調了數據的全面性與獨立性。

Turek說:“Pex是一個搜索引擎,本質上和谷歌沒有什麼不同。我們選擇索引平臺,提取音頻和視頻內容,標記它們,然後再通過它們進行搜索。此外,我們定期收集和更新相關元數據。我們與任何平臺都沒有直接關係。我們無法看到私有和未列出的內容,也無法瞭解內容消費者的任何信息。”

你的出头之日:音乐视频正在成为最大流量池 | 数据集装箱

△數據來自Pex,由小鹿角學院整理

Pex表示,它們的數據庫涵蓋了所有YouTube平臺上的公開內容,同時,其數據庫也對於其他大型UGC平臺上的內容進行了分析。

根據Pex公佈的數據,YouTube平臺上超過10億瀏覽量的視頻中絕大多數視頻是音樂類視頻,這意味著音樂類視頻是平臺上唯一一個不斷吸引數億用戶重複觀看的類別。

此外,儘管遊戲類視頻是YouTube瀏覽量增長最快的視頻類別,但音樂類視頻仍然是最賺錢的。

有趣的一點是,音樂類的視頻往往長度最寬,但是單個視頻的平均瀏覽量是最高的。據Pex數據顯示,在音樂類視頻中,平均每個視頻瀏覽量為16397次,平均每個視頻長度為6.8分鐘,平均每分鐘的視頻內容瀏覽量為2411次。

排在第二位的是娛樂類視頻,平均每個視頻瀏覽量為13431次,平均每個視頻長度為12.9分鐘,平均每分鐘的視頻內容瀏覽量為1041次。

音樂類視頻實際上只佔YouTube上所有內容的5%,但是在2018年,音樂類視頻佔平臺視頻總瀏覽量的20%。

Turek說:“音樂類和娛樂類是僅有的兩個類別,它們不成比例地帶來很高的投資回報(投資成本=託管和發行成本;回報=瀏覽次數)。”

想象一個場景,如果把YouTube上95%非音樂類型的視頻刪掉,它還能成為全球流行文化平臺嗎?

在Spotify焦慮的同時,似乎聽覺意義上帶給用戶的獨特體驗正在降低。而音樂與視頻的深度互動結合,卻反過來顛覆了MV時代音樂視頻的配角角色。

正如YouTube上五花八門的“奧巴馬說唱”門類一樣,真人奧巴馬雖然擅長說唱,但他成為YouTube音樂網紅的原因卻得益於用戶的貢獻。用戶藉助於視頻、音樂素材,剪輯了一個又一個有趣搞笑又易於引發傳播的音樂視頻。

可以說,一位音樂偶像要想一波創造流行音樂文化潮流,就必須要考慮如何調動用戶,“玩轉”你的音樂視頻了。這股浪潮與Tik Tok在全球的走紅浪潮背後的邏輯幾乎是一致的。

當然,該公司提供的YouTube數據只是用戶娛樂內容消費的參考,但卻值得我們深思。

音樂如何與視覺更好的結合,在視頻平臺與用戶之間產生互動效應?這對於整個音樂行業來說,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你的出头之日:音乐视频正在成为最大流量池 | 数据集装箱

小鹿角APP——音娛產業數據終端

媒體、報告、教育、招聘、問答、社區

你的出头之日:音乐视频正在成为最大流量池 | 数据集装箱你的出头之日:音乐视频正在成为最大流量池 | 数据集装箱
你的出头之日:音乐视频正在成为最大流量池 | 数据集装箱

左右滑動 瞭解小鹿角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