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為什麼會富,捷信老闆教你7步收割千億財富

2月初捷克發佈法律禁止華為參加5G項目競標,9月底捷信在香港的IPO被推遲,10月9日捷克首都布拉格解除與北京友好城市關係。

華為、捷信、捷克三者間彷彿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因果,一切還得從五十年前說起。

1964年,生肖龍,這一年出生了兩個未來將改變中國的千億富豪。一個生在捷克,姓凱爾納;一個名叫傑克,生在China。

彼得.凱爾納(Petr Kellner,以下簡稱凱爾納)的父母一定想象不到,這個社會主義小國普通工人家庭的獨生子,未來會出落成為坐擁155億美元身家(摺合人民幣1093億元)的中東歐16國首富,掌管450億歐元資產的PPF集團最大股東,萬里之外中國的最大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捷信的所有者。

凱爾納實現王健林的1000個小目標,攏共分7步。

一、白手起家

無中生有最難,很多人都倒在這一步。除非家裡有礦,否則大多數人只能依靠努力和勤儉積攢下第一桶金。

不過積蓄並非白手起家的必要條件,聰明人更多是在積攢見識閱歷、社會資源和整合能力。當你準備好了這一切,社會的財富都會圍繞著你運轉,別人家裡的礦也會為你所用。

凱爾納的職業生涯始於一家參與日本理光復印機進口和銷售的公司。在這家公司工作期間,他遇到了米蘭·馬德里克和米蘭·溫克勒,他們後來成為他的商業夥伴。

最重要的是,理光復印機在當時的捷克只有大國企和高級官員用得起。彼得藉此得以結識一大批社會名流,這些社會資源將在未來發揮巨大的作用。

大家耳熟能詳的史玉柱,負債數億東山再起的關鍵在於結識了泰山會;

投資圈耳熟能詳的彼得.林奇,從勤工儉學的球童逆襲成最成功的基金經理,關鍵在於結識了富達基金總裁等高爾夫球場裡的名流,接受了華爾街的早期教育。

資源積累很重要,要掙錢得先往富人和金錢多的地方扎。比如大城市、金融業、互聯網業,比如領導的司機、商會的秘書、高爾夫場的球童等等,都是好去處。

二、時勢

在穩定的社會財富分配結構下,各種法規、秩序、跑道,都是上位者制定的,財富的分流天然會傾向於既得利益者。要想上位,必須得緊盯固有體系打盹的時候。

比如社會鼎革、經濟危機、技術進步、新興產業等等。追求進步的青年要注意,不確定性和黑天鵝才是我們的好朋友,千萬不要相信歲月靜好的鬼話。

凱爾納的時勢來自於東歐劇變。根據1991年2月26日通過的法律框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決定將佔國民經濟比重96%的國企進行證券私有化改革,全民均分證券投資點。

公民可以用投資點直接購買國企業股份,或是向投資基金兌換成私有化證券,成為基金股東,間接持有國企股份。

對於新鮮事物,大多數人都會本能排斥,凱爾納卻嗅到了金錢和權力的味道。投資於基金的公民不再享有企業的股東地位及相應投票權,投資基金成了企業的大股東。

這是上天賜予的逆襲機會。

凱爾納充分調動自己在打印機公司時期積攢的社會資源。1991年9月,凱爾納聯合自己在打印機店收穫的人才米蘭·溫克勒和彼得·茹達爾,成立了他的第一家投資基金。

捷克“第一私有化管理基金(Správa prvního privatiza·ního fondu)”,註冊資金僅有10萬捷克克朗,約合3300美元。11月,凱爾納從國有玻璃廠“斯克洛聯盟”那裡獲得了資金支持,以債務增長和資本增值的形式獲得了2000萬捷克克朗的投資。

最好的買賣,莫不如用對手的資金收購對手,用國企的資金收購國企。“斯克洛聯盟”的首席財務官成為基金的董事,“第一私有化管理基金”的註冊資本上升到660萬克朗。

1992年3月,公司的名字正式縮簡為PPF。有人、有錢、有背景,萬事俱備。

1992年5月,證券私有化的第一次浪潮開始。通過一系列運作,PPF獲得了所有證券投資點的1.4%,成功躋身為最成功集團的第11位。年底PPF購買了超過200家公司的股票,價值50億捷克克朗。

1993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聯邦解體後,開始了第二次證券私有化浪潮。PPF獲得了所有私有化證券投資點的2.1%,位列最成功集團的第9位。

弔詭的是在一系列運作下,有40%的捷克人因為手續費放棄了購買國企股份(無獨有偶,十年後我國也出現了大量類似1元錢購買虧損國企的MBO改革,私有化的活力讓他們轉年就能賺數千萬乃至上億財富)。

1996年凱爾納通過注資1.8億美元等一系列收購、合併,實現了對捷克最大的國有保險公司Ceska Pojistovna2的控制。

2006年該保險公司利潤高達3.62億歐元,市值27億美元。凱爾納藉此一躍成為捷克首富,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雷布斯說:站在風口,豬也會飛起來。其實不全對,不一定要是風口,掉進深淵也會飛。關鍵是當前的事態要變化,枷鎖要鬆動,才有希望。

巴菲特正是在股災中的人棄我予,鑄就了財富神話。中國正是在911後反恐合作的間隙,悄悄的快速壯大。

三、格局

在控制了捷克的保險業後,凱爾納迫不及待向中東歐其他國家擴張金融勢力範圍。

這就引起了歐洲最大的壽險公司、第三大保險集團忠利的注意。雙方大戰八百回合,卻越打越心心相惜。於是乾脆斬雞頭、燒黃紙結成了異性兄弟。

2007年忠利集團和PPF在中東歐成立合資保險公司,忠利拿了51%的份額,給了小弟11億歐元的紅包。新的合資公司業務範圍涉及除捷克之外的,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俄羅斯等國。

至2015年初PPF將剩下49%股份全部獻給大哥,又得了27億歐元的打賞。

從1995年入股捷克Ceska Pojistovna2保險公司至此正好十年,凱爾納依然控制著捷克國內的保險業。

但當初的1.8億美元投資不僅換得了38億歐元的現金,還換得了與歐洲頂級保險集團的交情以及學習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中東歐保險投資人的財務數據。這些數據將為PPF旗下的捷信消費金融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當公司規模長成一定程度之後,韜光養晦已經不起作用。怎樣面對行業大哥的打壓?

首先自身要硬,凱爾納先通過正面交鋒顯示肌肉;其次格局要大,不計較一時一城一地的得失。凱爾納退一步尋求合作給了大哥臺階下,雙方共同攻城略地;第三,不忘初心,發展是硬道理。大哥面子上過得去,凱爾納默默積攢大量的數據,有效支持消費金融的壯大;最後,虛心實腹。

凱爾納通過表面示弱,得到了金錢、數據,更重要的是保住了國內保險業的完整,對民心有交代。丟了面子,卻得了裡子。

商戰很殘酷,為了最終的勝利,毛主席教導我們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四、割韭菜

白手起家、趁亂而起、坐穩江山,下一步就是高高興興的薅羊毛、割韭菜了。畢竟打仗是要成本的,遇見惹不起的還能磕掉牙。對酒(韭)當歌(割),多麼從容、優雅。芸芸烏合之眾,從根部割盡,一茬茬還會再來。

東漢著名流行歌曲唱到:小民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意思是隻要不弄出人命,使勁兒薅。

除了稅收,全球最通用的割韭菜方法是金融。藝術點的叫普惠金融,直接點的叫高利貸。在凱爾納手裡,捷信以一招普惠金融的障眼刀法,成為割韭菜的好鐮刀。

招股報告顯示:捷信在剝離若干非核心業務後,在2016年至2018年的經營收入分別為19.78億歐元、31.09億歐元和39.52億歐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了41.4%,淨利潤則從2.1億歐元增長至4.3億歐元。

截至2019年6月30日,捷信年內新增貸款104億歐元,未償還貸款餘額為211億歐元。經營收入21.01億歐元,淨利潤為3.17億歐元。


富人為什麼會富,捷信老闆教你7步收割千億財富


現金貸是賺錢利器,過去三年利率平均高達36%。

截至2019年6月30日,捷信新增貸款中,現金貸款為48.5%,銷售點貸款佔比為44.2%,循環貸款為6.5%。

現金貸款的平均貸款規模為2294歐元、平均貸款期限為43個月、實際年利率為30%;銷售點貸款的平均貸款規模為340歐元,平均貸款期限為12個月,平均實際年利率為27%。


富人為什麼會富,捷信老闆教你7步收割千億財富


如此好的收穫下,自1997年成立以來,捷信已為超過1.23億用戶提供放貸服務。並在約45萬個實體銷售點場所和網上渠道建立了龐大的分銷網絡。

2010年就已有50%有收入的捷克公民、31%(約2200萬個)俄羅斯家庭從捷信獲取消費金融服務。

鈍刀割肉才可細水長流,按照2018年捷信現金貸的平均貸款時長和本息計算,每月還款也就80多歐元,不知不覺中被割韭菜長達四年。等反應過來,已經晚了。

比如聚投訴的捷信借款人劉先生遇到的問題就很典型。


富人為什麼會富,捷信老闆教你7步收割千億財富


有一味藥材叫熊膽,採藥人會給熊肚子上插入一根管子,被關進鐵套的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膽汁不停流出,一輩子在鐵籠裡套牢,至死方休。

五、降維打擊

用息差割韭菜是個簡單可複製的模式,愛因斯坦說:複利堪稱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經過在捷克等中東歐國家十多年的成功經驗,捷信建立起了一整套成熟的包括獲客、風控等流程的信貸模式。

面對經濟環境類似的中國、越南、印度這些處女地,捷信嫻熟的利用技術優勢,迅速收割了大片消費金融江山。而一臉蒙逼的當地小白,還在玩泥巴。


富人為什麼會富,捷信老闆教你7步收割千億財富


捷信2007年12月在廣東省正式啟動消費金融業務,2010年成為中國首批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截止2019年6月30日,捷信在中國的業務已覆蓋29個省份和直轄市,超過312個城市,擁有超過26萬個銷售點,共服務超過5210萬客戶,僱員人數約5.7萬人,貸款餘額達133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040億元)。

2018年捷信中國收入25.4億歐元,佔總收入的63.79%。


富人為什麼會富,捷信老闆教你7步收割千億財富


當擁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時,降維打擊是個成本最低也最有效的擴張方法。

主席農村包圍城市,拼多多主打落後城鎮的消費下沉市場,都迅速獲得了極大成功。

和幼兒園的學生比乘除法,你肯定手到擒來。

這個世界足夠大,一定有地方沒有接受到你習以為常的商業模式。

六、黑白通吃

割韭菜太過,也會辣手,這個時候黑白通吃就顯得很重要。

捷信在中國薅羊毛多年,近三年年均收入200億,屢被投訴高利貸、砍頭息。聚投訴數據顯示,捷信金融被投訴量達13570件,解決量不到60%。能一直存續,甚至去香港上市,自有其門道。


富人為什麼會富,捷信老闆教你7步收割千億財富


放印子錢,必須得有暴力團隊來維。據報道捷信擁有一隊包括約22000名實地及電話催收代理的龐大團隊,無路可逃,韭菜只能祈求請捷信給一條活路。

但與養著龐大的催債團隊相比,和本地大企業合作才算是精明的陽謀。

捷信在中國開展業務是通過與迪信通、VIVO等手機連鎖賣場進行合作分期支付切入的,早期的VIVO、OPPO手機專營店很多都直接轉化為捷信的小貸團隊,分期支付也帶動了這些手機品牌的銷量。

捷信官方表示其在越南提供零利率貸款購買OPPO手機,使得OPPO的銷售量在很短時間內增加了40%。在菲律賓,OPPO的市場份額從原來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只用了一個季度的時間。在印度,OPPO銷量翻了一番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

華為和VIVO也在菲律賓、印尼和印度等國家採用同樣的零利率貸款購機策略,VIVO在印度的市場佔有率甚至超過了三星電子,成為市場領導者。

捷信通過與中國本土的優秀企業建立成功的合作關係,既借船出海做大了市場,又利用這部分企業的名望做了自己的護身符。

不過捷信與中國商界的美好合作關係,正在受到挑戰。

捷克總理對華為5G的禁令是過去一年影響中捷關係的主要因素,而捷信母公司PPF是捷克最大電信網絡運營商的實際控制者,捷克最終是否選擇華為5G,凱爾納應該會是關鍵。

根據10月25日消息,捷克工貿部部長哈弗裡切克對外宣稱,捷克不會禁止華為公司參加5G網絡建設招標。

相信捷信消費金融在港交所的IPO,或許在年底仍會進行。

陽謀才是最好的策略,當你綁定主流的利益,讓其離不開時,一切都會為你開路。

七、慈善

月盈則虧,功成名就之時必須要給自己留後路,而名望是最好的後路。

孟嘗君聽馮援建議免除了封地民眾的債務,才有了被齊王罷免回薛城後的全城相迎,才有了狡兔三窟的典故。

聰明如彼德·凱爾納與其夫人仁娜塔(Renáta )共同創建了凱爾納家庭基金,為大量教育與科研項目提供長期資金支持。在過去幾年中,基金援助超過12億捷克克朗。2011年其創建了一所學校,為貧困、殘疾和特別有天賦的兒童提供機會。

兔子不吃窩邊草,富貴還是要還鄉的。多捐點,大家仇富的時候才會不好意思。10月29日李嘉誠宣佈給香港中小企業捐了10億港幣應急錢,相信最近罵聲會少一些。

凱爾納出生於5月20日,估計鄉親們都愛他,可惜割盡了周邊國家的韭菜。傑克.馬生於9月10日,確實讓天下沒了難做的生意,他已經回鄉當了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