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事件後續:對俄返銷T-80二手坦克(下)

該坦克採用一門2A46M式125毫米滑膛炮,1挺PKT式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挺NSV式12.7毫米高射機槍。主炮彈藥40發,28發在自動裝填機內。7.62和12.7毫米機槍彈的攜帶量分別是1 250和450發。炮管使用斷隔螺紋連接在炮尾上,因此可以從前方很容易地更換炮管而不是像舊式的T-72坦克那樣,需要起吊炮塔才能從後方通過拆卸整門火炮的方式來更換炮管。主炮所用彈種包括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尾翼穩定榴彈、破甲彈和炮射導彈,其中導彈的射程為500~5 000米,可以像常規彈藥一樣放置在自動裝填機的彈匣裡。導彈可以從行進間的坦克發射射擊運動目標,並且配備了串聯戰鬥部以對付披掛了反應裝甲和採用間歇裝甲的目標。儘管配備炮射導彈的主要目的是消滅處於穿甲彈、破甲彈有效射程之外的敵主戰坦克和其他裝甲部分,但韓軍發現該導彈同樣可以用來執行其他火力打擊任務,例如射擊低空的直升機。要知道,常規的坦克炮火控系統對直升機類的目標跟蹤和解算能力較差,而使用半自動制導裝置的導彈對5 000米內的低空懸停或低空低速的直升機有很好的命中概率和毀傷效果。

T-80U坦克配有先進的1A45火控系統,具有自動目標追蹤功能,彈道計算機運行速度快,使火炮射擊反應速度和精度得到改善。與主炮配套的2E-42陀螺穩定儀也經過工藝革新,使得誤差減半,垂直軸誤差在0.2密位之內,水平軸誤差在0.3密位之內,也就是說T-80U在移動中射擊1 000米外目標時能把主炮晃動所造成的垂直方向誤差控制在20釐米以內,水平方向誤差控制在30釐米之內,即使在2 000米處,垂直方位與水平方位誤差也分別僅有40釐米和60釐米,就寬3.7米、高2.5米的典型坦克目標而言,這一誤差已是相當小了,使得T-80U即便在移動中也能準確命中目標。


“薩德”事件後續:對俄返銷T-80二手坦克(下)


韓俄各取所需

韓國軍事專家樸秀燦指出,長久以來,美國一向以“共同防朝”和“聯合作戰”為幌子,逼迫韓國無條件地引進美製武器,美其名曰“實現互操作性”,可是韓國花費大量民脂民膏,買回來的許多美製武器卻不是自己十分需要的。“維基解密”披露的美國駐韓大使館的電文稱,2000年,韓國空軍計劃引進4架預警機,美國大使不止一次地遊說韓軍高官,稱“必須考慮到與美軍聯合作戰的問題,採購第三國的產品將導致難以想像的後果”。最終,韓軍不得不放棄從以色列引進G-550“海雕”預警機,改從美國購買大而不當的E-737“和平鷹”預警機。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佈的《2016年世界軍工市場年鑑》中指出,2011~2015年,韓國從海外引進的武器80%都是美國製造的。美國軍工企業中受益最大的當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

《韓國日報》分析,儘管美國把韓國軍火市場視為禁臠,但俄羅斯巧妙地利用地緣政治和經濟因素,繼續在韓國國防事業中扮演特殊角色。該報展望,韓國向俄羅斯返銷T-80U坦克,只是“再續前緣”的信號,未來韓國國產隱形戰鬥機項目(KF-X)等重大項目都需要俄羅斯的技術支援,要知道韓國從美國洛·馬公司引進F-35隱形機,是不包括技術轉讓的。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官員表示,2016年底,韓國聯合參謀本部戰略企劃部長鄭安浩剛剛與俄軍總參作戰總局副局長維佩特洛夫舉行軍事交流會議,重點討論雙方開設空軍直通電話以及技術交流等問題,這讓外界產生諸多聯想。

韓國《時事週刊》稱,韓俄軍事關係有著深層次含義。韓國對俄羅斯沒有軍事威脅,具備尖端技術和製造業的韓國是俄羅斯的最佳投資來源國,而韓國又需要俄遠東地區的資源,兩者可以形成互補。更重要的是,韓國把俄羅斯看作是繼美國、中國之後影響東北亞秩序的“第三戰略力量”,希望通過經濟、軍事合作深化戰略互信。《時事週刊》甚至認為,考慮到當下中國和俄羅斯形成統一戰線,全都反對韓國引進美國“薩德”系統,韓國政府卻強硬地堅持“薩德”部署行動會在2017年5月前完成,為了分化中俄聯手反對“薩德”部署的陣線,韓國有意與俄羅斯展開一些軍事合作,讓俄方有利可圖,使之軟化態度,為己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