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觀中國:“域富論”鏈接西安、上海的“源代碼”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在實現重大突破的歷史關口。各國應該加強創新合作,推動科技同經濟深度融合,加強創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約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術交流合作,讓創新源泉充分湧流。

去年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佈,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在此前更早的2017年,首屆“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在西安市舉行,大會倡導“硬科技改變世界,硬科技引領未來,硬科技發展西安”,2019年第三屆硬科技大會正式提出了西安成為“全球硬科技之都”的戰略。

3年間,全球硬科技和中國科創板相繼在西安、上海兩地正式打響,成為兩市靚麗的名片,似乎要拉開了兩地互相映照,合作發展的新機制:硬科技是創新的核心,科創板是硬科技的推手。

一、兩市有望構成資本市場的接力賽

資本市場前後分為兩級: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是通過金融紐帶和實物投資,將各種稟賦資源聚集為企業(公司)單元,形成生產力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貨幣資本形態向生產資本形態的轉變;二級市場是一級市場的金融產權人轉讓金融產權的市場,金融產權分為債權、股權,以及權變合約。顯然,一級市場金融會影響原始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二級市場金融不會影響原始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西安硬科技大會,實際上是在西安構建一個“硬科技”市場,相當於利用西安現有的“硬科技”稟賦,叫響“硬科技”概念,激勵更多的資源重組為“硬科技”企業,形成“硬科技”生產力。激勵更多的“硬科技”企業聚集西安,構造“硬科技”增長極,形成“全球硬科技之都”。西安要成為地緣意義上的全球硬科技總部基地,西安更要成為“天緣”意義上的“全球產業生命鏈”孵化基地。前者講究物理性,後者講究功能性,前者在地上,後者在雲端。

“硬科技”是科創的核心組成部分。如果說西安的“硬科技”市場為金融產權人提供了紅利(利息)實現的條件,那麼上海的科創板則為硬科技的金融產權人提供資本利得的實現條件。顯然,資本利得的獲得者相當於跑完接力賽的第一棒,而金融資產的需求者則是接力賽中的“接棒俠”。這兩棒都有紅利(利息)的權利,將棒交出去只是規避稟賦不力而精疲力竭的困境。因而,換棒是為持棒服務的。

二、兩個市場都需要“TIF域”加持

資信是支撐人類社會持續乃至於繁榮的根本。資信分為兩種,一種叫做誠信,即誠信行為,專指使用價值的生產者在主觀上是否願意為社會提供有用無害的使用價值,在客觀上是否“力能從心”,具有生產出合格使用價值的能力;另一種叫做信用,即信用資源,專指交換價值的短缺者在主觀上是否有履約的意願,在客觀上具有履約所需的現金流力。不管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所有的企業都必須遵循這個“資信原則”。

就西安“硬科技”這個一級市場來說,既要關注硬科技企業的誠信資信,不真企業入市,會毀壞營商環境。若要給硬科技企業一個寬容的試錯環境,後續則要在企業的誠信揭示機制上濃墨重彩;西安還要從三個路徑重視創造硬科技企業的信用資信。一是創造非系統性信用資源,尋找企業的“存量資產”,二是創造政府型系統性信用資源,三是創造市場型系統性信用資源。政府和市場亟待學習“信用資源”創造技術,為投資者提供足夠的反制力。

科創板取得階段性勝利,但“信用質能聯繫方程”(ECMn,n=1、2)告訴我們,二級市場會導致一級市場發生道德風險,形成假(壞)的硬科技企業。解決的辦法是支持市場力量或者PPP力量在西安形成或在科創板上疊加持續揭示硬科技企業資信的“硬科技TIF域平臺”;同時平臺開闢者有權將不符合基本德行水平和道行水平的硬科技企業驅離出去,形成“優幣驅逐劣幣”的公正公平市場制度,供硬科技兩級市場投資者交易的選擇。

三、兩市接力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對接

兩市接力,更是“一帶一路”兩個起點城市的對接。“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上海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核心樞紐城市,也是國家的中心城市,有豐富的金融要素稟賦,有望發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金融中心,尤其是“科創金融中心”;西安是陸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承載地,也是國家的中心城市,有良好的“硬科技”及其人才稟賦。有望成為全球硬科技及其人才的“雙核”孵化中心。兩個城市一個居黃河之頭,一個居長江之尾。兩個城市可以在“兩河流域”大尺度展開全覆蓋的最佳的科創資源配置示範工程。

西安、上海,或龍或鳳,龍鳳呈祥。兩個城市必須超越國家中心城市的氣概,擔當躍遷為世界大都市的重任。這首先要完成地緣上的功能良化聚集,雙方各自發揮自貿區功能,面向更大的領域,形成“顯性城市群”;要發揮“三域治市”的公正公平效能,形成道德法律共治的良好的營商環境;更要引導以人為本的高質量發展模式,促使人類信仰向著“真善美、愛能需、身心靈”的極樂境界不斷進化。

中國是世界的中國,“中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的,全領域的”,中國的未來,是“共享的未來”。中國將摒棄“國富論”以國為界的“築牆”理念,而是發揚“域富論”以產業鏈促進縱深合作,以道德域弘揚公正公平交往。上海和西安和來自世界的力量一起,將通過“科創信息技術鏈”構建能夠科學智慧決策的高科技成長雲平臺,擁抱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創資源,構造全球“隱性城市群”,“共建開放創新世界經濟”。

(本文作者系:竇爾翔,北京大學教授,國聲智庫“域富論”專項課題組組長;徐蘊峰,國聲智庫執行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