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裡我指的物聯網,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它涵蓋三層意義,即基礎設施,萬物智能(包含人工智能),以及場景應用,這我在物聯網裡的尋寶圖裡面給大家有過介紹。

其次,今天最想講得是,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或者說是百倍股?這裡,物聯網行業與光伏行業的十倍股的邏輯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是,物聯網行業與光伏行業都是有未來的行業;

不同的地方是,光伏行業是屬於被低估,而物聯網行業是屬於行業天花板很高,一旦實現,可以改變各行各業。

那麼其實對於物聯網行業,是否會出現十倍或者百倍股,要回答的問題就是兩個:

物聯網為什麼會來?它真的會像互聯網一樣改變我們的生活,還是像過去的鬱金香泡沫一樣,只是一場幻滅?

如果物聯網會來,那是什麼時候到來呢?會不會物聯網就像經濟學家口中的“長期”一樣,總不知道什麼時候。

一旦我們如果確定,物聯網真的會來,以及就是在這未來的3-5年,物聯網就會到來,那麼,物聯網行業裡面,一定就會出現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因為這將是信息時代的最終極的展現形式,也將是改變世界的一次變革。

對於第一個問題,物聯網為什麼會來?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過去的幾次人工智能浪潮,可以給我們的這一次的物聯網浪潮有所啟迪。

"人工智能"這一名詞的誕生於1956年,由四位圖靈獎得主、信息論創始人和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在美國Dartmouth會議上,一起將人工智能的名詞定義出來。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1956年的Dartmouth會議)

當時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來了,要超過人類了,但後面,大家發現,人工智能只是萌芽,只能做最基礎的事情。這便是人工智能的第一波浪潮,隨後便進入了人工智能的冬天。

隨後,隨著1982年Hopfield神經網絡和BT訓練算法的提出,大家又在討論人工智能的春天又來了,因為這一次,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飛躍,以及算法上也有了突破,而這一波的人工浪潮持續了10多年。這便是人工智能的第二次浪潮,然後隨著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一同再次破裂。

而現在,我們正在經歷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與前兩次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這一次的“人工智能”浪潮,能夠將人類帶入“物聯網”時代呢?

我認為,這是基於“三個基礎,一個奇點”: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三個基礎指的是:互聯網,大數據,算法。

第一個基礎是互聯網。互聯網大家都再熟悉不過,而正是因為互聯網,使得我們實現了“信息的高速公路”,而這也給之後我們提到的大數據提供了支持,也使得物聯網變成了可能。

而我們看到,互聯網本身也正在進行一次自我進化,為物聯網做準備:互聯網正從IPv4進化到IPv6的時代。這是因為,在IPv4時代,一共可分配的IP有約43億,而這個數字並不能很好的支撐未來的萬物互聯。所以,在2011年的互聯網大會就覺得互聯網將使用IPv6,而在2017年7月,通過IPv6使用Google服務的用戶百分率也首次超過20%。

第二個基礎是大數據。由於互聯網的到來,使得我們的數據真正意義上變成了大數據。現在,每天人類產生的數據,比互聯網之前的幾千年總共的數據還要多。在2012年時,IBM曾對此做過研究,整個人類文明所獲得的全部數據中,有90%是過去兩年內產生的。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而未來,人類數據還將繼續爆炸式增長,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研究結果表明,在2020年,數據量將會是40ZB,是2005年數據量的400倍。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這些大數據,將會給人工智能的算法的實現與完善變得可能。這一點,我想學過統計學的都應該有很深刻的體會。

第三個基礎便是算法。我們目前已經看到,machine learning的算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並且已經可以在垂直應用領域得到突破。比如,DNN算法在2010年在語音識別中有突破,使得語音識別的準確率達到了95%以上,CNN算法在2012年在圖片識別中有了突破,這也使得人類在使用此算法來診斷肺結核的準確率達到了94%。

而一個奇點,指的是即芯片的運算能力將超過人腦的運算能力。

人腦大概是擁有300億個神經元(也有數據說是600億個神經元),而芯片大概在2018年左右,會達到300億個電子元器件,即芯片會和人腦在計算能力上相媲美。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這意味著,就在2018年的前後,芯片的運算能力將會超過人類,而一旦超過後,將會指數級的超過人類,這也意味著,未來,人類將不再是世界最聰明的物種。

正是基於“三個基礎,一個奇點”,這使得這一次的物聯網浪潮將不同於之前的兩次人工智能浪潮,而當這“三個基礎,一個奇點”與現實生活的需求結合起來的時候,物聯網的時代就會到來,而那將是一個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時代。

對於第二個問題,如果物聯網會來,那是什麼時候到來呢?

其實,在我看來,物聯網時代已經來了,萬物智能已經慢慢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而未來的3-5年,我們將會看到萬物智能的應用走進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這裡,我先從智能家庭的控制器,智能音響說起。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音箱最先的推出,是亞馬遜在2014年11月推出的,而在我看來,2016年就已經標誌著標誌著Echo開啟了家庭“物聯網”的時代。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為什麼我說2016年才是家庭物聯網的元年呢?

我們看看2007年,喬布斯發佈了iPhone 1,而2007年,iPhone的銷量是612萬部,標誌了開啟了“智能手機”的時代。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而在2016年,Echo賣出了650萬臺,而這一出貨量,和當年蘋果第一代手機的出貨量相當,證明已經有相當一部分的先知們在慢慢進入家庭“物聯網”的時代。

而在2017年,智能音響的總出貨量已經達到3300萬臺,而預計在2018年,智能音箱的總銷售量會超過5600萬臺。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而現在我們看到,所有的巨頭,都在搶佔這一家庭互聯網的入口,從國內的阿里,百度,京東&科大訊飛,以及到國外的蘋果,亞馬遜,谷歌都在進入智能音箱的領域。

這其實也已經表明,所有的科技巨頭已經從移動互聯網的戰略紛紛轉向了物聯網(人工智能)的戰略。以谷歌為例,其在2016年宣佈了其公司戰略,將由mobile - first 轉為 AI - first。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除此之外,我們已經看到,萬物智能也改變很多其他產業。

比如汽車,從2015年的CES, 奧迪的汽車完成了從硅谷到拉斯維加斯之旅,實現了自動駕駛: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比如手機,華為在2017年10月發佈了首款搭載人工智能的芯片手機: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比如醫療,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在2017年國家臨床執業醫師考試中,順利取得執業醫師執照: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同時,我們看到,不僅科技巨頭在不遺餘力的發展物聯網(人工智能),同時中美這樣的國家,也將人工智能提高到了國家戰略的層面。

這裡,錢真理特別想著重的一點是,在人工智能的浪潮裡,中國將不再是跟隨者,或者是模仿者,而是領導者。這一點,其實並不是我隨口一說,而是在2016年10月,美國總統辦公室頒佈的"plan for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明確的指出: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這其實,背後是中國在AI的研究上面已經超過了美國,而中美也是遠超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而我們再看一下,中國政府出臺的關於人工智能的各項政策,我們就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對人工智能的決心與前瞻性:


為什麼物聯網裡會有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這將意味著,這會是國家層面與企業層面的雙合力,將會注入大量的資金與吸引大量的人才,加快人工智能,物聯網的到來。

總的來看,正是因為有“三個基礎,一個奇點”的支撐,同時我們也看到,人工智能已經正在一步步的改變我們的生活(從智能家居到汽車,手機,醫療等),再加上國家層面與企業層面的共同戰略支持帶來的資金與人才,我相信,物聯網的全面爆發就在未來的3-5年,而這將是人類信息時代的再一次革命,再一次大變革,而理所當然,這裡面會誕生無數的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