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上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就笑了?“情緒粒度”高,情緒控制力更強

舅舅家的小表弟簡直就是個情緒包,根本碰不得,動不動就會大哭大鬧,而且時常讓人察覺不出什麼明顯的徵兆,或者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卻總是過度反應。正因如此,儘管小表弟長得很可愛,可是一眾兄姐們卻不太願意帶他玩,生怕一不小心就把他給弄哭了,只有二姨家的表姐除外,因為她有自己的辦法,就算表弟哭得再厲害,表姐也能夠讓他迅速止哭,甚至破涕為笑。在我們看來,表姐彷彿是在變戲法一般。

不過隨著年歲漸長,尤其是在瞭解了一些育兒方面的知識之後,我終於破解了表姐的“戲法”。其實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只不過表姐比較心細,她很善於抓住表弟的情緒波動,也知道表弟最喜歡什麼,從而在表弟大哭大鬧之時利用他喜歡的事情來轉移情緒。只不過,表姐之所以總是成功,還與表弟自身的特點大有關係,用學術一點的話來說,那就是表弟的“情緒粒度”比較大。

娃上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就笑了?“情緒粒度”高,情緒控制力更強

“情緒粒度”的概念,是由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巴瑞特提出來的,最先發表在他的書《How Emotions Are Made》(情緒如何產生)中。在這本書裡,巴瑞特把一個人對不同程度情緒的識別和區分的能力叫做情緒粒度。

簡單的說就是:情緒粒度大的人,對於不同程度情緒的識別能力就會很差,比如最極端的,就只能識別“太好了”以及“太壞了”這兩種程度。反之,情緒粒度小的人,則能夠把情緒分出更多的層次,從而做出不同的應對,這樣的人,顯然在管理情緒方面是更厲害的。

娃上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就笑了?“情緒粒度”高,情緒控制力更強

就拿表弟來說,當年的他,很明顯就是一個情緒粒度非常大的孩子,甚至可能就是那種極端的狀態,要麼喜要麼悲,而沒有中間狀態。至於表姐,則是在不知不覺中抓住了表弟的這個特點,從而通過一些表弟喜歡的事情讓他瞬間轉變情緒,這對於情緒粒度大的人來說,是很容易實現的。因為情緒粒度大,情緒的波動也就越大,甚至常常在一瞬間就能由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比如一些孩子,上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就開始笑了。

很顯然,情緒粒度小,才對我們更有利,這樣的人,情緒更穩定,負面情緒對他的不良影響也會更小。對於孩子來說,情緒粒度小,不但有利於身心發育,而且也更容易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因為他不會讓壞情緒來阻止自己前進。

娃上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就笑了?“情緒粒度”高,情緒控制力更強


△△△情緒粒度小,對於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更能應對負面情緒的衝擊

一個情緒粒度小的孩子,會把負面情緒從輕到重分成很多個等級,不同的等級,也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應對。如此一來,當他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大腦就會給它確定一個等級,從而預估它所帶來的傷害,並採取合適的應對策略。反之,情緒粒度大的孩子,則會把一切的負面情緒都同等對待,而且是按最壞的情況,如此一來,孩子就很難抵抗由它帶來的衝擊。

☞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更高

情緒粒度小的孩子,會充分感受到每一絲的正面情緒,從而不斷地積累滿足感。比如今天媽媽誇了他一句,他就能夠體會到由此帶來的喜悅之情,並將其沉澱下來。而情緒粒度大的孩子,卻很難沉澱各種正面情緒,因為他們的情緒波動太大,上一秒還快樂著,下一秒可能就會因為一些小事而陷入悲傷了。所以通常來說,情緒粒度大的孩子,對於自己的生活會更加滿足,這樣的心態,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娃上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就笑了?“情緒粒度”高,情緒控制力更強

顯而易見,讓孩子的情緒粒度變小,才是家長育兒時應該追求的目標。但是很可惜,意識到它的家長並不多,有許多家長,反倒還會覺得孩子本來就應該“上一秒哭下一秒笑”,甚至還故意利用孩子的這個特點來逗他,從而讓孩子情緒粒度大的特點固化下來。這樣的做法,從長遠來看,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真正正確的做法,則是想辦法去減小孩子的情緒粒度,讓他們對情緒擁有更好的區分和識別,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負面情緒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要想實現這一點,父母們應該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著手。

娃上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就笑了?“情緒粒度”高,情緒控制力更強


△△△如何幫助孩子減小情緒粒度?

1)給情緒帖上標籤,幫助孩子認識不同的情緒

情緒有很多種,但是孩子對此未必有足夠的認知,可能在一些孩子眼裡,就只有“傷心”與“開心”這兩種情緒,像焦慮、失落、寂寞、激動、滿意等情緒,就沒有多少明確的認知了。

但這不要緊,只要父母在平時多做引導,當孩子表現出此類情緒的時候,就告訴他們現在表現出來的情緒具體是什麼,也就是給情緒帖上具體的標籤。這樣幾次下來,孩子就會對這種情緒有深刻的認知,以後再產生的時候,心裡自然就很清楚那是什麼情緒了,而這正是幫助他減小情緒粒度的第一步。

娃上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就笑了?“情緒粒度”高,情緒控制力更強

2)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表現出某種情緒的時候,家長可以向他提問,讓孩子說出自己現在的心情是什麼樣的。一般來說,只要孩子的情緒沒有極端化,往往是很願意說出來的,因為他們也很希望父母能夠感知到自己的情緒。通過語言表達,就可以進一步強化孩子對不同情緒的理解,從而為減小情緒粒度打下更好的基礎。

娃上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就笑了?“情緒粒度”高,情緒控制力更強

3)好好利用負面情緒

孩子的負面情緒,往往是家長們最為關注的,而這些情緒,其實是可以被好好利用的。

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就認為,如果家長能夠把負面情緒的發作轉化為引導孩子處理情緒的契機,不但對於家長自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解脫,而且也有助於建立更緊密的親子關係,從而產生意想不到的收穫。

人是一種感情豐富的動物,相應的,情緒對人的行為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而情緒粒度小的人,則可以更好地管理情緒,從而不讓情緒產生的負面影響變得太大,這也將讓他們更容易獲取成功。

娃上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就笑了?“情緒粒度”高,情緒控制力更強

如果你的孩子上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卻又笑了,你會怎麼看?瞭解“情緒粒度”之後,你還會覺得這是好玩的事嗎?歡迎說出你的看法。

————————

我是文竹媽媽,家有兩寶,大寶5歲,小寶3歲。一人帶兩娃的艱辛讓我更懂得如何照顧寶寶。

文竹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分享,為寶爸寶媽排憂解難。歡迎各位與我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小問題小確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