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北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填空備考之“所謂題感”

省考行測部分,言語理解是很重要的考察專項,而其中,邏輯填空一直是考生們較為“頭痛”的部分。很多同學把這部分的正確率交給一個叫“題感”的詞之後,就不管不顧,總在羨慕正確率高的同學題感好,卻不知題感從何而來,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來聊聊邏輯填空的“題感”是什麼:

2019湖北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填空備考之“所謂題感”

一、分析材料語境

很多同學需要讀材料很多遍才能知道材料講的是什麼,更有甚者讀完之後還是不知道材料在講些什麼,其實很大一部同學都是沒有準確的分析語境導致的。

例題1、今天,科技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人們難以脫離科技成果,退回到現代科技之前的生活狀態中。但越來越多的人也意識到,一些科技成果常常攜帶著____________的後果,可能對人類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昭然若揭

B. 不言自明

C. 毋庸諱言

D. 難以預測

中公解析:文段首先講述科技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表示轉折,可以快速判定前後為反對關係,轉折前闡述科技的優點,轉折之後闡述科技的弊端,強調科技成果可能會帶來某些後果,對人類產生負面影響,而且橫線後出現一個詞“可能”,說明這個後果具有很多不確定性。D項“難以預測”指難以預先推測或測定,表示我們無法完全掌握科技發展產生的作用,包括對人類生活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都是不確定的,當選。A項“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與“後果”搭配不當,通常表述為罪惡、真相昭然若揭,排除;B項“不言自明”指不用說話就能明白,道理很淺顯,無法搭配“後果”,且與文意相悖,排除;C項“毋庸諱言”指用不著隱諱,可以直說的內容,文中並無隱諱之意,排除。故正確答案為D

二、辨析詞語

很多同學做題的時候,好不容易讀懂了材料語境,但是卻敗在了詞語上,四個選項的詞語看著感覺都一樣,完全不知道怎麼選,看完這個題或許會明白。

例題2、“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月光、蟬鳴、蛙聲與稻香,都是夏夜田間的________景物,遭遇罷官的辛棄疾在此一住十幾年,心性漸漸 _______,詞句變得安詳平實。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平凡 索然

B. 尋常 淡然

C. 平常 安然

D. 常見 瞭然

中公解析:本題可從第二空入手,所填詞語與“心性”搭配,且與“安詳平實”形成對應。四個詞語看上去長得都一樣,但是細細辨析下來能發現很大的差異。A項“索然”形容乏味,沒有興趣,感情色彩偏消極,與文意不符,排除(可結合索然無味進行理解)。B項“淡然”,形容心情平靜,不大在意,略有淡泊名利,看淡功利的意味,搭配恰當,符合語境(遭遇罷官的辛棄疾在這安寧的環境中生活十幾年,已經看淡名利)。C項“安然”形容沒有顧慮,很放心,文段並非強調沒有顧慮,且與“心性”搭配不當,排除。D項“瞭然”指清楚明白,與“心性”搭配不當,排除(可結合瞭然於胸,清楚明白之意進行辨析)。第一空代入驗證,“尋常”與“景物”搭配恰當,契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A

結合上面兩個題可以看出,其實邏輯填空所謂的題感,就是結合我們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解題,第一步,分析材料找準語境提示,第二步,認清詞語差異,第三步,結合材料語境和詞語差異,選擇最優的選項。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多做題,在做題的過程中積極思考,不斷總結。

最後中公教育祝大家成功備考省考,一舉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