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玩3C產品看過來!|認識藍光影響,保護眼睛這樣做

孩子愛玩3C產品看過來!|認識藍光影響,保護眼睛這樣做

近年來有許多文章指出,生活中的3C藍光會傷害眼睛,但藍光會對眼睛造成哪些影響?嬰幼兒又應該如何正確使用3C產品呢?

認識生活中的藍光

相信各位爸媽都曾聽過長期在藍光的照射下,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但是生活中的藍光究竟有哪些呢?

說到藍光就要先認識電磁波譜,電磁波譜當中的可見光波長約為400~780nm(納米),其中,波長越短能量就越強,對眼睛的傷害也就越大,相對的,波長越長則對人體傷害就越低,波長依據由短至長依序如下:

伽瑪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
基本上,伽瑪射線、X射線、紫外線均屬於波長短能量強的電磁波,波長約落在0.0004~380nm,藍光則約落在400~500nm,屬於波長較短的可見光,而生活中的藍光來源包括,手機、計算機、平板等,但最大來源是太陽光,若是長時間直視陽光,可能會造成黃斑部病變、眼睛乾澀等情形。


正確引導孩子,聰明用3C

爸媽一定很疑惑,難道3C產品的藍光就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嗎?事實上,雖然生活中最大的藍光來源是太陽光,電子產品的藍光比例相對來說較低,但這可不表示就可以任意使用,因為會引起眼睛傷害的原因很多,主要與使用方式、光照度、距離、暴露時間長短有關。
2歲以下的孩子由於正處於大腦快速發育的階段,若是過早使用可能會影響腦部與語言發展。2歲以上的孩子也應適度使用,建議爸媽可以限制使用時間,並且先準備好要給孩子看的短片,像是卡通、教學影片、兒童節目等,播放給孩子看,掌握主導權,不讓孩子主動碰觸屏幕,讓數字產品成為一種寓教於樂、吸收新知的教具,使用時也記得遵循以下原則:

1. 遵守3310守則:用眼 30 分鐘後,休息 10 分鐘。

2. 每天不超過1小時: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幼兒每天看屏幕的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

3. 距離至少35公分:孩子使用手機或平板時,至少距離35公分,看電視時則至少遠離電視的2倍對角線(例如:電視對角線為60公分,則至少距離120公分)。

4. 睡前不看3C:由於藍光會影響人體作息,抑制褪黑激素,因此應避免於睡前使用電子產品,避免孩子越看越興奮,導致晚上睡不著覺。

5. 定期視力檢查:視力檢查可以4歲做為分水嶺,4歲前若是眼睛有出現異狀,應儘快帶至眼科檢查,4歲後則因大多數的幼兒園都會提供視力檢查,若是孩子有異狀應儘快就醫,但若孩子還沒上幼兒園,則平時應多注意用眼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