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航企寬體機夢 吉祥航空是成功案例嗎?

民營航企寬體機夢 吉祥航空是成功案例嗎?

10月27日,隨著吉祥航空HO1257航班落地,吉祥航空正式轉場大興機場,也終於將其旗艦機型波音787投入到京滬航線。

本次轉場,適逢吉祥航空787投入商業運營一週年。

對於中國民營航企來說,使用寬體機是個矛盾的事。除了海南航空外,其他民營航企想用寬體機,但又頗為謹慎。

在當初的787購機浪潮中,除吉祥航空外,還有多家內地民營航企與波音簽訂訂單,但落到實處的卻只有吉祥一家。

即便是長期被拿來與吉祥比較的春秋航空,在研究多年寬體機引進計劃後,也沒有了進一步的動作。

民營航企寬體機夢 吉祥航空是成功案例嗎?

新航季,吉祥航空是唯一一家運營虹橋-大興的全服務航企

航企為何不敢買寬體?

對於民營航企來說,買寬體顯然會導致機隊複雜程度變高,而且整體運營費用也會有所上漲。如果沒有能夠保證盈利的航線網絡,和合適的抗風險能力,買寬體只會徒增煩惱。

這也是為何部分民營航企在宣佈訂購787後,後期卻更為謹慎。

據網易航空了解,部分航企雖然沒有宣佈取消訂單,但內部執行已經處於停滯狀態,或者將協議執行延期。

“大部分航企的訂單是在早兩年民航熱的情況下訂購的,但是這兩年環境不好,如果繼續引進會增加航企運營風險“一名業內人士對網易航空表示。

其又補充說明,”很多航企當時就是腦子一熱,根本沒經過很好的評估。國內網絡都覆蓋不足也沒有合作的航企就敢下訂單,洲際航線運營沒有自己的網絡支撐怎麼能成,不飛洲際拿寬體用處又沒那麼明顯。“

民營航企寬體機夢 吉祥航空是成功案例嗎?

買了寬體又有什麼好處?

顯然,買寬體能給航企在航線網絡上更多嘗試,國內民營航企幾乎都為典型的區域型航企,但從區域航企如果試圖更上一步,尤其是想打造自己的樞紐,就必須要有寬體規劃。

吉祥航空董事長就坦言:“有了787 ,我們才有了飛洲際的腿“。

其實除了吉祥之外,這兩年其他幾家試圖購買寬體或表態研究寬體引進的航企,都有過打造樞紐機場主要基地航企的目標。只不過,在執行上,各家速度並不一致。

相比來說,作為中國民營航企的頭部梯隊,吉祥航空在引進上更能放得開一些。由於本身機隊規模並不小,又背靠上海樞紐且與地主東航互相持股,其787在運營壓力會小一點。

另外,買寬體客機也可以提升企業形象。例如吉祥航空雖然是全服務航空,但在過去知名度卻仍有欠缺,相對來說,大飛機的引進對其整體形象的提升有所幫助。

民營航企寬體機夢 吉祥航空是成功案例嗎?

長龍航空方面也曾表示,會適時啟動寬體機引進

吉祥航空共購買10架787,計劃在明年8月底前全部交付完畢。此前,航空業也擔心787到來會影響吉祥航空利潤情況,但根據吉祥航空董事長王均金的說法,吉祥航空787機隊已經實現盈利。

在接受採訪時王均金表示,“我們787機隊從引進開始就是獨立核算,包括人員、運營,獨立分攤,連管理費都分攤,甚至毛毯都在裡面分開“。其還坦言,未來不排除繼續擴大787機隊。

但是,吉祥航空787的盈利也是在有較為優質的航線資源背景下。

此前,吉祥航空787機隊被投入到深圳、成都、三亞、重慶、西安、臺北、高雄、新加坡、赫爾辛基等航線上,而在新航季開啟後,又新增了北京大興、廣州、東京、大阪等航線。

不過在最優質的洲際航線上,吉祥航空也並沒有太多好辦法,但這些航線卻恰恰是大部分民營航企試圖引進寬體機的運營目標。

顯而易見的是:有市場,大家一窩蜂上;光飛沒市場,誰也看不上。但在現行的航線打分分配政策下,中小航企很難與主基地的幾大航企競爭優質的洲際航線資源。

換句話說,幾大航平分天下,中小航企喝湯。比起歐美航線,不如把目標放在亞洲內部航點。此前吉祥航空申請大興-巴黎、南京-倫敦失敗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但是吉祥航空方面也透露,2020年還會嘗試開航曼徹斯特、雅典等地。

民營航企寬體機夢 吉祥航空是成功案例嗎?

大興機場被很多航企視為新機會

整體看,對於民營航企寬體機運營來說,還是要配合自身企業發展規劃。待機隊規模提升後,最終肯定都會考慮寬體機的運營。

隨著中國民航發展和市場整體方向的好轉,相信未來還會有新的航企加入到寬體機的運營中。

當然,這背後涉及到的航線資源與博弈也是需要企業注意的。起碼手上有了一批基礎航線和客戶資源,引進寬體機才更為保險。

因此從這一方面看,吉祥航空運營787一週年就已經盈利,在中國中小民營航企運營寬體機上還是能作為一個成功的例子參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