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出口成交平穩廣交會出口成交平穩 “一帶一路”市場向好

第126屆廣交會於昨日在廣州圓滿落幕。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加快,累計出口成交2070.9億元人民幣(摺合292.88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民營企業出口成交保持增長,成交221.64億美元,增長0.28%,佔比75.67%;機電商品仍排在成交首位,成交159.41億美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成交110.56億美元,增長14.81%,佔總成交額的37.75%。

廣交會出口成交平穩廣交會出口成交平穩 “一帶一路”市場向好

成交總體平穩 外貿穩中提質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紹,本屆廣交會出口成交總體平穩,外貿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累計出口成交2070.9億元人民幣(摺合292.88億美元),同比下降1.9%,降幅保持在合理區間。

其中,機電商品排在成交首位。機電商品成交159.41億美元,佔總成交額的54.43%;輕工產品成交72.2億美元,佔總成交額的24.65%;紡織服裝成交16.83億美元,佔總成交額的5.75%。

民營企業出口成交保持增長,共成交221.64億美元,增長0.28%,佔總成交額的75.67%。品牌展區成交良好,共成交92.46億美元,佔總成交額的31.57%。“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成交額增長較快,出口成交110.56億美元,同比增長14.81%,佔比37.75%。

此外,本屆廣交會共受理知識產權投訴案件440宗,580家參展企業被投訴,241家企業最終被認定涉嫌侵權。與上屆相比,受理案件增加63宗,被投訴企業總數增加72家,被認定涉嫌侵權企業總數減少5家。共受理貿易糾紛投訴案件40宗,比上屆減少22宗,其中成功調解24宗。

擴大“朋友圈” “一帶一路”沿線出口成交增長14.81%

徐兵表示,本屆廣交會採購商到會符合預期,質量穩步提升。第126屆廣交會採購商到會186015人,來自214個國家和地區,同比第124屆下降2%。2018年我國十大貿易伙伴國家和地區到會人數佔到會總人數的61.62%。“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採購商到會85445人,同比增長1.03%,佔比45.93%,同比提高1.37%。本屆廣交會,到會人數排名前20的國家和地區佔到會總人數的60.56%。到會採購商中,電子及家電類佔40.71%,日用消費品類佔31.93%,家居裝飾品類佔28.34%,禮品類佔27.23%,機械類佔26.48%。

參展企業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積極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統計顯示,本屆廣交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成交110.56億美元,增長14.81%,佔總成交額的37.75%。其中,對金磚國家出口成交36.5億美元,增長4.17%;對東盟出口成交34.35億美元,增長39.22%;對非洲出口成交28.13億美元,增長10.72%。本屆新增的9家合作機構中就有5家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廣交會在沿線國家的合作工商機構達到53家,來自35個國家。

佈局智慧展館 廣州邁向國際會展之都

數據顯示,廣州會展業自去年展覽總面積首次突破1000萬平方米後,今年以來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重點場館合計舉辦展覽502場次,一座國際會展之都正在崛起。

據瞭解,參展商普遍看重廣州會展業所擁有的產業優勢和窗口優勢。廣州市光合作用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珺表示,珠三角地區本身就是許多製造企業的產業聚集地,廣州作為千年商都是廣交會的起源地,窗口優勢是廣州歷史沉澱下來的獨特優勢。

“我所在的公司主要從事藝術、動漫、遊戲產業。2018年,廣東遊戲產業收入佔全國76.5%,這個比例很高;此外,廣州本土的遊戲公司很強,尤其是近幾年,形成了遊戲產業優勢。”林珺說。

不少參展商向記者表示,接下來,廣州主要應在人才、場館建設等方面進行提升。林珺告訴記者,未來的廣州會展業是朝著更加國際化的方向進行發展的,需要重視與會展相關的人才培訓。與此同時,隨著會展業規模的擴大,場地需求將更大。

有參展商表示,未來智慧場館的建設是大勢所趨,5G場館也在佈局之中。保利國貿投資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周倩明發現,展覽會要實現VR、AR設備體驗、國際性聯動會議、可視化展銷等都需要通過5G傳播才能實現。“我們與中國移動進行合作,會在今年11月完成5G會展綜合體建設。在此基礎上,實現隨時回看展覽內容,並且創立365天常年展廳,讓參展商與客戶通過展覽會之餘還能夠跨國聯繫,增強客戶黏性。”周倩明說。

會展行業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重點場館合計舉辦展覽502場次,同比增長12.1%;展覽面積合計76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參展參觀人次976萬人次,同比增長17.1%。全市重點場館合計接待各類會議6960場次,同比增長12.5%;合計接待參會人員104.2萬人次,同比增長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