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7位行業大咖勇闖智能駕駛“無人區”

跨界對話 | 5G時代,7位行業大咖勇闖智能駕駛“無人區”

跨界對話 | 5G時代,7位行業大咖勇闖智能駕駛“無人區”

5G時代,自動駕駛落地需產業協同。

文丨杜巧梅

10月31日,中國移動在全國首批50個城市正式開啟5G商用,並出臺5G商用資費和服務等一系列舉措。

這也意味著,5G時代即將到來。

作為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構建數字社會的新基石,5G正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在信息通信技術與汽車產業的聯繫日益密切的當下,汽車行業也被5G浪潮推到了前列,“勇闖無人區”成為相關行業人士探索未知技術領域的真實寫照。

那麼,智能網聯與未來出行將是怎樣一個關係?5G與智能駕駛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未來汽車產業將呈現出怎樣的新版圖?智聯出行又將呈現怎樣的新變革?智能網聯時代的信息安全又將如何保證?

11月1日,在2019世界智能駕駛峰會上,來自5G通訊行業、汽車製造商、汽車智能駕駛科技公司的的7位大咖針對“智能網聯與未來出行”“智能網聯與5G時代”“智能駕駛與信息安全”三大主題展開跨界對話。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張強:自動駕駛評價體系需因地制宜

跨界对话 | 5G时代,7位行业大咖勇闯智能驾驶“无人区”

中國是全世界地形最豐富的國家,包括複雜的立交橋、山路以及各種類型的交通以及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人車混行、中國式十字街口、中國式緊急切入等等,這些都對未來智能駕駛的量產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基於以上情況,需要構建基於中國駕駛場景的智能汽車系統集成及測試評價體系,基於我們自己的自然駕駛數據以及我們與中國交通事故的特性研究,構建對標測試、仿真測試、智能指數和挑戰賽這樣一個完整的開發全過程的測試評價體系。

廣汽研究院郭繼舜:主機廠作用空前重要

跨界对话 | 5G时代,7位行业大咖勇闯智能驾驶“无人区”

隨著自動駕駛級別的提高,自動駕駛的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對算力要求也提出更高要求。

根據測算,L3級別的自動駕駛差不多需要10-30Tps的算力,L4想要真正實現嵌入式需要80-100Tps算力,但目前的算力和能耗根本不能滿足要求。基於未來5G和V2X技術,實現車路協同後,車路協同對於汽車算力的壓力有極大的減少作用。而在這個過程中,主機廠的作用正在變得空前重要。

斑馬季棟輝:智能網聯需產業協同

跨界对话 | 5G时代,7位行业大咖勇闯智能驾驶“无人区”

從互聯網的維度來看,服務智能分為兩塊:一是針對消費者,需要的是懂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以一種無縫交互的方式形成一個閉環;二是整車廠都要做產業轉型和數字化轉型,從生產商變成運營商,要數據在線、數據可編程或者數據的算法化,這些也都需要產業的生態、數據在線、大數據和AI技術。

而智能網聯車不會是一個孤獨的存在,要和智慧交通出行系統、智慧城市進行融合,智能網聯就是從遠程的信息服務慢慢地向協作式的智慧交通系統演變的過程。

因此智能網聯是技術聚合和生態融合新的產業,不是單個一家公司能夠解決的問題。

聯通智網周光濤:運營商是基礎設施建設者

跨界对话 | 5G时代,7位行业大咖勇闯智能驾驶“无人区”

5G帶來的第一個重要改變就是傳統的通信基礎設施的變化,這種基礎設施是支撐智能網聯和智能交通的。

而未來的新型基礎設施是在通信運營商的網絡基礎之上再集成交通、定位、高清地圖等新型技術共同打造的基礎設施。同時,還要消除車、路、人、環境的終端連接瓶頸。

但不同的網絡當中、不同對等的信息交換,無法實現所謂的協同服務,所以必須從設備進行統一的接入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在線的服務,一定要打破網絡互聯,實現信息互聯,實現大家對於不同的終端、不同類型的安全平等接入。

整個過程當中,運營商是基礎設施建設者,必須要把產業的合作伙伴的能力匯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共聚平臺,能夠把我們對通信的要求、地圖的要求、定位的要求、大數據的要求,以及其它停車場的要求,所有的這些作為一種能力開放給我們各個場景、各個服務的運營企業,實現標準化的組件以實現未來涉及到家庭生活、個人生活的應用。

四維圖新周猛:自動駕駛不可脫離高精度地圖

跨界对话 | 5G时代,7位行业大咖勇闯智能驾驶“无人区”

自動駕駛地圖不同於傳統的導航地圖,也不同於車聯網和輔助駕駛用到的地圖,其實這是一種全新形態。自動駕駛地圖必須是實時聯線的,必須是動態的,數據流是不斷更新的。

5G到來以後,高精度地圖的產品形態也有發生變化。

我們心目當中的自動駕駛地圖必須具備四個特性:必須要是國際標準認可的地圖;地圖要素的信息豐富程度必須支持各種各樣的生態應用;要素必須是高度可依賴的;最後要保證鮮度,實時監測現實世界發生的變化。

基於這些認知,首先要解決標準級的問題,要訂立一套讓所有的車廠和合作方採用的標準;另一個是NDS協會,高精地圖需要打入德系或者日系頂級車場,聯調聯試;最後是總的集成,建立一個國際自動駕駛協會,將上述協議統合到一起,相互打通,形成一個總的協會支持自動駕駛落地。

360劉健皓:智能網聯汽車亟需安全大腦

跨界对话 | 5G时代,7位行业大咖勇闯智能驾驶“无人区”

對智能網聯汽車來說,5G加速了業務的發展和開放,其實也帶來了更大的安全風險。

“新四化”的背後就是把網絡空間和物理空間打通,攻擊者作為黑客可以直接通過網絡遠程入侵車內總線,控制車身控制系統、動力系統、底盤系統,造成車毀人亡的事故。

因此,在汽車信息安全領域需要建立一套動態防護、態勢感知和應急響應的能力,也就是實時性高、成本低,又能夠提高安全性的解決方案。

汽車還需要一個安全大腦,未來汽車要實時連接到網上和雲端,在雲端要有一套安全大腦來系統實時對車內的網絡進行監控,通過雲端的決策發現攻擊、阻斷攻擊,實現一套動態的防護方案。

當然,安全的保障要用生態來解決。要真正把安全方案落地到汽車裡面,成為一個車規級的安全產品,這是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供應鏈整合,把安全的需求設計放到整個汽車設計定義當中,形成一個安全的汽車產品,所以用生態和供應鏈的解決方案才能保證未來安全出行落地。

行易道趙捷:毫米波和自動駕駛是主流組合

跨界对话 | 5G时代,7位行业大咖勇闯智能驾驶“无人区”

在智能駕駛領域,毫米波雷達就是汽車的眼睛。

毫米波雷達能夠在全天候的狀態下工作,這是一個不可取代的優勢。毫米波雷達在測距和測速方面,也有其它傳感器不具備的優勢。圍繞ADAS和更高的自動駕駛技術來說,毫米波雷達和自動駕駛的組合是主流。毫米波雷達對周邊的移動目標和高速運行的物體有很好的分辨能力,因此360度毫米波雷達對周邊的感知變成了未來的自動駕駛系統的重要一環。

在77G、

79G技術成為主流的前提下以及中國的行駛環境和法規要求中,國產高分辨率雷達將大有可為。

跨界对话 | 5G时代,7位行业大咖勇闯智能驾驶“无人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